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军,刘 澄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管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经济已经结束长期高速增长进入稳健发展的新常态。随着去落后产能和环保规制强化,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和大量传统中小型生产企业被关闭,经济下行压力和就业压力增大。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创新驱动发展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扶持创新的政策措施,新办企业的数量和速度成为衡量区域经济新活力的重要指标,技术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已成为共识。但是,技术创新这种驱动力只有通过技术扩散才能发挥作用,技术扩散对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具有显著的传导和放大作用,“一项新技术,除非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否则它不以任何物质形式影响经济”[1],“没有模仿,发明是没有用处的”[2]。广义讲,技术扩散是先进技术被更多个人、群体或组织采用的过程。狭义讲,经济活动中的技术扩散是指新技术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渠道的传播[3],是企业对新工艺或新产品的学习与持续改进过程[4]。人们关注技术扩散,在于技术扩散巨大的经济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现有企业学习并掌握新技术,以实现技术创新或积累性技术进步;二是衍生新企业。以往的研究聚焦于第一种形式,形成了以《Diffusion of Innovations》(E M Rogers、P Stoneman)以 及《技术扩散理论与实证研究》(李平)、《技术创新扩散》(武春友)、《技术扩散效应论》(殷醒民)为代表的丰富理论成果。这类研究普遍基于这样的假设:所有采用方都是已经存在的企业,不考虑大量的采用决策是企业家在设立企业之前即作出的决策行为,设立企业只是为了满足法律对经营主体的要求而已。对第二种形式即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散落于产业(企业)集群的相关研究之中,聚焦于技术扩散邻近效应衍生的企业具有地理上的集聚性,容易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早期代表性观点是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5]。这类研究的特点是衍生企业的事实被隐含在推理或数据变化的统计结果之中,成为隐喻的或默示的事实。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中总结了国内许多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发现多数集群是偶然的创新被大量模仿即技术邻近扩散而形成的[6];邝国良研究了中山古镇由香港引进技术成立第一家灯饰企业、30年间发展至5000余家而形成影响巨大的产业集群的过程,都是对技术扩散邻近效应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集群的研究[7]。而肖灵机等发现技术扩散不足是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8]。我国超过80%的专利许可发生在1000公里之内,空间距离成为影响技术散扩的重要因素[9]。同时,科技资源集中的一些大城市存在对周边地区的“极化陷阱”,新技术较少向周边地区扩散[10]。在这样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技术扩散衍生企业的内在规律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分析解决技术扩散“短板”的关键。文章利用解剖麻雀方法对郑州超硬材料集群中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从微观层面探索空间、时间、社会等多维距离对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的影响,提供一个认识技术扩散和科技企业生成之间内在规律的新视角。
