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四月突发脑梗塞,经治疗后已出院,平时在家有进行康复训练,遵医嘱用药,情况正在好转中。但不时听说周围有人脑梗塞复发了,而且都比第一次严重,我现在十分担心自己脑梗塞复发。请问日常应如何避免脑梗塞复发?
江苏 龚先生
龚先生:
脑梗塞也被称为缺血性卒中,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与男性患者的比例为1:1。其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
脑梗塞是我国居民常见死因之一,除致死率高,还有很高的致残率,可导致瘫痪、失语、失明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经济负担。急性期的病死率为5%~15%。生存的患者中致残率约为50%。
脑梗塞无法治愈。这是因为其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循环、代谢慢性病,这些病目前无法治愈。而病因无法去除,就意味着脑梗塞仍会再发。通过积极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降低复发的危险性。
1.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 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25g,女性<15g,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100ml或啤酒<300ml;
●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每日食盐总量<6g,并增加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及豆类)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摄入;
● 控制体重(BMI<24,男性腰围<9 0 c m,女性腰围<85cm);
● 结合自身情况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5~7次;
●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抗血小板药物:在没有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禁忌症情况下,首选阿司匹林,如果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可以选择氯吡格雷。
3.控制基础疾病:
(1)控制高血压,降压目标一般应该达到≤140/90 mm Hg,理想应达到≤130/80 mm Hg。
(2)控制糖尿病,要求空腹血糖应<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3)调整血脂异常。胆固醇水平升高的脑梗患者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药物治疗,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目标是使LDL-C水平降至2.59 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达到30%~40%;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未戒断的吸烟、代谢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无确切的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或外周动脉疾病之一者)的脑梗患者,如果LDL-C>2.07 mmol/L,应将LDL-C降至2.07 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40%;对于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的脑梗患者,建议目标LDL-C<2.07 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40%。
(4)控制房颤(房颤时在心房内易形成血栓),需要应用抗凝治疗,在没有抗凝禁忌症情况下,可以选择华法林或者新型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治疗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我之前因骨折做了手术,但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仍有疼痛感,去医院检查说是“骨不连”。请问,什么是“骨不连”?应该怎么办?
江苏 安先生
安先生:
骨组织具有自身修复的强大能力,当骨折后给予适当的治疗,大多数骨折都会很好愈合。然而,一部分骨折却难以愈合。当骨折愈合比较缓慢,称为延迟愈合。当骨折不能愈合,则称为“骨不连”。在所有骨折患者中,大约5%的患者愈合困难。由于骨折部位的持续活动,“骨不连”通常伴有疼痛,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就诊时医生会先采集病史,了解受伤机制、骨折严重程度、有无手术史及骨折后时间,同时还需评估患者身体及营养状况。如骨折术后定期复查X片发现超过9个月骨折不愈合,即为“骨不连”。
治疗前需仔细查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方能有事半功倍效果。明确病因后,如是“非感染性骨不连”,可更换外固定或内固定物,将骨折断端对接稳定。同时加强营养,适当日光浴,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如果是“感染性骨不连”,需进行骨折断端感染病灶清除,切除感染骨质及周边软组织,置放抗生素骨水泥于缺损区域内,选取合适内固定或者外固定物固定骨折端。术后辅助敏感抗生素输注治疗,定期复查,待感染控制,可根据骨缺损量的大小及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骨移植或者骨搬运手术。总之,“骨不连”的治疗需明确病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一般情况是可以达到临床愈合的。
