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450003)刘彩霞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闷痛、咽喉部紧缩感、压榨性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丹参酮ⅡA注射液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但二者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报道较少。本研究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组对比,旨在分析参酮ⅡA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n=41)、参照组(n=41)。参照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39~83岁,平均(61.52±11.12)岁;病程0.5~11.7年,平均(6.25±2.52)年。联合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38~84岁,平均(61.25±11.42)岁;病程0.6~11.5年,平均(6.34±2.07)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16)治疗,1次/d,40 mg/次,口服。联合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联合丹参酮ⅡA注射液(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558),静滴(注入5%葡萄糖250 ml),50 mg/次,1次/d。2组均治疗14d。
1.3 疗效评估标准 心电图正常,心绞痛发作率降低>85%,闷痛感消失为显效;心绞痛发作率降低51%~84%,闷痛感有所减轻为有效;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③生活质量。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查量表(BDAL)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值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临床症状消失时间、BDAL评分)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以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95.12%(39/41)高于参照组78.05%(32/41)(χ2=5.145,P=0.023)。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联合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为(7.24±1.36)d,参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为(13.64±2.27)d。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联合组短于参照组(t=15.486,P<0.001)。
2.3 生活质量 治疗后两组BDA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参照组(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BDAL评分(±s,分)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BDAL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联合组41 68.31±5.27 82.15±5.5811.546<0.001参照组41 67.95±5.36 74.33±5.24 5.450<0.001 t 0.307 6.541 P 0.760<0.001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对静脉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对降低心绞痛患者心室容积、室壁张力、心室充盈压有积极意义[2]。丹参酮ⅡA注射液主要成份为磺酸钠,可调节缺血区心肌血供,改善心肌紊乱情况,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降低心肌坏死几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参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表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效果明显,有助于临床症状缓解。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联合组BDAL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表明二者联合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改善明显。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效果明显,有助于临床症状缓解,且对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改善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