关于技术扩散会衍生企业并与距离有密切关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和经济学家马歇尔。前者是第一个系统研究一项发明在社会系统中扩散规律的人,沿着发明-扩散-社会变化的路径探索发明在社会中扩散、改变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规律。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提出的S形扩散规律、“传染病”原理、进化原理、社会距离阻碍等至今仍是经典理论[2]。Ryan&Gross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用345家农户引种杂交玉米新种子的著名研究证实了S形规律[11]。T·Hagerstrand[12]、Mansfield[13]等依据传染病原理建立的数理模型证明传染病原理的正确性,进化经济学[14]证明了进化原理的正确性。新技术总是表现出由近及远逐步扩散特征,首创者会成为周围人模仿的范本,并与先期模仿者一起成为其他人模仿的范本。语言、民族、阶层、发达程度等相近的个体或组织之间更容易相互模仿。一个地区往往可以通过人际交往、贸易和战争三种方式获得远方的新技术,技术扩散呈现出逆邻近效应。逆邻近效应目前仍普遍存在,中山古镇灯饰集群的原始技术偶然从香港得来[7]。但是,除了国际间的逆邻近效应受到重视外,国内发生的逆邻近扩散没有受到重视[15]。当然,随着通讯、交通的便利化,战争已经不再是新技术的主要来源,贸易和技术许可成为国际间、区域间技术扩散的主要形式[15,16]。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一样影响着技术扩散,但社会距离的影响长期被研究者忽视。人类模仿的进化原理表现为一切发明和发现的构造成分都是以前的模仿并形成技术谱系树,每项发明都是在与旧事物进行“逻辑决斗”中经过大众模仿而摧毁旧事物(突变)。这种进化思想蕴含了经过模仿(扩散)使新技术主体数量增加(衍生新企业)和持续技术创新(积累进化)。其思想的独特性还在于“摧毁”不等于“消灭”,摧毁的是旧手段的目的,旧手段成为了新的更大的手段复合体的一部分,“一台不完美的机器经过‘灵魂转世’存活在更完美、更复杂的机器之中,这台新机器是旧机器被摧毁的全部原因或部分原因(适者生存)。每一种原始的机械比如棍棒、杠杆或轮子都在我们最时髦的工具中现身”(基因遗传)。“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一样,风俗(成熟技术)和时尚(新技术)在经济领域扮演的角色,相当于这两个共存的模仿形式在其它社会领域产生的影响,不过两者交替增减消长”。于是社会在“时尚-模仿-流行-风俗”的循环演化中自然而然地进步了,“发明成为历史的主角,成为人类进步的真正动因”。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至今的技术扩散研究很少能够超越塔尔德的理论高度。但是由于他立足于社会发展视角,不像后来的技术扩散研究那样聚焦于经济活动,因此在经济研究领域影响不大,他的理论虽然隐含衍生新企业的思想但缺乏明确的理论描述。马歇尔更多地从经济活动视角关注技术扩散问题,与《模仿律》同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5]中蕴含了丰富的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空间距离影响技术扩散的思想。经济外部性使行业的秘密似乎自然地散发在空气中而成为了公共知识,同质性企业和辅助性企业很快就在附近陆续产生,从而出现地理上的企业集聚现象。波特(2002)对这种现象进一步研究而演化成目前仍是研究热点的产业集群理论[17]。空间距离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交通和通讯不便上,新技术总是在交通便利的区域落地生根并邻近扩散,经过若干时间才会扩散到其它地区。像塔尔德发现的那样,逆邻近效应明显且重要,往往是新技术源泉,“统治者常常有意请来远方的技术工人,并让他们住在一起”,于是,外来者带来并教会当地居民编织、制作玻璃、制造纸张等技术。而先进国家的商人、工程技术人员到其他国家创办工厂,导致新技术扩散到遥远的国度并在那里衍生出新企业,衍生的企业又成为当地的技术扩散源。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8]同样包含丰富的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的思想并且论述更加清晰明确,但却忽略了距离因素对创新扩散的影响。首创企业家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会引来模仿,而“这个新组合不像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那样,可以从先前生产所得的收益中获得资金”,因此模仿通常“需要企业家借助信用建立起自己的企业以实施创新”,于是新的企业出现了。首创企业家与早期模仿者又共同成为更多人的模仿榜样,“魔法被识破了,在利润的刺激下,新的企业不断涌现”,“成群的企业家在同一时期出现”形成经济发展的潮涌现象。波特深入剖析了世界领先的德国印刷机产业的发展史,发现企业间具有技术同源性,用图表揭示了技术扩散及衍生企业的路径(见图1)。现代印刷机由德国人古腾堡在英国发明制造并成立了K&B公司,技术没有在英国邻近扩散反而逆邻近扩散到了德国欧伯瑟镇,继而在该地区邻近扩散衍生出数家印刷机制造企业和造纸、油墨、制版等上下游企业。证明技术扩散会在相对短的时间距离内衍生地理上集聚的新企业,逆邻近效应常常会成为一个地区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该研究的另一个成果是发现知识型员工流动是衍生新企业的重要形式,新企业由那些掌握了制造技术的员工离职创办并成为原企业的竞争者,促进了持续创新和产业集聚。由发明引起技术创新、因技术邻近扩散而衍生大量地理上集中的新企业、从而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成为解释区域高科技产业形成的重要理论。李平(1997)[4]、殷醒民(2006)[19]、汤建影(2009)[20]的研究都支持这一结论。
