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古今意义对照

2020-10-27 10:16何美云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子书志存高远诸葛亮

何美云

被称为经典的文本,一定是能够穿越古今,给古人和今人一定启迪的文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所追求的启迪意义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不是对历史传承的背弃,更多的是对传统理解的丰富。很显然,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这样一则经典。笔者对本文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寻找古今意义的对照,以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让《诫子书》这一课的教学有着更为明确的立德树人的指向。

一、古今视角下《诫子书》意义的梳理

诸葛亮是初中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位古人,绝大多数情况下,诸葛亮都是以智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大脑中的。诸葛亮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堪称表率。他留下的至理名篇《诫子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这既是他对晚辈的谆谆教诲,也是他自己学习、修养经验的结晶,修身治家之道的概括,至今仍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类似于此的观点还有很多,由此可以发现,对于《诫子书》这篇经典的文本,人们在研读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探究其历史意义与现代意义。

当前是一个追求立德树人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核心素养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对于像《诫子书》这样的经典文本的研读而言,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见解与当代见解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诫子书》中的德育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主要体现在“非志无以成学”背后的志存高远思想,“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背后的勤学成才思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背后的以俭修德思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背后的守道思想……严格来讲,这些思想都与诸葛亮一生的经历体验是密不可分的。诸葛亮的一生堪为楷模:年轻时志存高远,刻苦学习,日积月累;三顾茅庐之后,追随刘备,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什么时候,诸葛亮都以身作则,做“清心寡欲为政清廉”的示范者,年轻时躬耕于南阳,行军途中“随身衣着,悉仰于官,内无余帛,外无赢财”,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值得传承的。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物质生活最为丰富的时代。基于品德培养的勤俭需要,与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之间形成的“矛盾”,让不少初中学生感觉疑惑:今天的生活到底还需不需要勤俭?这就意味着像《诫子书》这样的经典文本依然有着教学的价值。而探寻适合今天的社会需要,能够让初中学生接受的价值观教学途径,就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必须认识到的是,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学习《诫子书》,更在于优良品质的传承,在于优秀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发现,一则穿越古今的经典文本,一直放在今天初中学生案前的古典文本,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传承,又或者在于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但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都必须面向学生,面向学生的成长需要。

二、在古今意义对照中引导学生成长

概括上述分析,笔者以为《诫子书》这篇课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创设古今意义对照的情境,并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获得成长。所谓成长有两层含义:一是认识上的提升,二是言行上的转变。认识上的提升最基本的体现,是学生对课文中一些重要词句的记忆与理解;言行上的转变最基本的体现,则在于学生将所理解的词句的内涵与自己的言行结合起来,并尽量让自己的言行更好地符合课文中的那些关键词句的描述。

认真阅读《诫子书》这篇课文,可以发现它是从至亲至爱的血缘亲情出发,来客观真实地反映魏晋士人心声的。它对魏晋士人心态的反映,主要表现在志存高远方面,体现出了当时士人们“志存高远”的人生追求。用魏晋士人来指代诸葛亮那个时代的品行追求,自然是合适的。在实际教学中则需要引导学生认识那个时代的生活,认识当下自己的生活,从而寻找其中促使自己成长的意义。

比如课文一开始的那几句,几乎是字字珠玑。那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在诸葛亮那个时代,君子之行是什么样的“行”?那个时候的“行”,对现在的“行”有着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自然会用自己积累的关于“行”的经验,基于课文后面的描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去揣摩那个时代可能的“行”……揣摩比较之后就可以发现,所谓君子之行,实际上也就是德者之行。“德”从何来呢?回答自然是俭以养德。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又如何让自己有“俭”的生活情境呢?一番思考之后,学生自然就会发现今天的俭,不是说有好的东西不吃,而应当至少坚持做到两点:一是不浪费,二是关注那些比自己生活更加困难的人……这样由俭生成的博爱思想,就提升了對课文的理解,从而也就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

类似于此的教学契机,在本课的教学中还非常多。实际教学的时候抓住这些契机,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然后去引导学生思考,一定能够影响学生的言行,提高学生的素养。

三、经典文本需要教师具有古今视角

笔者之所以如此重视像《诫子书》这样的古典文本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当前的初中学生在理解这些古典文本的时候,常常有一种时代脱节感,他们认为古代所追求的一些品德在今天再无必要。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不予以高度重视的话,他们就不会对这些经典文本中所阐述的观点有基本的认同。这是非常危险的,是不利于立德树人的。

《诫子书》一文篇幅虽短,但凝聚了诸葛亮一生的智慧。这些智慧包罗万象,有隐于内的,有发乎外的。无论是内还是外,在教学的时候都要坚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引导他们的观点向教学目标回归。这意味着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古今视角,认识到经过时光沉淀的古代观点,时至今日依然有着茁壮的生命力,认识到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引导学生认同,是类似于此的古文经典教学的必然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给出的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观点。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子书志存高远诸葛亮
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志存高远,放飞梦想
诫子书
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志存高远 苍翠挺拔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中大创远产品交付仪式及技术交流会
诸葛亮喂鸡求学
砥砺前行,志存高远——访广西嘉易达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君仿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