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下设计能力提升研究

2020-10-28 08:42俞梅芳赵斌
设计 2020年19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

俞梅芳 赵斌

摘要:通过借鉴“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跨界应用于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思辩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借鉴“中医辨证论治”理论,通过“辨--证--论--治”过程综合分析,从“望闻问切”发现问题,到“五W+H法”解决问题,最后用实践案例进行验证,达到真题项目的“实做”,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思辨能力。学生的设计能力、思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自我社会责任意识得到提升。“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跨界应用到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不仅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而且学会以辨证思维看待设计,提高自我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设计能力;公共空间设计;课程设计;辨证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0-0128-03

Abstract:By using the theory of"Dialectical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for reference and applying it to the course of public space design,the design ability,reasoning a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By referring to the theory of"Dialectical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and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Discrimination--testify--argumentation--treatment",problems are discovered by"observation,hearing,inquiry and cutting",and problems are solved by"5W+H method".Finally,practical cases are used for verification,so as to achieve the"practice"of real problems and improve students'design and reasoning ability.Students'design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have been signi?cantly improved,and thei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enhanced.The cross-boundary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Dialectical theory of TCM treatment"to the course of public space design not only improves students'design ability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ability,but also helps them learn to treat design with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i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Dialectical theory of TCM treatment Design ability Public space design Curriculum design Dialectical thinking

引言

公共空間设计课程一直以真题实做、项目化教学形式开展至今,项目化教学一直是我校长期秉承的教学理论。在近十年的项目化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呈片面化、主观化和非系统化,缺少思辨性、逻辑性与创新性;学生设计脱离实际,追求图纸漂亮;教师自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设计指导与把关不足等现象。因此,为改变这种学习现状,我们尝试借鉴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跨界引用于公共空间设计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性、辨证性和系统性的设计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思辨能力。

一、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对公共空间设计启发

(一)何为中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即通过望、闻、问、切四个会诊来完成认识“证”的过程;“证”为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辨”、“证”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和“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见图1。

(二)中医辨证论治理念和公共空间设计共通点

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并要求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从整体考虑,讲究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也可理解为辨证系统思维理论。如中医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它把人看成一个有机系统,系统各部分都是互相影响,并受到自身、他人、环境、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映射到公共空间设计原理相同,设计最终目标也是服务于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人受到时间、空间、环境、社会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人生存于环境中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解决设计问题不能片面地下结论,靠拿来主义简单套用,而应从社会、环境、历史原因、生活方式等多方因素中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与中医理论的辨证思维有异曲同工之效果。

二、教学构思

传统设计教学模式通常按照单一型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中设计分析阶段较薄弱。学生通过大量理论讲解后,获取教师给予的设计命题,通过1-2次调研进入设计阶段,由于自主思考和主动性不足,完全跟着教师教学安排进行,学习效果受到影响。通过辨证论治教学模式实施后,更加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倡导以学生自主提问、思考、反思,再反问的多层次设计训练,调研方式和次数占比也逐步提高。其中,前期和初步阶段一直提倡学生由浅入深地多次进行实地调研,产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辨证思维能力。在方案深入阶段,再进行理论梳理和讲解,减少理论课时比例,而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设计方案的深入剖析来解决设计问题。后期阶段着重调整、反思和再调整的设计过程。经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改变,最终归纳为“思考—反思—提问—反问—验证—调整”辨证设计思维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从自我意识向社会意识的设计实践转变,使项目设计实践更加有意义。见图2。

三、课程教学与实施过程

该课程改革对象为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为“创新、思辨、社会责任”,教学内容为“设计服务民生”——农贸市场改造。设计对象为嘉兴市西马桥农贸市场,它是嘉兴市政府“推进全市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之一,我们与农贸市场和街道居委会达成校企合作设计意向,由师生以项目化方式参与到课题的实际设计中,希冀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思考人与场地、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达到改善西马桥农贸市场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责任。