图1 德国印刷机产业初始技术扩散及衍生新企业关系图
衍生新企业的多数研究集中于产业集群研究中,扩散距离被视为“0”即只关注邻近效应而不关注逆邻近扩散。王缉慈(2001)[6]提出“新企业的衍生影响产业集聚”,李平[4]发现人力资本流动引起的技术溢出会产生新企业,“MNC子公司项下的许多承包商企业往往为过去的员工所设立”,符正平(2004)[21]发现“社会网络和地缘因素使示范者—模仿者机制发生作用,依靠创业企业家扮演示范者角色”,殷醒民(2006)[19]证明国际技术扩散在长三角地区衍生了大量企业,汤建影(2009)[20]发现一些流动员工利用掌握的核心技术创办新企业,成为原企业竞争者,李华晶(2015)[22]发现知识溢出对创业机会和新企业生成具有重要的推动力量。但是这些模型化、统计化的研究,使经济实践中鲜活的技术扩散衍生企业过程、真实的空间扩散距离等容易被遮蔽了,统计结果被看作是技术扩散的自然结果[13,19]。而现实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例如朱华辰发现中山古镇灯饰企业集群中有1200多家企业是从温州东方灯具市场较集中地迁移过去的[23],说明区域集聚的企业并非都是技术扩散衍生的产物。李国武(2009)[24]从微观视角描述了技术扩散的邻近效应和逆邻近效应如何衍生新企业的真实过程。河北清河一家企业偶然从内蒙古学到羊绒梳理技术,该项技术在当地快速扩散,衍生出过千家新企业从而形成国内著名的产业集群。
距离因素被当作研究变量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技术扩散领域。由于衍生新企业被普遍看作是技术扩散效应的必然体现,故衍生企业与距离的关系可以用技术扩散与距离的关系近似替代。一般地,技术扩散与地理距离呈现负的相关性,Keller(2002)[25]发现欧洲七个国家的技术扩散存在距离增加1200公里衰减50%的现象,技术扩散强度与地理距离相关。程水红(2018)[26]和罗晓梅(2019)[27]等发现国内的技术扩散强度同样与地理距离正相关。但是,周密[10]在研究中发现了技术扩散与距离负相关的实例,用“极化陷阱”解释了此类现象的成因。王悦(2019)[28]从空间异质性解释扩散结果空间分布的差异。Inkpen(2005)[29]发现相同的扩散距离不必然表现出相同的扩散强度,原因是采用者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比较接近Tarde提出的社会距离的内涵但二者仍有较大的不同,齐美尔(1964)[30]、帕克(1950)[31]将社会距离定义为个人与一般社会关系的可测量的亲密程度,更倾向于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认知,在社会学、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32,33],塔尔德、向希尧和蔡虹(2008)[34]用它来解释技术扩散现象。
综合上述文献,距离对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有着重要而复杂的影响。截止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空间距离影响中的邻近效应,对远距离扩散即逆邻近效应,除偶然因素说和人口迁移说之外缺乏相应的解释。但是,逆邻近效应常常成为一个区域的原始扩散源,对发展区域经济、改变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与理论梳理,探索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的多维距离分布规律,其结论对地方政府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案例支持。
为了准确认识技术扩散衍生企业的过程机理,作者对郑州金刚石产业进行了现场抽样调查。郑州汇聚了大量超硬材料企业,制造技术主要来自郑州磨料、磨具与磨削研究所(简称三磨所)的技术扩散和新设立企业的次第技术扩散[35]。
调查方法:现场访谈、实地调查。
调查对象:选择企业原则是完全竞争的技术性产业,产业中企业数量足够多,兼顾大中小微规模,随机选取具体的调研企业;选择访谈对象原则:企业创始成员;选择非企业组织原则是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
访谈内容:围绕企业设立时间、创业者工作背景、初始技术来源与距离、取得技术方式与渠道、技术实施方式等与技术扩散关联度较高的方面,制订纲目清晰的访谈大纲。同时约请受访人尽量提供佐证性文字资料。
信息处理原则:一是尽量使用图/表反映事实;二是必须交叉确认待采用的信息,避免信息失真;三是聚焦与技术源的关系;四是只关注原始信息,其后发展状况不予考虑;五是信息完整且可确认的非受访企业,可以纳入分析范围。
实地调查于2017年6月进行了7天,实际访谈非企业单位有市发改委、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全国超硬材料行业协会,访谈企业8家,纳入分析范围的有19家。
整理后企业间技术扩散关系见图2和表1所示。
图2 中,方形表示既有企业,圆形表示新企业,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企业位于郑州市和其他市,图形大小示意企业规模,粗和细箭头分别表示扩散通过市场渠道和非市场渠道发生以及扩散方向。
图2 技术扩散关系图
表1 技术扩散综合信息表
