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得亮
文本细读是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文学类作品的教学中,应当善于捕捉文本的动情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对文本之美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鉴赏。要做到文本细读,首先要对美的语言形式进行品评,其次要对富有感染力的细节加以品析,同时更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重视审美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语言大师的笔下,也会有不同的描述,给人以不同的美的享受。真正的艺术总是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语言是一种工具,也是一门艺术。文学作品就是语言运用的艺术,艺术的真味需要“品”。仔细品读、品味语句,反复揣摩、比较、推敲,才能获得语感,才能体会到文本的独特意趣,才能更好地感受文本的深层意蕴,受到美的熏陶。
平时的课堂教学就应该特别重视文本的诵读,通过各种方法指导学生去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长妈妈讲故事”的那部分内容在读中最能让人感受到文本的美。如果把这段文字的重读、停连甚至是情感都把握得非常好,那么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入情入味。当读到“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这几句时,听的人就会紧张,甚至是害怕,个别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嘶嘶”的吸气声,身上都起了鸡皮疙瘩。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读者就已融入文本,深有所感;听者也如临其境,深有所得,而文本的美也就品读出来了。
用有声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作品的语句,可以走进作品的幽深处。引导学生品读语句,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表露,教学艺术的表达,教学魅力的展示。作品的审美意识就是这样“存在于话语系统的含蕴中”,简约的文字浓缩丰富审美信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品读的过程,就是在咬文嚼字,在揣摩、感悟,就是“情动辞发”“披文入情”,而学生的思想情感也恰好在“品”的过程中得到了熏陶。
細节是生活的血肉,离开细节,就谈不上逼真地反映生活。小说和叙事类散文,主要都是通过写人记事来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文章,善于通过某些片段、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与神,揭示事件隐含的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所以,对这类文学类文本的分析和教学,更要抓其细节。
《背影》一文中,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这些文字对“父亲”动作的刻画细致入微,“蹒跚地走”、慢慢地“探”、两手“攀”、两脚“缩”、身子“倾”,这一系列的动作无不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如此艰难地去买橘子,可见父亲对儿子的爱到了何等程度!这就感人至深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慢慢地品读,细细地回味,才会“于我心有戚戚焉”啊!
细节是构成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把握细节也就找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才能从小中见大,细中见深,平中见奇。当我们在那些看似琐碎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发现了其中隐含的丰富的、深刻的思想意蕴时,才真正领略到了文本的艺术魅力,才是真正读懂了文本。
文本需要读者的阅读,而读者的阅读过程又是一个接受和再创作的过程。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接受和再创作,作品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
品读文学作品,必须要入“境”,读者需要把自己代入到作品中去,让自己变成作者笔下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感受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喜怒哀乐,才会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感受到各种写作手法的艺术效果和欣赏到文本的艺术美。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可以说是人所共知、耳熟能详了,究其原因还是其深入到了人们的内心。读者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逐渐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体验。神奇的七十二般变化,来去如风的筋斗云,读者不禁要叹服其神性;愤怒时举棍就打,着急时抓耳挠腮,调皮时上蹿下跳,读者更感其人性和猴性。其实读者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就已经身入其境了,不知不觉中就和这个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了。那个神通广大、忠心耿耿、敢爱敢恨、活泼机灵的孙悟空何尝不是读者自己呢?正因为是读者融入文本之中,所以才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更深,理解得更清晰、更透彻,于是在体验中也自然地获得了鉴赏之美。
文本的阅读,不仅仅是欣赏内容,更多的是在品鉴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在品读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手段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层次育情悟理,从而提升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吴塘实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