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与防范策略探讨

2020-10-28 01:32佘春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防范策略临床护理

佘春梅

【摘 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与防范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心血管内科工作资料,分析护理工作风险,设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心血管内科工作资料,根据回顾性分析结果开展风险防范,设为观察组,两组各选取80例患者,对比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包括括各类住院并发症、护患纠纷等。给予防范后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25%(5/80),护理满意度为96.25%(77/80),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3.75%(11/80),护理满意度为78.75%(63/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4.256、12.091)。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多样,给予防范有助于控制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R8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心血管内科工作为对照组,另以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心血管内科工作为观察组,两组各选取80例患者作为直接对象。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1-75岁,平均(60.7±4.8)岁。观察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42-76岁,平均(60.5±4.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调取对照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以及原因。结果表明,患者面临的风险包括压疮、血栓、跌倒、坠床、感染等并发症,也包括因护理不到位导致的纠纷和投诉,据此拟定重点预防、人员培训和反馈检查三项措施,并推行于观察组工作中。

(1)重点预防。将患者分为两个等级,年龄超过65岁、合并症多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重点患者,选取具有3年以上护理经验的人员作为责任护士。日间辅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更、床周运动,预防压疮、血栓。鼓励患者自我练习,并酌情进行室内活动。夜间加强巡房管理,创设病房内无障碍空间,保持地面清洁无水渍,避免患者跌倒。结合患者病情准备硝酸甘油、葡萄糖等应对突发症状。周期消毒、保持病房通风,控制感染、获取性肺炎等问题。其他患者为一般患者,常规进行风险预防。(2)人员培训。加强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将心血管内科患者普遍护理需求、特殊护理需求等分别传递给护理人员,要求其首先掌握理论。之后采用模拟练习的方式,提神护理人员实践能力。在具体工作中,推行老带新模式,由护龄较长的护理人员,指正低年资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问题,帮助其快速提升能力。(3)反馈检查。以一个月为周期,请护理人员、患者反馈护理工作相关信息,包括护理风险预防效果、工作中的问题、患者诉求等,作为下一阶段工作改进的依托。如年龄较大的患者希望护理人员能够提供更多专业疾病知识、书籍,以强化自身护理能力、控制风险,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满足,向患者提供纸质书籍、向患者家属提供数字化资源提升其对应能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管理满意度;心血管内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遵医行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治疗过程遵医行为越高);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用SAS和SDS表示[3]);跌倒、用藥错误等心血管内科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5.0统计,(x±s)为计量资料并作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作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心血管内科中包含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炎、高血压与心肌梗塞等疾病,心血管内科患者常会出现腹水、功能性便秘、急性腹痛与消化道出血等临床症状[4],心血管内科疾病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患者也容易受到自身疾病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十分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临床需要重视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通常情况下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会对其进行相应的、有效性护理,借助护理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从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出现风险事件,如何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是目前临床心血管内科的重要工作。以往临床心血管内科主要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一般护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但一般护理难以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护理风险管理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护理模式,该模式强调风险事件重在预防,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通过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构建护理管理小组、患者入院时的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病房管理、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进行针对性饮食与用药管理等措施,让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实际操作水平有明显提高,并让患者掌握更多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使得患者可以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研究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与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好于一般护理。

结论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多样,给予防范有助于控制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仇中叶,曹树红,孟宪杰.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85-187.

曾国栋.简析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114-115.

张春菊.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4(14):29-31.

许辉,李晓光,陈艳妮,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9,39(13):2055-2057.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防范策略临床护理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