本次实地调查结果汇总于图2和 表1之中。从图2可以清楚看出三磨所是初始技术扩散源,有11家企业的产品技术来自三磨所的技术扩散,6家企业的产品技术来自三磨所技术的二级和多级扩散,这些企业的初始技术具有高度同源性,是同一技术源次第扩散的结果,1家企业的产品技术来自另外一个国有科研机构。从扩散渠道看,市场渠道的技术扩散有4家,其中1家系技术入股成立合资企业,3家属于合作研发。非市场渠道的技术扩散占14家,说明多数技术扩散是通过非市场渠道实现的,这一结论与周应龙(2011)[36]、林兰等(2007)[37]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8家采用企业中新设立企业14家,占采用企业比例77.8%,其中12家由知识型员工流动设立,占采用企业总数的66.7%,占新设立企业的85.7%,说明知识型员工流动是衍生新企业的重要形式。1家企业由老专家联合同乡无偿支援家乡而设立,乡情是逆技术扩散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结果与熊彼特在创新理论中的如下论述完全一致:因为创新被大面积模仿使众多企业家在同一时期内产生,新产生的企业家往往通过创办新企业实现模仿创新的目的。王缉慈、汤建影对大量产业集群的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文章的目的是研究这些衍生出来的新企业在多维距离上的分布特征,以下从空间、时间、社会三个距离维度进行分析。
(1)衍生企业在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上的分布规律
空间扩散理论认为,空间距离是影响技术空间扩散强度的主要因素,一项发明总是像波浪一样先近后远地扩散[10,37]。Hagerstrand首先关注技术扩散的空间分布问题,引入空间距离变量解释一项创新的扩散过程,建立起空间技术扩散的理论框架,用波浪式、等级式描述扩散过程[10,12],个别跨越性远距离扩散是因为采用方所在地与扩散源区域有相近的技术势能[37]。实地调研不完全支持这种结论。表1中的14家新企业有10家与扩散源在同一城市,空间扩散距离为“0”,占采用企业的71.4%,扩散的初始“痕迹”是近密远疏而衰减,符合空间扩散理论的波浪扩散模式和明显的邻近效应。但从扩散发生的时序看,远程扩散即逆邻近效应虽然数量少,但是发生的时点早于大多数的邻近扩散,表明扩散的真实过程不完全是先近后远,甚至有新技术直接发生逆邻近扩散到其它地区的现象[17],更说明真实扩散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虽然这种不一致性不改变饱和扩散时的分布结果。刘书翰(2010)[38]认为这种邻近效应是马歇尔意义上的根植性[5],经过多级次扩散容易在某区域形成产业集群。
中近距离和远距离发生的技术扩散具有扩散方向的不确定性和空间距离上的离散性,技术扩散发生的方位和距离是随机的。在采用方式上,邻近扩散以设立新企业模仿扩散源技术为主,中近距离则以存续企业对原技术二次开发形成颠覆性创新为主。调查中2#和7#全是中近距离的存续企业,注重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原因在于距离因素影响,无法有效利用企业集群的信息交流便利、群内交易费用低、辅助配套齐全、商誉影响力强等优势,在与产品同质性强的同类企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更需要通过创新构建竞争优势。远距离扩散衍生新企业的创业者往往是同类企业中掌握技术和市场的骨干员工,掌握技术与工艺,熟悉供应链,在新企业设立地区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几乎消除了不确定性,因此比扩散源所在地的企业拥有明显的成本、服务和交流优势,并因拥有这些竞争优势而缺少创新紧迫感,采用方式多以模仿为主。调查中6#和8#企业即是逆邻近效应衍生出来的,由18#企业的骨干员工离职到深圳设立。一般研究者总是更多地注意到邻近效应,关注某项新技术在某一区域如何衍生企业而形成集群,其逻辑起点是“种子”即扩散源是既有的,只需研究“种子”随着时间变化而形成集群的结果,往往忽视对“种子”来源规律的研究。
逆邻近效应一旦发生,远距离的采用方无论是衍生的新企业还是存续企业,往往会成为所在地区的“种子”即技术扩散源,发生新的邻近扩散而衍生出新企业,甚至形成新的企业集群,同时会出现少量的远距离扩散即新的逆邻近效应。深圳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羊元村“金刚石第一村”[35]的形成即属此例,技术扩散过程与原始扩散源的扩散过程极为相似。逆邻近效应发生地往往是相应技术的市场集中地。逆邻近效应不必然衍生众多企业而形成企业集群,调研中发现有的逆邻近效应并没有在采用地广泛扩散,但是,逆邻近效应的种子效应在经济实践中还是足够重视的。波特(2002)[17]、邝国良(2007)[7]、李国武(2009)[24]等的研究都表明种子效应在形成区域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表现出明显的时间距离的邻近性。表1中衍生14家新企业的时间距离为25年,但12家企业集中在11年的时间距离内,说明技术扩散衍生企业具有明显的时间邻近性特征。技术特质、应用行业的不同,相应的技术扩散会表现出不同的速度和强度,衍生新企业的数量和时间距离会存在差异[6,7,19],但都体现出时间距离上的邻近效应。这种规律符合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同样会发生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计划经济制度下科研机构产生的科技成果,由国家计划指定采用单位,很多情况下会新成立企业专门承担新技术的产业化工作,衍生出技术特色鲜明的新企业。郑州三磨所的金刚石生产技术和工艺无偿援建多达二十余家新企业[35]。但是计划经济制度下技术扩散的空间分布并不体现出邻近效应,更不会出现企业集聚,新企业的区位都是根据国家产业布局确定的。但是,技术扩散在不同经济制度下所衍生的新企业都具有时间距离上的邻近效应特征。
