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调查研究

2020-10-28 08:46王秀梅顾栩贤申宝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4期
关键词:移动支付大学生

王秀梅 顾栩贤 申宝伟

摘  要:.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支付已成为是消费者主要支付方式之一,互联网经济与文化消费结合产生了网络文化消费。大学生是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群体,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移动支付对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移动支付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与探讨。本次调查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了临沂大学在校大学生移动支付环境下网络文化消费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移动支付的使用对其网络文化消费的影响,明确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对其网络文化消费有无影响,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这样影响的原因以及如何促进大学生正确理性进行网络文化消费等问题。

关键词:移动支付;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

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为98.6%。手机网络支付规模达5.83亿,较2017年增长10.7%。移动支付的诞生与发展促进了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中国大学生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力。.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移动支付对网络文化消费的影响.

一、理论概述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

移动支付是指移动客户端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来进行电子货币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将互联网、终端设备、金融机构有效地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型的支付体系,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手机支付。移动支付不仅仅能够进行货币支付,还可以缴纳話费、燃气、水电等生活费用。移动支付开创了新的支付方式,使电子货币开始普及。

文化消费(Cultural consumption)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文化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而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背景以移动支付为主要方式的文化消费被称为网络文化消费(Internet culture consumption)。

移动支付和网络文化消费都是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阶段的产物,是传统支付手段和消费内容的延伸。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群体逐渐出现了新的消费行为和特点。已有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呈现出炫耀消费、追求个性、超前消费等特征。我们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如下内容:

文化消费的研究现状

文化消费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国外对文化消费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学科角度,一个是社会学角度,一个是经济学角度,还有一个是心理学角度。相对而言,社会学角度的相关研究分量更为厚重。

在1985年的全国消费经济研讨会上,“文化消费”第一次作为学术术语的身份被明确提出。国内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化消费的理论研究,第二个方面是文化消费的状况研究,第三个方面是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围绕文化消费展开的研究呈现出成果丰硕、方法科学、数据一手等特点。但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现有研究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不足:(1)研究视角上,多数研究的视角仍然选择从经济学切入,探究哪些因素会通过何种途径对文化消费产生怎样的经济效应,缺乏从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是心理学等关联学科的复合、交叉视角。

(2)多数研究的内容同质并且单调,以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研究为例,当前研究重点仍然主要集中在探讨收人、受教育程度、储蓄率、人口结构、知识产权保护等与文化消费的关系,缺乏对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与文化消费关系、社会网络与文化消费关系、文化消费动机变迁等内容的深入探讨与系统研究。

在国内,因移动支付属于新兴事物,故相关研究较少,近几年才引起重视。学界对移动支付+文化消费的研究是零碎的,欠缺的,碎片化的。我们对移动支付环境下中国的网络文化消费状况缺乏整体的认知,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移动支付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研究现状

移动支付环境下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已有研究中,主要从移动支付的普及、新媒体、家庭资本、市场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1、移动支付的普及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针对移动支付使用情况及使用原因,广西师范大学的董雨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数据进行统计以及进一步分析发现,移动支付已成为高校学生支付的必备工具,大部分学生具有两年以上的移动支付使用经验。关于移动支付为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带来的变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赵真通过有关研究得出移动支付的三个特征:便捷性、风险性及超支性都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相关,对不同的网络文化消费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尽相同。对比传统支付手段,移动支付带来的省时、方便、易操作等便捷性能促进网络文化消费。移动支付可能带来的信息泄露、感染病毒、财产损失等风险会减少网络文化消费,在面对移动支付带来的预算超支、买后后悔等因素,选择知识类或互动类网络文化消费时会更加谨慎.他们可能无法减少已经完成的消费,但此后出现类似情形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费.与便捷性和风险性不同,移动支付超支性会促进娱乐类网络文化消费。

