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
近年来,作为行走的课堂,研学方式的多元化与有效性正得到肯定。
习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基于对生活的体验、思考与表达。需要源源不断地“生长”,而多元而开放的学习方式、丰富的生活体验,更有助激活大脑皮层,促进思維发展,为习作增添“生长点”。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就为习作提供了这样的“生长”土壤。
中国凉都——贵州六盘水不仅蕴含古朴沧桑、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更包括充满活力,开放与包容并进的当下文化。世居的汉、苗、布依族等创造了“长角苗”“傩戏”“三线建设”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具有116年校史的百年老校,地处六盘水人文、自然资源集中区域,“水城古镇”“三线建设博物馆”文化圈内,位置优越,文化厚重。
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广袤的生活环境,包罗万象的地域素材,都是作文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凤池之旅——学科整合,内化催生
凤池是一个内湖与外河相连的开放式公园,素有“绿肺”美誉,距我校仅10分钟路程。内湖清流潺潺,植被丰富,鸟类繁多。外河如玉带般环绕四周,绿树滴翠,步步胜景。加之两岸青山对峙,仿佛十里画廊。
这里的地域资源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富有挑战性,无疑为习作增添了生长点。
火车厢时尚餐厅位于凤池西岸,集中了三线建设时期遗留的废旧火车厢。经改造后,融三线历史与现代商业为一体,各具特色,成为水城河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去体验。
为此,学校设计了暑假研学活动。采取开放、自由的组合方式,让孩子们与这些废旧火车厢亲密接触,了解不同车厢的历史、构造与经营风格,通过观、拍、访、画、写等方式,多学科整合,将参观、采访、体验经历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大胆想象、乐于表达。鲜活的体验充满学习内驱力,思维层级的提升激活了学习兴趣,学生们学中有思、研中有得、画写结合,变得有话可讲,有内容可写,最终形成日记、调查报告、记叙文、诗歌等作品。
“最美凤池”最初定位是指导学生写景。可在做活动征求意见时,孩子们对美的理解和做法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令在场的老师惊叹!
为尊重孩子们的意愿,我们提高了活动灵活性。变为“可以尝试用多种表达方式,体现凤池的美”。
两周时间,有的写凤池四季独特的景物;有的关注默默打扫的清洁工的勤劳,体现人性的美;有的玩起了高科技“无人机”,从高空俯视,把凤池的美尽收“笔”底;而低年段关心的却是水中那些活蹦乱跳的蝌蚪、鱼、虾……在他们的眼里,可以画,可以写,那才叫美,才更有意思。
今天老师让我们来凤池公园找“美”。昨天我给妈妈说的时候,妈妈告诉我,觉得哪里让你快乐了,哪里就最美!
真的,我和贺子玉找到了。爸爸为我准备的网兜、小瓶子特别好用,贺子玉带的鱼饵也帮着我们抓了好多小鱼小虾。可惜我们不能带它们回家,因为老师说,凤池才是它们真正的家。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永远和其他小动物们在一起,会更快乐!
(二年级3班 刘珂蜀)
三线探秘——文化寻根,精神丰盈
20世纪60年代,十几万“三线”建设大军告别故土,从祖国各地奔赴贵州六盘水,修铁路、建高炉、开煤矿,克服重重困难,形成独特的“三线”文化。
这些独特的人文符号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情感交融的触点,更是习作素材的宝库。学校通过篆刻、剪纸、手抄报、摄影、微视频等研学方式的多元融合,使学生习作视野更加广阔。
“三线印记”就是去年四月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的一项主题活动。
学校“心心相印”篆刻社团通过网络,到文广局、图书馆,采访“老三线”“老模范”等多种渠道,四处寻觅历史足迹,将三线时期的邮局、大食堂、粮油店、人民礼堂、内燃机车等珍贵照片,与篆刻、文字巧妙结合,再现三线历史风貌。每张照片的标题都以篆刻作品的方式展现,旁边的文字也寄托着对这段历史最真挚的情感。
这家“水城粮油店”位于古镇南门桥左侧,是当时全镇几千口人唯一能买到粮油的地方。那时候没有商店,更没有超市,粮油的供应都要靠国家计划分配,每家都只能用购粮本定量购买,粗细粮搭配。
后来,随着全国各地三线建设者支援水城,粮油店也逐渐增多,人们的日子也逐渐变好。几十年过去了,粮油店早已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三线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
(六年级4班 陈丹羽)
线下活动热闹非凡,线上也不甘落后.
