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社琴 尤双从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总结并分析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育专业技能以及体育专业理论教学的应用情况。得出结论: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适宜采用对分课堂教学;对分课堂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输出”能力;当前该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尚不够广泛深入,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给体育教学带来的系列挑战。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对分课堂 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8(c)-0144-03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ums up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AD class"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heory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uitable to adopt the teaching of "PAD class", "PAD cla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utput" ability of students' sports skills, and the "PAD class" is not widely and deeply appli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it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and a series of challenges brought to Physical Education by the "PAD clas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PAD class; Situation analysis
1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一项创新工程。对分课堂(简称“PAD课堂”,PAD class),把教学刻画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3个过程,教师精讲、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5个环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该模式将讲授法和讨论法教学模式深度融合,实现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优势的有机整合。
2 对分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经过几年的实践,对分课堂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现已覆盖到高校多个学科。2017年3月,由孙卫红等所著《对分课堂之高校体育类课程》出版发行,说明其已在体育教学论、健美操以及瑜伽课程教学中使用。以“体育”“对分课堂”“PAD”为主题词查知网,分析总结对分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如下。
2.1 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樊海珍(2019)等在篮球选项课,朱海艳(2019)在瑜伽,张伦厚(2019)在排球、网球、健身操及轮滑4个项目使用对分课堂,得出使用对分课堂教学,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及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因使用对分易签到提高了教學的实效性;因采用的“帮帮我”“亮闪闪”“考考你”等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到课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促进了学生由知识技能掌握向全面发展转变。”
2.2 在体育专业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彭响等(2017)认为PAD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技能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传统观念转变,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对于摆脱当前高校武术课堂教学困境具有重要意义。胥春华(2019)研究说明,在健美操课程应用对分课堂,学生有机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对技术动作进行深入思考,学习质量提高。姚志辉等(2020)认为对分教学模式适合篮球技术课的教学,但在时间上要有所控制[1]。冉启琴(2018)指出,对分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技能课)有可应用和不可应用情形,在课堂教学中一部分适合使用对分课堂,而如准备活动部分和身体素质练习部分则不适合使用对分课堂。
2.3 在体育专业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肖聪、杨剑(2017年)指出: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高校体育理论课堂,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了解体育运动背后相关理论原理。孙卫红等(2017),代向伟等(2018),孙夕鹭(2019),胥春华等[2](2019)研究指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结合课堂讲授和讨论教学的优势”“关注学生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加生生、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完善考评机制”;同时也呈现出不足之处。罗玲等(2018)指出,“全体同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对分课堂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学生喜欢的新型课堂;是民族地方高校传统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3]。艾安丽(2019)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发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会使教师工作实际负担加重、学生对新方法、新内容不适应、教学设备条件需更新”等问题。刘如等(2019)针对对分课堂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堂进行了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研究。
3 对分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 专业理论课适宜采用对分课堂教学
当前,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等一系列课程已尝试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与学的原始教学生态,但存在因学生文化基础差、系统的理论知识积累不足、缺乏良好学习习惯与方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
3.2 对分课堂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输出”能力
由于体育专业多数学生长期从事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训练和比赛,加之基层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对运动训练和技能背后原理讲解较少,也很少训练学生讲授和分析运动技术、战术的能力,所以学生理论和技能输出能力偏弱。高校体育类本科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场所,不再单单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战术的学习和提高,而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不仅掌握基本理论、技能、方法的人才,且能在社会工作中运用理论、技能和方法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专业技能学习,不仅是“输入”,且更要具备“输出”能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一部分教学时间分配给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展示等环节针对性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沟通,语言表达等“输出”能力。
3.3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尚不够广泛深入,仍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2688所(包含独立学院266所),其中体育类专业有446所。细数知网文献作者单位,主要来自10余所院校,所占比例不高。或许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正在或将要使用对分课堂,尚且未将其探索情况进行发表,知网文献情况不足以说明其在体育教学中之应用情况。但对有科研任务的一线高校教师而言,如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多会通过论文或课题的形式加以体现,故而文献资料可见微知著,反映现状。在应用对分课堂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说明需要在不同学科、专业、教学对象有选择的使用,需要在探索中前进。
3.4 对分课堂对体育教学带来的挑战
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无论对教师、学生还是教学环境都提出了一些挑战。
从教师方面看,第一,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科前沿及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新梳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模块切割,找出真正的重难点,搭建知识框架等。第二,课堂讨论环节的把控和点评,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如何防止讨论东拉西扯、无效冗长、保证集中度和有效度,如何提高讨论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和创新,如何保证点评画龙点睛,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三,对分课堂对教师的作业布置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业应满足相关性、挑战性、选择性等特点。第四,对于人数较多的选修课,如何能在不过于加大工作负荷下及时将作业结果反馈于学生,如何判断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如何准确、客观、公正地进行教学反馈也是难题。以上这些问题如何面对、如何解决都必将对使用对分模式教师的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从学生方面看,首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已习惯于教师主讲自己听的上课模式,而采用对分课堂,教师主讲重难点、框架,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将课堂一半时间(或多或少)交给学生去交流、讨论和展示,当众表观点、说见解的场合,对于不勤于、不善于思考的,对于习惯于被动倾听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其次,对分课堂的“精讲留白”留下的空白,需要课下自主学习完成,这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再者,课下时间的自主学习能否顺利、有效地进行,存在未知。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懂、不会的,学生会否因无迎难而上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而知难而退,最终会应付了事。最后,如果高校每门课程均采用对分课堂,均有“留白”,那么学生会否无力应对。
从教学环境看,对分课堂要求似乎不高,可就现有的教學条件和环境进行。但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室桌椅布置均呈现“排排状”,这种桌椅摆放是不便于开展交流和讨论的。其次,为提高教学效率,对分课堂需要使用对分易教学平台完成考勤、分组,使用课程资源、弹幕讨论以及在线练习等环节,对网速提出了要求,这对部分高校也必然是一个挑战。
4 结语
总之,对分课堂不管是在公共体育,还是专业运动技能及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均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对分课堂是一种教学方法,如何更好的使用这种方法,则需教师的努力付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校方的大力支持。对分课堂应用到体育教学时,势必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疏于、懒于改革教学的原因和现实阻力,这些困难和挑战,正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机遇和拐点。
参考文献
[1] 姚志辉,罗玲.对分课堂在篮球术科课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J].武术研究,2020,5(1):130-132.
[2] 胥春华,尹雨嘉,冉春燕.对分课堂:体育专业健美操课教学实践效果反馈[J].体育科技,2019,40(4): 137-138.
[3] 罗玲,孙群群,冯发金.“对分课堂”:民族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J].体育科技,2018, 39(3):151-152.
[4] 李越.“翻转+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南大学公体篮球课中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20.
[5] 刘田,李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9):29-31.
[6] 任丹.对分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