(一)解决“辨与证”问题

1.    前期阶段——初步发现问题

(1)“望”——观气色。望即观察设计对象,实地调研了解设计项目现状、场地情况、空间结构等。教师引导学生对设计对象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收集图纸及对设计项目周边环境进行详细勘察,通过“望”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中下达任务书,提出观察项目要求,让学生通过填写项目基本情况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2)“闻”——听声息。调研的过程除了看,更多的是听,听不同阶层人们的想法和意见。一个项目所涉及的甲方、使用者、施工单位、周围居民、城市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都要倾听,根据调研数据和实际情况作出设计依据(3)“问”——问症状。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学会“提问+反问”,在项目设计初期学生主动向甲方、教师、项目负责人、使用者、周围的居民等不同对象进行提问、自我反问、同伴互问等方式来了解项目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其总结为5W+H提问模式:我要做什么(what),项目为什么而设计(why),为谁而做(who),在哪里做(where),打算什么时候做(when)以及我要怎么做(how)。(4)     “切”——摸脉象。切,即明确项目要求、设计风格、空间功能、场地精神等,对使用者心理和生理需求进行分析,以动态的思维分析项目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对农贸市场改造需求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综合分析,从而发现问题本质。

2.    初步阶段——再次明确问题

初步收集相关信息之后,学生需要对项目现状、项目政策、周围环境、文化底蕴、技术指标等进行再确认。这个过程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碎片化的信息,进一步明确设计目标,同时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学生在调研活动中信息收集不完整、调研结果较为草率和设计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反思、总结和整理,为后期的设计阶段打好基础。

(二)解决论与治的问题

“论”,即确定设计目标和设计路径。“治”,即因地制宜。设计学的论治就是通过前期的观察、调研、访谈、问卷、分析等方法后,根据甲方要求、场地精神、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论治和设计。

1.    深入阶段——初步解决问题、设计分解阶段

经过大量数据收集和整理,学生对项目情况有一个综合了解,这一阶段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选题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围绕西马桥农贸市场,我们设定了14个选题,其中包括农贸市场门头入口设计、豆制品铺、禽蛋铺、肉铺、蔬菜铺、海鲜水产铺、冷冻生鲜铺、家禽铺、杂货店等,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分组进行,同时再次对项目进行深入方案调研与分析。(1)国内外案例调研与分析。国外案例主要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设计案例和视频,国内主要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访谈。

(2)教师梳理。教师围绕每个小组主题进行分析与点评,与学生互动地展开开放式对话和互动式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3)设计项目分解。学生按照前期一系列的设计分析,进行数据整理,并填写设计意向分析表。(4)再调研确认。再调研的过程是对前面方案的确认和反思。当设计方案做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开始学会验证方案,需要再去现场确认数据确认和功能流线。

2.    后期阶段——深入设计、调整与反思阶段、

初步方案完成后,通过同学互评、教师点评、施工方技术沟通、甲方方案反馈与使用者确认等完成方案沟通过程,得到一系列的设计意见。综合以上建议,再次进行项目调整与反思,经过几轮的设计调整最终确认设计方案定稿。经过多次验证的最终设计方案基本能符合甲方、使用者多方的真实要求,具有很好的可实施性,学生在设计训练中达到真题实做,项目落地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特色和成果

1.    教学特色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理念跨界应用于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中,以辨证思维方法融入教学,使传统教学只关注学生设计技术层面上升到关注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反思与驗证。我们通过把中医学辨证论治、望闻问切等方法与设计学的“发现—解决—验证—反思”设计方法的共通性进行耦合、跨界应用于室内设计专业,解决传统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和自我社会意识的培养。望闻问切法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访谈、问卷、资料收集、梳理分析等方法对设计项目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地分析,确保设计的客观性和内在逻辑性,避免传统室内设计专业学生闭门造车,不做研究和调研就开始进行设计的主观行为,更深入详细地论证了设计学的“发现—解决”问题的阶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设计逻辑能力。辨证论治使学生学会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和反思,如果发现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再采用调研、问卷、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进行项目分析和设计验证,对上一轮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如果项目还有一些不足和缺陷,继续反思和验证,直至设计方案完美,同时始终围绕设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这也是哲学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思辨能力和社会意识觉醒,避免以往设计专业学生在做设计时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缺乏设计反思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因此,我们以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改革,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设计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的提升,通过设计的力量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也起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通过真题实做的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真实的完成设计项目,并且可以使设计方案落地实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获得感,提升教学效果。