(2)衍生企业在社会距离上的分布规律
技术扩散在中近距离和远距离上衍生的新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方向任意性和距离随机性,传统的空间扩散理论对这种现象无法给出合理解释。比如江西“金刚石第一村”现象,那里不是市场集中地,初始生产技术由老专家基于乡情无偿提供,逐步发展成国内重要的金刚石制品生产地。传统空间扩散理论的波浪扩散、等级扩散等失去了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力,原因在于社会关系因素有时会在技术扩散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传统的空间扩散理论忽略了社会关系的影响。文章引入社会距离概念来弥补传统空间扩散理论的不足。衍生新企业是技术扩散效应的自然结果,它的过程会受到社会距离的影响。社会距离源自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是由社会中的点通过一个或多个关系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具有社会相关性的网络,由节点和边组成,点可以是社会中的个人和组织,边是两个点之间的关系,距离则指网络中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社会网络中内生有基于工作、亲情、乡情、兴趣等特殊关系的子网络。每个人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与网络中的其他点发生各种联系。企业作为社会组织运行于与政府、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股东、员工等组成的社会网络之中,网络内同时运行着技术、销售等子网络。个人和企业通常同时活动于双重或多重的动态网络之中。
社会距离源于社会学,指社会网络中点与点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32]。它既不同于空间和时间距离,也不同于社会网络距离,是社会网络组成节点之间彼此交往意愿强度和关系紧密程度的表征。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之间具有很强的正向相关性,同一或邻近区域的点之间由于交通便利、习俗相似、工作相近等原因,交往频度高且意愿强烈。但是,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之间的正向相关性普遍存在少数例外情境,社会中一些空间距离遥远的点之间的关系会非常紧密,社会距离可以突破空间距离的阻隔变得非常短,例如个人与故乡、母校、战友、亲朋之间的社会距离非常短,几乎不受空间距离的制约。
社会距离可以很好地解释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的邻近效应和逆邻近效应以及衍生的多数企业具有地理集聚性。由于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具有正向相关性,并且社会距离对创业者进行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大多数技术型创业者必然会选择社会距离最短的区位设立新企业,这种选择的结果自然呈现出邻近效应和企业集聚效应。由于“将地理距离很远的人们联系起来的社会路径短得难以置信”,个别创业者会选择回故乡创业或在自己熟悉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创业,导致技术扩散发生逆邻近效应。发生逆邻近效应的地方虽然与技术扩散源的空间距离可能很遥远,但扩散源与采用方之间的社会距离非常短。随着交通和通讯的迅速发展,空间距离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弱化,经济活动中逆邻近效应现象会有所增加。
社会距离可以有效解释逆邻近效应中技术扩散衍生企业行为的方向任意性和距离随机性。以文章调研信息为例,核心扩散源18#企业郑州三磨所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员工来自全国各地,客户较集中的地区分布广泛,个别员工离职时回乡或到熟悉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创业,虽然跨越较远的空间距离,但是扩散方与采用方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很短的。由于员工社会关系、用户分布等具有地理离散性,且创业者、创业时机和区位选择具有随机性,故技术扩散逆邻近效应衍生的新企业体现为方向任意性和距离随机性。有时采用方与扩散源之间初始并没有很短的社会距离甚至是竞争关系,而是通过与双方社会距离都非常短的第三方的中介作用无限拉近了二者的社会距离。调研中19#企业设立在江西鄱阳下面的羊元村,从技术扩散视角看即属于方向任意性和距离随机性的逆邻近扩散,技术扩散源和采用方距离遥远且无直接的社会关系。但工作于扩散源企业的中国金刚石技术发明人是从该村走出去的著名科学家,该科学家使空间距离遥远的扩散源与采用方之间的社会距离近于零。经济实践中这样的例子很多,现代印刷技术诞生于英国却兴起于德国是因为发明人古腾堡把技术带回到自己的故乡,山西新绛金刚石制品企业群由上海金刚石工具厂退休技师回乡传授工艺衍生而来。这类现象有些符合经济逻辑,有些不符合经济逻辑,用经济逻辑和空间扩散理论无法解释的此类现象。但是这类现象都符合社会逻辑,用社会距离理论可以得到有效解释:采用方与扩散源之间都具有很短的社会距离。