导致“骨不连”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局部血液供应不足、骨折端分离、骨折稳定不足等。吸烟、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或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发生“骨不连”的风险也较高。因此,防止骨折不愈合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避免吸烟,同时保证营养,定期复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实施医生推荐的康复计划。
我之前查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打了亮丙瑞林针半年,期间好了2个月,之后又复发了,现在痛经厉害。请问我为何才2个月就复发了?是治疗的时间不够吗?还是说药物不能根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湖南 刘女士
刘女士: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复发率高(高达40%~50%)且难根治。患者可有痛经、月经异常、性交痛、不孕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因此主要见于育龄妇女。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0%。然而,由于它与不孕和盆腔痛的关系,在这些女性人群中,其患病率明显要高。据报道,不孕症妇女患病率为25%~35%,盆腔痛的妇女达39%~59%。而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明显的痛经,30%合并不孕,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能被某一种治疗方式完全治愈,需要长期综合的管理和治疗,所以仅仅用亮丙瑞林一种药物治疗后复发,是比较常见的。
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比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手术+GnRH-a+曼月乐/避孕药”。手术主要有保守性手术(保留生育功能)、半根治手术(切除子宫,保留卵巢)、根治性手术(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三大类,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生育要求,决定选哪一种方式;GnRH-a是一类叫做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药物,可以使子宫内膜萎缩,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亮丙瑞林就是一种GnRH-a类的药物;而曼月乐是一种避孕装置,可以缓慢释放孕激素,达到抑制子宫内膜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减少痛经。有的患者不愿意放曼月乐在子宫中,也可以口服避孕药代替。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管理目标重在减轻和控制疼痛,促进和保护生育功能,预防和减少复发,警惕和早期发现恶性病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重视术后的综合治疗及长期管理,使手术获益最大化,损伤最小化。建议术后半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半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重点在于评价药物治疗疗效、管理药物副作用、监测病情、指导生育问题。对于复发患者,还需要监测卵巢囊肿良恶性质。内容包括妇科检查、盆腔超声检查、(年轻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监测等。对于连续使用GnRH-a6个月以上的患者,应监测骨密度。
总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且比较容易复发的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留心自身症状,病情进展或有复发倾向者应及时就医。该病预防的作用有限,但是通过口服避孕药、定期锻炼等,可能会降低发病风险。为了缓解疼痛,患者在月经期间可以卧床休息,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或经肛门塞抗炎止痛药物。此外,定期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能释放缓解疼痛的内啡肽(大脑释放的一种化学物质)。低强度的锻炼(比如瑜伽)也可以通过拉伸骨盆的组织和肌肉来缓解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三文鱼和核桃,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类食物。
前几日,我母亲去医院查出面肌痉挛,请问日常应如何护理?
山西 王先生
王先生:
面肌痉挛表现为面部肌肉阵发性地、不自主地抽搐。多局限于一侧面部,容易复发。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及手术治疗。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一种是继发性面肌痉挛,即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时产生。
面肌痉挛如果能在治疗的同时配合好的护理,是能快速恢复的。但是很多人都只看重医生的治疗,根本不在意日常的护理,这是不正确的。面肌痉挛患者应当合理的休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面部的保暖,出门的时候最好佩戴口罩,睡觉的时候最好不要靠着窗户,而且千万不能用凉水洗脸或对着空调吹风,天气变化的时候要注意增减衣服。
患者可以经常用热毛巾敷脸,水温最好在50℃左右,每天最好敷3次,每次时间最好在15分钟。患者早晚可以按摩脸部,按摩用力应轻柔、适度、持续、稳重、部位准确。面肌痉挛患者可对镜进行自我表情动作训练,如皱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每日2~3次,每次3~10分钟。
