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2020-10-28 01:32韩彬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呼吸内科呼吸衰竭

韩彬

【摘 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患124例参与研究,按照數字分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临床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基础上,采取了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结果显示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为(56.01±0.25)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67.21±0.24)mmHg,总有效率为95.16%,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中,合理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能起到较好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内科;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

【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2

前言:慢性阻塞性肺炎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有可能会引发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喘息和慢性咳嗽等,采用普通药物难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若能与无创呼吸机联合使用,可以取得显著效果。基于此,本文展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呼吸内科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4例参与研究,将患者以数字分组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62例。男性患者人数为70例,女性患者人数为54例。年龄在40岁至71岁之间,平均(59.23±0.33)岁,病程从1年8年不等,平均(3.42±0.99)年。患者临床表现出呼吸困难60例、胸闷喘息对64例。排除对原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以及对本次研究内容不认可患者,两组患者基本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医疗小组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祛痰剂、茶碱知己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具有支气管扩张功能的药物,辅助氧疗以及肠外营养护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具体操作为:将呼吸机的吸气压、呼气压分别调整为8mmHg至20mmHg、4mmHg至12mmHg,氧流量设定为4至7L/min。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氧流量、呼吸压参数以及吸气压参数等,控制呼吸频率并确保氧浓度在35%以下,氧饱和度在90%以上。待患者病症稳定之后,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对症处理患者出现的异常现象。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

(2)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①显效: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咳嗽胸闷等症状彻底消失,患者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咳嗽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有所改善。③无效: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咳嗽胸闷等症状未缓解甚至有加重迹象,患者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血气指标对比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差异不显著,治疗之后,患者的两项指标均在不同程度上所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指标更优,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为(56.01±0.25)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67.21±0.24)mmH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患者有效性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为59例,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总有效人数为42例,总有效率为67.74%,两组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是一种常见慢性炎症,随着时间推移,病症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病症,部分患者会伴呼吸衰竭,并且,合并症在临床上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2]。临床上在对这一病症进行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控制方式,根据本文的研究能看看出,常规给药基础上若能合理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保证患者血氧供给效果,以此减少患者体内二氧化碳的蓄积,不仅能强化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3]。

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的优势体现在能避免对患者器官切开等操作,减少创伤性操作并降低患者对于呼吸机的依赖,有效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工作中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建立高吸气压,改善气道内阻力,提高肺泡通气量,进而调整肺内气体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调节患者血液中氧扩散,无效死腔气量会逐步降低。特别是对于呼吸运动干预效果较好,可以防止肺泡萎缩,调整弥散速率,最终促使肺泡内二氧化碳顺利排出,调整血氧分压,以此达到降低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提高血氧分压的效果。在今后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合理建立人工气道,保证进食和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接受度。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症治疗中,在常规药物方法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有效性。

参考文献

葛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6):1+4.

金玉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38例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3):115-116.

周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观察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10+112.

猜你喜欢
无创呼吸机呼吸内科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