从多维距离视角对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现象进行的理论梳理和实地调查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同时具有空间上的邻近效应和逆邻近效应。邻近效应体现在衍生的多数新企业会集聚于扩散源周围,彼此空间距离接近,易于形成空间集聚性显著的新产业集群[6,21]。这始终是经济地理学和农业科技推广研究的热点方向。中近距离的技术扩散衍生的新企业在技术采用方式上更倾向于颠覆性技术创新。逆邻近效应体现在衍生的新企业容易成为新区域的“种子”扩散源,往往会在新区域衍生出产业集群。但是,逆邻近效应衍生新企业具有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空间上的方向任意性和距离随机性。过去的研究常常忽略逆邻近效应的后续扩散,割裂初始扩散源的邻近效应与新区域“种子”持续扩散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认为技术饱和扩散衍生的企业在空间分布上是典型的强衰减曲线。综合考虑邻近效应、逆邻近效应并放宽时间距离至饱和扩散,终极结果往往呈现出初始扩散源周围集聚区为核心、逆邻近效应在远距离产生的多个规模不等的其它集聚区为行星的类似“星系状”分布。
技术扩散衍生新企业体现为集群内企业诞生的时间邻近性和不同集群诞生的时间离散性。由于邻近效应的作用,不管是初始扩散源周围衍生的企业群还是逆邻近效应在远距离的其它区域衍生的企业群,各群内企业表现出明显的时间距离的邻近性,即在某段时间内新企业会在某区域内集中出现,在时间轴线上呈现出钟型分布。但是,逆邻近效应衍生企业不但具有空间上的方向任意性和距离随机性,而且具有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即技术扩散逆邻近效应在不同区域衍生企业或企业群的时间是不同的、不确定的,因此,就一项技术的生命周期而言,技术扩散衍生的全部企业在时间轴线上体现为一条由多个钟型曲线相连接的高低不同、有叠加或/和间隔的曲线,类似于绵延相连的山丘的轮廓。
社会距离对技术扩散衍生企业的地理分布有决定性影响。用经济逻辑和传统空间扩散理论无法解释逆邻近效应衍生企业现象,原因在于重视空间距离的影响而忽略了社会、文化、人口分布、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距离理论可以统一合理地解释技术扩散衍生企业的邻近效应、逆邻近效应和远距离扩散衍生企业在空间分布上的方向任意性和距离随机性。掌握know-how的知识型员工流动是技术扩散衍生企业的主要形式。由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区域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呈正向相关性,社会距离对创业者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技术扩散衍生的新企业具有空间邻近性从而出现地理集聚性便是自然现象。但是,社会距离有时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创业者在故乡、负责的市场区域等地方创业,可能空间距离遥远而社会距离却极短,由此发生的逆邻近效应具有不确定的时点和区位。
通过技术扩散衍生企业而形成区域产业集聚是许多地方发展区域经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研究的结论,除建议理论界重视对逆邻近效应和社会距离的研究之外,建议地方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首先要着力建设适宜新企业生成的创新生态环境,挖掘培育区域内技术创新源,充分利用技术扩散衍生企业的邻近效应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其次要重视技术扩散衍生企业的逆邻近效应,眼睛向外,到科技资源密集区发现并引进科研机构和技术扩散的“种子”企业,促进本区域科技成果产出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和积累性。再者要充分利用社会距离逻辑,在吸引区域外科技资源时,除了优惠政策和硬件环境建设外,更要强化营商文化、创新文化建设和乡情、亲情等社会关系网络建设,缩短与区域外先进企业中潜在创业者的社会距离,最大限度地吸引区域内外之才,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在实处,产生实效,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式真正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