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借核心素养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力

2020-10-28 07:32袁超
清风 2020年18期
关键词:湖泊区域分析

文_袁超

当前,人们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实践能力视为地理的核心素养。其中,前三者的培养对实践力的培养有着较深的影响。教师可以应用培养学生前三项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来开展地理教学。为了说明这样的教学方法,现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教学作为案例进行阐述。

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力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必须具备区域认知,即学生必须了解,地理学科是将需要探讨的内容划分为区域,然后通过研究区域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区域的差别,对这个区域的地理状况作一个初步的概括。在开展这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来理解如何划分区域。

以引导学生用三维软件描绘出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的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一边绘制三维地图,一边思考地球内部如何分层。让学生从分层依据的角度来思考地理区域的划分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地壳,它的结构与地幔、外地核、内地核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学生将难以理解理论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从实践着手,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从完成绘图任务的视角慢慢领会理论知识。为了成功地完成绘图,学生必须具备区域认知。在完成了任务以后,学生将理解地理的区域认知是探讨地理区域的基本方法,学生需要找出一片需要探讨的区域,应用地理理论知识来探讨它。

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力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需要具备综合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跨学科思维来分析地理问题,然后得到科学的分析。学生的思维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需要从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视角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应用平面坐标系统来呈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到可以应用函数知识来分析地震波:建立坐标系,应用横坐标来呈现速度(km·s-1),用纵坐标来分析地震的深度(km)。学生可以用绘图的方式分析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现在如果有一个A 点发生地震,就可以用函数图像分析在某一个时间点地震波的深度。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不能应用单一学科的视角来理解地理知识,必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来分析地理问题。这样,学生应用函数思想来分析问题时,便能应用多尺度、跨时空、多要素的综合思维来分析地震波传播带来的影响。

在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意识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力

当学生应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问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来改变地理环境。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地理环境会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同样,人的生活也会对地理环境造成影响。学生必须应用人地协调观来看待地理问题,才知道如何让地理环境变得利于人们生活、发展,这套人地协调观将成为指导学生实践的思想。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地壳结构的特点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地调查,调查的主题是对当前学生所住区域中湖泊的面积进行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过去他们住的地方曾经有很多湖泊,但是后来人们为了经济发展,用人工的方式把这些湖泊给填了。在湖泊被填以后,大气的微循环发生了变化,该区域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异常,有一些动物、植物已经难以在当地生存,即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破坏。在地理学家充分研究,说明了湖泊被填对气候造成了影响以后,人们又开始有序地把原有的湖泊给挖掘出来,以恢复生态环境。通过这一次的实践研究,学生发现,人与地理环境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的生存,比如在有湖泊、土壤肥沃的地方,容易聚集人群,人们会在这片区域生存、劳作。如果人类数量过多,可能会造成这片区域的资源无法负荷人类的生存和繁殖,此时,地理环境还可能被人类破坏,于是这片区域可能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如何协调地理环境,与自然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是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将成为学生进行地理实践的方向。

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实践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而在强化了认知、思维、观念以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能增强。

猜你喜欢
湖泊区域分析
分割区域
分析:是谁要过节
擦桌子
回头潮
“害羞”的湖泊
为什么南极会有温水湖泊?
奇异的湖泊
区域发展篇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