由电影《少年的你》引发的学法用法的几点思考

2020-10-28 08:47苏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5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学校教育

苏艳

摘  要:我国七五普法(2016-2020年)通知指出,“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将法律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法、守法、用法活动是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我将浅谈由电影《少年的你》引发的学法用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法治教育;学校教育;少年的你

近期电影《少年的你》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反思。究其原因是在最纯净的地方发生了最痛心的事件----校园暴力。但这个暴力的发生远不止在校园,还有学校之外的家庭教育、整个社会法治意识、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等。全社会开展学法、知法、用法、护法已成必然,全社会形成学法的氛围后,如何让结果落实到学生身上,本人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将法治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中

1.学校教育中渗透法治教育

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对于初中生而言,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的时期,而且中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时间远超过了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学校就成为了同学们了解法律知识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观念。随着普法的不断深入,渗透性的法制教育必将受到更大的重视,并有可能成为普法教育的主渠道。针对近年来各省出现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升趋势,我校聘请校外执法人员,通过校园电视台,将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知道我们说话做事必须依据法律行事,切不可触碰法律的底线。在家《少年的你》播出后,学校德育处还给全校学生发了校园欺凌调查单。

2.课堂教育中渗透法治教育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如果只是讲法律的条款,学生不感兴趣也记不住,因此我们选择与学生贴近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从案例的实际结果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如我们在上课时用《少年的你》上了一堂法治教育课,学习探讨了这些法律知识:1)影片开头胡小蝶的死亡引發学生的围观,有人唏嘘不已、有人手机拍照、有人冷眼旁观,是不是我们只要不违法就与法律无关呢?让同学们认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的作用更多的表现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上。2)影片中的几位牵动人心的主人公胡小蝶、小北、陈念他们收到伤害时可以寻求哪些帮助?谁能够保护他们?无论是哪一方的保护最重要是加强自我防范,既要懂得自我保护,还不能知法犯法,让自己步入犯罪的道路。3)校园欺凌令人痛心,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像小蝶那样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给学生传递法律知识的同时要渗透生命教育。从而让学生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修改法律的部门及条件等。最终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二、将法治教育渗透在家庭教育中

在这不影片中,最该深思的还有学校以外的家庭教育。正如电影里每个问题和受伤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教育失责的父母:小北妈妈,抛弃孩子,让他在原本该上学的年纪,只能做一个活在阴暗里的小混混;陈念的妈妈,东躲西藏卖三无产品维持生计,却让女儿独自面对讨债和欺凌;胡小蝶的父母对孩子疏于关心,从未发现女儿长期遭受霸凌,直到女儿跳楼而亡;魏莱的父母,高知分子,只知道要求孩子优秀,却未发觉孩子内心早已扭曲变形。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悲剧,何尝不是父母教导的疏忽。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家长会时,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家校互动中去。一方面学生用课堂所学法律知识来帮助家长,影响家长的言行,另一方面家长以良好的家教去影响学生,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分辨能力,一切行为都要在法律和道德的限定内行事。从而达到家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此,可针对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布置一些家长、学生共做的作业,目的在于让家长同时了解法制知识,达到学生的知行统一。学校还可通过家访、开家长座谈会等方式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对家长进行适度的法制教育,有效地发挥学校法制教育对家庭的渗透作用。

三、讲究养成教育

课堂上的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了法律知识,认识到树立法制意识的重要性,相应的考试中不少学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更需要大家去执行。因此,法制教育绝对不是简单的考好书本知识就行,很重要的是要将教育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因此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养成非常重要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影响。

中小学生时期,是养成教育的起始阶段,抓好中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将为人一生的遵纪守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的中小学生从小养成了不良习惯,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等,有的甚至形成了恶习,这正反映出这些学生的无知。很多不良行为没有及时纠正,逐渐变为严重不良行为,甚至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因此,中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努力将其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校法制教育来说,承担着养成学生好习惯与矫治学生坏习惯的双重任务,但以养成教育为主。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也自然地产生一种矫治的作用。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和培养良好习惯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养成好习惯,矫正坏习惯,强化遵纪守法的意识,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当然,不染恶习是对中小学生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但中小学生不应该满足于不染恶习,还应该向更高的目标努力,达到行为美。什么是行为美,从最基本的要求看,学生遵纪守法就是行为美。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养成环境就是社会环境。如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看到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制止;规范或限制电视、手机等媒体、影视剧作品、动画片中的暴力恐怖、色情镜头,提升整个外部环境,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张月娇,赵星.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校园霸凌现象书写——以《少年的你》为个案[J].视听,2020(8).

[2]  苏芮.校园暴力的根源与消解——电影《少年的你》成长主题解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00(002):91-96.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学校教育
浅谈法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形式与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