2.    教学成果

西马桥农贸市场的特殊地理位置,其位于嘉兴老城区,周边文化环境底蕴深厚。南面是嘉兴著名的月河历史街区以及芦溪汇历史片区,老嘉兴的生活氛围非常浓厚。购买者又大多为周围居住的老嘉兴人,对片区、嘉兴文化都很了解,对这片区域也有许多怀念的感情融入。所以在农贸市场的改造上打造“嘉兴记忆”主题,不仅在功能上进行完善,同时将嘉兴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老字号“阿能面店”、“文虎酱鸭”、“真真老老”等品牌融入空间设计中,突出禾城文化和地域特点,在材质使用上也使用木质、编制藤艺、砖、格栅窗、灰白墙等材料体现江南生活气息,同时为每一个设计项目量身定制,从空间功能、尺寸、色彩、肌理等方面结合产生新的空间语言,为摊主带来舒适的工作环境,也为居民带来不一样的购物环境和体验。例如学生完成的豆制品店铺用现代几何色彩语言加上传统的店铺牌匾结合,让其空间设计耳目一新。早餐店的设计充分挖掘桐乡阿能面的文化特点,以黑白色调加上江南建筑元素,在墙体上设置了老自行车,老窗户等元素,让嘉兴记忆油然而生。这些方案都受到甲方的认可,部分设计作品已被采纳。同时设计成果也让学生在各类设计大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后,解决了教学中一直困惑的教学困惑,提升了教学效果,获得了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实现了学生、教师、甲方三方共赢。见图3。

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借鉴为公共空间的设计教学带来较好的启发和帮助。虽然在学科上中医学和设计学属于不同的门类,表面看毫无关系。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望闻问切等方法与设计学的“发现—解决—验证—反思”、“思考—反思—提问—反问—验证—调整”的设计思维具有一定的共通点。由于中医学对患者病症不断调整和反思的辨证思维方式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思维模式,它为设计学的教学设计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因此,借鉴中医辨证论治中辩、证、论、治四个环节对应了设计教学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研验证、反思问题四个环节,打破了传统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困境,改善了学生闭门造车、自我意识占主导、不做研究、不调研、不以数据为依据的设计主观意念,进而引导学生在设计实践时转换思路、换位思考,以辨证思维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唤醒自我社会意识觉醒,这也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为为2019年嘉兴学院综合类之教学管理研究与教师發展专项,编号:2019A7-203;嘉兴学院2018年A7综合类教改课题《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002CD1904-5-A71813。

参考文献

[1]陈可冀.中医辨证论治[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2]潘鲁生.设计服务民生[J]. 美术研究,2018(. 5):111-116.

[3]   胡彦.基于民生需求的服务设计研究[D].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2:31-30.

[4]   唐雯、陈美玲《.环境设计基础》课程中空间思维培养内涵研究[J]. 设计2020(7):112-114.

[5]   张道宇.新时代背景下农贸市场布局规划研究——以焦作市为例[D]. 郑州:中原工学院,2019:80.

[6]   沈婧、周融骏.体验式学习教学助益地方历史环境创生——台湾中原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课程为例[J]. 装饰,2019(11):117.

[7]   李晓雯、韩建华.情境创建教学法在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设计.2020(03):102-104.

[8]   唐杰.珠海民生服务设计之牡蛎壳再利用研究与实践[J].设计.2019(19):88-90.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千里画廊,魅力北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主体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教学的调查研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在交往实践观视阈中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观的重构
分阶段进行楼盖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