我父亲前几年常有腰痛,但没有太注意,结果今年劳作时“闪”了腰,去医院检查发现腰椎滑脱。医生建议手术,但父亲不想手术,经朋友介绍现在一个针灸按摩馆治疗。请问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重庆 齐先生
齐先生:
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通俗的说就是椎体之间产生了错位。常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并非所有的腰椎滑脱者都需要治疗,实际上,相当一部分腰椎滑脱患者终生无腰痛症状,未经治疗;最新研究结果证实,获得性腰椎滑脱患者其慢性腰痛的程度及类型与正常人无实质性差异。
—般情况下,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病史短、症状轻、无明显滑脱的患者,单纯峡部裂患者及年龄大、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理疗、腰背肌锻炼、腰围或支具、对症处理等。需要注意的是,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因体重过重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及劳损,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腰椎在骶骨上向前滑脱的趋势。患者平时应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向前滑脱的趋势。腰背肌肉的锻炼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其一是俯卧位,两上肢呈外展状、抬头、抬胸、上肢离开床面,同时双下肢亦伸直向后抬起呈飞燕状;其二是仰卧位,两膝屈曲,双足踩于床面,吸气时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呼气复原。
经规范化保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症状能够缓解。但如果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滑脱大于50%;患者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进行性滑脱者;非手术治疗无法矫正脊柱畸形和步态明显异常者;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疼痛者;下肢出现神经症状或马尾压迫综合征者。
有一些腰椎滑脱的患者一听自己需要手术治疗,十分抗拒,再看见按摩、推拿的广告,就寄希望按摩能治愈腰椎滑脱,把滑脱的腰椎复位回去。的确,按摩可以让腰部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暂时地缓解腰痛,但它并不能恢复脊柱的序列,也不可能通过按摩来让滑脱的腰椎得到复位。患者若去一些不正规按摩的地方,用非常暴力的方法按摩,还会导致滑脱加重。因此,如果有手术指征,应积极手术治疗。
我之前想去激光祛斑,但看身边好几个激光祛斑后的朋友皮肤反而变黑了,这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避免?
湖南 罗女士
罗女士:
激光祛斑返黑在医学上被称为“炎症后色素沉着”。是皮肤接受激光治疗时,受到激光的热伤害导致发炎症状。皮肤发炎后就会产生一种色素反应,出现色素沉淀,使得在激光作用下淡化的斑点重新变黑或变为深咖啡色。反黑的原因有人的个体差异(包括激素影响使黑色素活性活跃)、操作室能量设定不当、机器不适合患者、受到患者服用药物影响或患者在激光祛斑后未做好防晒,以及术后食用过多柠檬或香料类等食物等。且有研究显示,黄种人出现镭射术后反黑比率约为10%以上。
正常的情况下,激光术后肌肤在六七天后慢慢愈合,手术部位会呈现粉红色。一旦反黑出现,皮肤就会自动地代谢色素沉淀,再度出现的色素通常会在反黑出现后2个月左右慢慢淡去,代谢较慢者则需要3~5个月时间。
因此,如果激光祛斑手术后出现反黑现象,无需太过紧张,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之后的3~6个月内尽量避免日晒,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C,促进黑色素代谢。一般建议激光祛斑治疗1~2周后应回医院追踪检查,出现反黑现象者可配合医生治疗。当然在激光术后也应该注意饮食调整好个人作息,并且做好防晒来降低出现反黑的几率。
前不久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他有6根手指,这是遗传导致的吗?还是因为母亲怀孕时被外界环境影响导致的畸形?
四川 裘女士
裘女士:
六指在临床上称为六指症。多指(趾)畸形又称赘生指(趾),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多指(趾)畸形又以六指症最为多见,多发生在大拇指(趾)侧和小拇指(趾)侧。
六指症是性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该病患者是男性,他与正常女性所生后代得该病的几率是50%(男孩正常,女孩是六指症患者);如果该患者是女性,则分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两种,完全显性患者所生子女患该病几率是100%,不完全显性患者与正常男性所生孩子得该病几率为50%(男孩女孩得病几率相同)。所以六指症遗传概率很大,而且伴随性遗传,因此如果近亲结婚,患该病的几率还会提高。
此外,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影响也可导致此病,如某些药物、病毒性感染外伤、放射性物质的刺激等,特别是现代工业的污染都可成为致畸因素。
手术切除是六指症唯一的治疗方法。多在3岁以后手术矫正,太早可因破坏骨髋引起偏位,影响关节活动、外侧不稳定及指端细小等。该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出血很少,局部组织损伤小;对其他脏器几乎无影响,因此手术风险不大。
预防本病应避免近亲结婚;加强孕期保健和营养;孕期避免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避免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辐射、药物等可能使胚胎致畸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