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主任医师 许 红
上个月,由于新人入职和入学,各大医疗机构迎来体检高峰。而对于体检项目的选择,很多人都比较迷茫。事实上,业内有“体检十年一关卡”之说,项目的选择应该根据年龄而定。
说到体检,很多人第一个疑问可能是:该多久做1次体检才合适?换句话说,很多人不知道体检的频率到底该如何安排。
我们的建议是,40岁后可以每3年做1次基本评估。因为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后人体衰老会进入一个阶段,各种疾病也开始逐渐“找上门”。到了50岁,由于疾病可能已慢慢发生,甚至出现症状,可调整为2年1次。60岁后,则可1年1次。不过,过了70岁,我们反而不建议做“太积极且无谓的全面体检”。原因是,任何疾病都有其自然的病程(指未经治疗时,疾病的自然演进过程)与发展的周期。理论上,若此时都还没有临床症状,即使通过体检筛检出潜在疾病,疾病通常也都在很早期的阶段。也就是说,进展到末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对生命跟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且有些老人家身体原本没有不适,反而在做了全身体检后开始怀疑自己得了病,因而增加心理负担。
总结来说,70岁过后,应以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为目标。因此,通常不建议在“自己没有感觉到症状”的情况下,刻意做全面性健康检查,只需针对这个年龄层常见的疾病,如骨质疏松、肌少症、认知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等做检查。毕竟,心宽才更有益身心健康!
了解常规体检频率之后,很多人接下来的第二个疑问可能是:体检项目如此之多,到底该做哪些?我们的建议是,在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腔X光、腹部B超、幽门螺杆菌等“普检”项目基础上,依据各年龄层的疾病发生率,完善自己的“选检”项目。
根据医学流行病学调查,综合考量40岁、50岁、60岁、70岁4个年龄层的疾病发生率、常见生活习惯等,我们为您提供以下“选检”建议(详见下表)。
注意:体检前请与体检医师讨论,依据年龄、个人病史、体检纪录、家族史、临床症状、生活习惯、疾病风险等因素,定制最适合自己的体检组合套餐。
健康检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检查,第二阶段是看报告。那该如何对待体检报告呢?以下是我们给出的3个提醒,供大家参考:
体检报告上的异常,可能有3种意义:
(1)数据异常,相对应的身体状况出问题,且对健康有潜在危害,或是已经产生危害,应积极治疗或改变生活作息。
(2)数据异常,但代表其他意义。比如梅毒筛检(VDRL试验),若检查结果呈阳性,未必是梅毒,可能是自体免疫性疾病。此外,任何异常都可能有灰色地带,也就是所谓的边缘值。比如饭前正常血糖值是100mg/dL,若检查结果稍微偏高,介于100~125mg/dL,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不代表一定有糖尿病,因此不见得要立刻吃药,也许调整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就能改善。
(3)数据异常,但不是身体出了状况,而是其他情况造成的。例如,女性检查结果中的尿潜血,可能是因为没有避开生理期;血糖或血脂偏高,可能是因为空腹时间不够久造成的。
所以,报告上有异常不要慌张,一定要咨询医生,并按医嘱做好随访、治疗及改善工作。
临床上,很多人看到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就放松警惕,不再定期体检。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原因有4个:
(1)不是每一种疾病,都有工具和手段能及早侦测出来;即使有,也可能非常昂贵。
(2)任何检查工具和手段都有极限,即使是最好的筛检工具,在疾病初期,也可能排查不出来。
(3)疾病的自然病程进展速度不一,有些疾病进展得比较快,有些进展得比较慢。即使定期体检,个案也可能在筛检周期之间发病。比如,这次检查正常,但半年后忽然生病,可能是因为疾病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当初体检时还没发病,所以没检查出来。
(4)误诊,比如医师研读体检项目结果时,该看到未看到,造成检查结果失真。这在任何医疗场所都可能发生。
所以,即使这次体检数据都正常,之后还是应该定期体检,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女性更年期之前,因为有女性激素保护,尿酸参考值一般为5.7mg/dL,略低于男性;但更年期之后,女性的尿酸参考值通常会调整为7mg/dL,和男性相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女性的参考值通常是>50mg/dL ,男性则为>40mg/dL。
若超过60岁或65岁,判读检查结果也要多一份心。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会产生变化,肌肉、骨骼、肠胃道、免疫系统都会退化,同时,服用药物的多寡,平日饮食、运动的情形,也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因此,65岁过后,检验参考值该定多少才合理,或者该如何解读,还是交给医生来定夺。
不过,一般而言,对于常规检查项目,临床均有共识,需要大家熟悉——
(1)身体质量指数。国人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参考值,通常介于18.5~24。然而有研究发现,老人的BMI在25~28死亡率相对较低。
(2)血压。一般人的血压参考值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但有越来越多研究指出,60岁以上,只要收缩压在150mmHg以下,就不必过于担心,当然这也要结合个体的具体情况而定。
(3)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判断贫血的指标,女性须超过12g/dL,男性则是13g/dL。65岁以上,两性的参考值都可定为12g/dL。
(4)胆固醇与三酸甘油酯。血脂肪是形成细胞膜的重要分子,和伤口愈合以及细胞修复有相当程度的关联性,此外胆固醇是许多激素的制造原料。因此胆固醇太高虽然不健康,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如果胆固醇低到150mg/dL以下,需检查是否营养不良。70岁以上,若胆固醇偏高,但没有心血管疾病,也不一定要用药,以免引发肝功能异常、肌肉发炎或疼痛等不良反应。
(5)白蛋白。白蛋白常用来作为临床上评估年长者急性病症或营养是否足够的指标。若小于3.5mg/dL,可能是营养不良,也可能是急性病症(如急性感染、受伤、手术等因素)导致。
(6)肌酸酐。肌酸酐主要是肌肉蛋白代谢后的产物,常用来检验肾功能,参考标准是1.2mg/dL,若检查结果接近边缘值,需进一步检查尿蛋白或配合肾小球过滤率确认肾功能是否真的没问题。若年长者发生肌肉萎缩或肌少症,肌酸酐值就会偏低,此时需要进行饮食调整或者检查是否有慢性发炎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