2、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文化消费的影响。当前时代,新媒体种类具有多样性,如微信公众号、网红经济、粉丝效应、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使得消费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6]。这一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呈现出不同差距。艾艳红在《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大学生文学素养现状和对策研究》中指出新媒体时代具有依赖网络和科技普及度广、呈现出自主性消费、盲目性消费的特点,市场上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杨秀云、蒋园园、马思睿基于感知价值视角,在网络文化产品消费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上分析指出,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给消费者观赏、娱乐、分享等多元的在线体验,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网络文化产品所带来的乐趣,这是网络文化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3、家庭资本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家庭文化资本与家庭经济资本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着隐形的影响。刘敏在《居民文化消费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1500个样本调查数据》中发现,可支出金钱额度与居民文化消费意愿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赵红霞、樊俊霞在《家庭文化资本在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分析——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中指出丰富的家庭文化资本可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充足的家庭文化资本又能够促进子女学业进步。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消费也会受其影响。朱迪在《经济资本还是文化资本更重要?--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影响》中以手机依赖和面子消费为例,实证分析总体上强调了家庭经济资本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有更显著、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程毅、赵茜在《大学生的消费与认同建构---基于家庭收入水平差异的比较》中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消费与认同是由显著到不显著的过程,在消费认同上不同家庭水平的显著性不同,这一差异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家庭收入大学生在消费认同上的变化。

4、市场化对文化消费的影响。针对市场化对文化消费的影响。胡惠林认为,市场对于文化的影响是由文化市场作为公共领域的作用而决定的,公共领域的发育程度决定了文化市场的发展程度,而文化流通即是其发挥作用的媒介;他认为,文化市场中所谓“计划”和“市场”的区别在于文化交易的发生是由谁主导的。李康化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着重在于文化产品价值的实现,而文化产品的价值是在流通和消费中实现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有助于实现文化产品价值。一方面,姜宁、赵邦茗利用长三角地区数据进行实证回归,阐述文化消费水平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增长呈正相关;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等差異,文化消费速增长可能要有一定的阶段性推迟。文化传播影响是正面的,这一趋势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文化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唐琳、陈学璞针对文化自信下广西网络消费文化产业体系研究发现,新时代加快网络消费文化产业体系构建是一种必然趋势,构建市场化、规范化的网络文化消费对消费文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统文化产业形态进行了改造和升级,从而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如最近很火的网络短视频、网游等。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和移动交互技术的进步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消费——网络文化消费,推动了文化生产方式和文化消费形态的创新。移动支付和网络文化消费都是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阶段的产物,是传统支付方式和消费内容的突破与延伸。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移动支付对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影响,发现移动支付对网络文化消费的影响有利有弊。

一方面,由于移动支付的便捷、快速,给大学生节约了不少时间,使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变得丰富多样,推动了以大学生为消费主体的周边学校产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移动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但与此同时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如部分大学生会出现由于好面子、攀比而产生过度消费、提前消费的现象,而部分网上金融APP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更是助长了此类不良风气。在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主要经济来源还是依赖于原生家庭的前提下,提前消费所带来的还款压力,以及逾期所需要偿还的高额利息,无疑成为了大学生的一大负担,更有不少非法分子利用大学生尚未成熟的心智,通过“校园贷”、“裸贷”等不健康的贷款方式,导致许多原本好好的家庭深陷于巨额贷款的漩涡之中,最后闹得家破人亡的结局。此外,网络信息安全也是人们一直在讨论的问题,由于网络技术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漏洞,往往导致难以破案、迟迟不破案,这无疑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

因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而这方面学校可以开展有关的知识讲座进行引导,同时,大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理财,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不提前消费、过度消费,实现合理健康的移动支付。而预防信息泄露所网络诈骗,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更是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的技术问题、社会上的法律问题。移动支付平台应加强网络购物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增加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后的追踪、溯源手段,同时政府和相关部分应加大对网络诈骗分子的打击力度。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规范、健康地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智利用移动支付消费这一科技成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艾艳红.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4):169-170.

[2]  赵真.移动支付对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影响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8,32(02):188-192.

[3]  董雨奇. 移动支付对高校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8.

[4]  蔡菊珍,移动支付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

[5]  程毅,赵菡.大学生的消费与认同建构——基于家庭收入水平差异的比较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01):87-96.

[6]  周源.后现代主义视域下新媒体对消费文化的影响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3(18):66-67.

[7]  姜宁,赵邦茗.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52(05):27-35.

[8]  刘敏.居民文化消费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1500个样本调查数据[J].消费经济,2014,30(05):40-47.

[9]  唐琳,陈学璞.文化自信下广西网络消费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06):70-73.

作者简介:王秀梅,女,1999年01月,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县,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移动支付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以微信红包为例分析移动支付对互联网金融的促进作用
从财务角度探讨支付宝移动支付业务对医院的挑战与对策
移动支付中NFC创意新技术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模式研究
打车软件的普及对城市交通压力缓解情况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