六年级的李文昊家祖孙三代就是典型的三线人。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有蓄满记忆的物件,说不完的故事。
他回家搜罗了一遍,把爷爷的水壶、解放鞋、棉布手套、扳手、螺丝帽,爸爸的集邮册、粮票、书信、小画书搬到了学校,并且做了精致的简介牌和微视频,生动地展示每个物品背后的故事,介绍“从小家到大家”的发展历程。有的学生还把老物件的照片挂在了网上。
这只锈迹斑斑的水壶早已不成样子,浑身坑坑洼洼,但绿漆还隐约可见。爷爷总是舍不得扔掉,一直把它和其他那些宝贝们藏在那只大木箱里,一放就是几十年。爷爷说,那是从一个钻隧道的工程兵到炼钢工人的记忆。
(五年级2班 廖 凯)
研学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研究兴趣。通过了解蒸汽机车、解放牌汽车等,探寻青砖石背后的故事等,学生将自己的所感所想与文字碰撞,汇集成《不负韶华——三线记忆》作文集。
每次研学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有温度的习作过程。文化寻根,“活水”不断,文笔飞扬之间,孩子们收获更多的是精神的丰盈。
舌尖有约——饮食文化,徜徉文字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水城古镇是风靡国内的水城羊肉粉、水城烙锅的发源地。尝回头、老羊头等品牌早已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饮食圈安营扎寨,独占鳌头。而烙锅更是水城饮食文化的象征,起源于苗族,蕴含团聚、祈福的文化内涵,可谓历史悠久,家喻户晓。
对于水城人来说,这两种小吃从食材的选择、辣椒的制作、辅料的调制,家家都有独门秘诀。这些都为习作拓宽了素材通道,不同的体验,就有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个性表达。
基于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学校围绕羊肉粉、烙锅、蒸蒸糕、荞羹等地方特色小吃,开展了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研学活动。
“我为烙锅代言”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首先,学校在公众号、微信、QQ等多个平台,发布征集名片、导游词、广告语、手抄报、美文推送等活动信息,由班级推荐开展“一周一晒”;接着,鼓励学生到百年老店观察、体验,再深入街头巷尾,挖掘“亮点”,并为之代言,图文并茂地介绍其味道独特之处;然后再到学校“舌尖上的故事”及“妙笔生花”社团进行“一月一展”。活动开展后,学生们积极踊跃,佳作層出不穷。
自从老城拆迁后,往日的“露天烙锅”名店几乎消失殆尽。
应各界吃货强烈要求,我们一家“跋山涉水”,不辞辛劳,终于在北门观音阁南边找到吃货老妈的最爱——聚源烙锅。
久违的味道,让老妈这忠实铁粉直接“馋虫上身”。黄粑、臭豆腐、小黄鱼、牛板筋等,满满一桌,瞬间风卷残云,看得老爸眼冒金星,一脸囧样,大概正算计着一月工资去了半截儿!
(六年级3班 朱子轩)
独特的研学过程,让习作“生长点”蓬勃发展着。学生们热情爆棚,徜徉于美食与文字之间,兴趣盎然,收获颇丰。不仅学会了运用说明、记叙等不同体裁,写出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精彩习作,还学会了利用公众号进行作品推送,图文并茂,传承文化。
生态田园——乐享生活,勤于笔耕
近年,青少年中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凸显。劳动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为此,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成为学校教育刻不容缓的必修课。
猕猴桃、中药材种植一直是六盘水的主要经济产业,市郊遍布大量种植生态园。这就为学生体验劳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对于小学生来说,走进自然,走进田园,参加有意义的田间劳动,体会劳动的快乐,对他们的成长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学生参与播种、施肥的经历,就是体验、思考、记录的过程,这对于长期束缚于课堂的儿童来说,教育的价值与潜能更能有效发挥。就拿猕猴桃来说吧,儿童都喜欢吃,但他们对猕猴桃的习性、种植特点却知之甚少。所以,学校与米萝猕猴桃国家级产学研基地搭建了教育实践基地关系。安排学生参与育苗、建园、管护、采收、储藏等研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劳动,收获知识与技能,记录发现与思考,留存精彩童年回忆。
中药是我国国粹,享誉世界。贵州是中草药种植大省。因此,六盘水采取“定制药园”融入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新业态。为培养儿童对中医药的认知与兴趣,学校开启传承中医文化研学模式,成立了“神农社团”。
活动刚启动,学校就为学生们准备了“预习单”,并联系中药店,组织学生到中药店初步体验,并聘请老中医来学校介绍中医历史故事……有了这些储备后,又带着“研学单”来到大河镇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从参观中医馆,到了解中医历史,认识针灸、推拿、食疗等独特的中医文化,再到大棚、田间同药农一起参加种植,请教种植方法及药用价值……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被中医的神奇所折服,不仅认识了丹参、葛根、白术等中药材,还了解到本地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医药的发掘、保护和传承上取得的突出成果。
这样的经历,可以说让学生们终生难忘,兴奋之余,孩子们将自己的经历付诸笔端,写出了《凉都“神农谷”之约》《向中药大咖们致敬》等精彩习作,虽然青涩,但情真意切。
生活需要阅历,习作期待“生长”,而生活处处都蕴藏着习作生长点。只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地域特色,挖掘及发挥学生研学能力,就能引水灌禾,共生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