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歇
前不久,湖南、陕西、河南等十多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有媒体发现,各地省考虽然因疫情原因比往年有所推迟,但在招录数量上有所增加,并且向应届生倾斜。有的省份扩招幅度接近400%,不少地区也扩大了基层公务员的招录规模。
毕业以后考了公务员,目前是什么状态?我们和几个刚入职一年的公务员聊了聊,听听他们这一年的经历。
北京,还是重庆?
去年苟县芳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时,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同时,她参加了重庆的公务员考试,考上了重庆市潼南区纪委监委的岗位。最终,她去了重庆。
她选重庆有个契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参加了一个班的团支部活动,正好就是苟县芳所在的班级。总书记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总书记的话影响了苟县芳后来的择业。她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机会,选择去重庆市潼南區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一是觉得监察体制改革以后,纪检监察机关很需要法律人才,她可以用到自己的专业;二是她对自己有定位——“大学生不能自视过高,要沉得下去”。
苟县芳身边很多同学都是这种看法,不少师兄师姐毕业时都去了基层。苟县芳现在工作的地方也有她的校友,那人通过选调来到重庆,做了驻村第一书记。
“到基层去”,是近年来公务员省考的鲜明取向。在今年山东省公务员的招录名单中,区县组织部招录人数相比去年大幅度上升,从去年仅招录1286人增加到5193人,占到今年山东公务员招录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从今年各地公布的招录岗位来看,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岗位的职位需求也比较多。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今后选择进入公务员这个队伍,大概率意味着把人生的根扎到基层,跟群众打交道,帮他们解决烦心事。
柯俊鹏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后,去法国留学,学金融专业,回国之后在企业工作了一阵子,然后考进了厦门市湖里区纪委监委。
柯俊鹏以前没在机关工作过,进来以后才发现,身边同事专业水准很高,很多人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一帮实干家,想方设法给社会带来一些改变。
柯俊鹏入职一年来经历也相当丰富多彩。他先是被借调到市纪委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又去厦门机场参与防疫工作。他最开始负责引导乘客、填写信息、人员分流、送旅客去酒店,后来去境内专班,负责国内旅客的核酸检测、信息维护,大部分岗位都轮了一圈。
从疫情防控一线回到单位以后,柯俊鹏就开始参与办案。目前住在留置点,早上8点开始工作,晚上忙到几点就不好说了。
柯俊鹏觉得,这份工作虽然稳定,但工作内容一直在变化,经常会面临新的工作任务,进入新的领域。他计划用三四年的时间,把业务基础打牢,至少不拖团队后腿。
现在国家有太多任务需要公务员去参与,跟柯俊鹏同样辛苦的基层公务员有很多。疫情期间,不少单位的工作人员大年初一就回到工作岗位,有人连着十多天没回过家。有人要下乡走访,在村里住下来,一住就是几个月。
只要用心干,成就感“爆棚”。
2018年,祖力阿亚提·木合也提大学毕业后备考一年,考上了吐鲁番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科员。考上公务员的第一年,要去南疆偏远地区支教。祖力阿亚提做好了心理准备,去年6月,她被分配到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一所幼儿园,成了一名幼儿教师。
祖力阿亚提经常给幼儿园的小孩讲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让他们知道世界不只是眼前这个小村子,外面很大,一定要往外走。她觉得自己是帮农村孩子看到外面世界的一双眼睛。
祖力阿亚提发现,这个地方虽然落后,但人们的观念在变,想要走出去。这里的农民种核桃、杏子,以前不知道怎么往外卖,往往是经销商过来低价收购,高价卖出,农民挣不了几个钱。支教的公务员来了以后,教农民做农产品生意、跟外面人打交道,农民都很努力地学习。
家里的孩子受到家长影响,也特别渴望学到知识。在这边上课,你哪天要是不布置作业,孩子就会“质问”你:“老师,你不布置作业吗?”
柯俊鹏说,自己考公务员,是想为社会做点事,给世界留下点痕迹,这种心灵上的快乐是巨大的。比如这次参加疫情防控,穿防护服很难受,戴着N95口罩透不过气,但辛苦过去了,不会留下痕迹。他说:“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不做事,浪费自己的时间,很可耻,也很空虚。”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