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浩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5)
201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通过几年的建设,基本完善了农村的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属于农村公共服务范畴,公共体育服务的好坏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政府为农民谋的福利,也保障了农民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权利,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苏北地区5个市的70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选取的行政村呈东南西北分布。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表1 70个行政村体育场地面积情况
从表1可知,被调查的70个行政村的体育场地总面积为13510m2,平均每个村体育场地面积为193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0.26m2。由此可见,苏北地区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远远低于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m2)[1]。
表2 苏北地区农村不同人群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苏北地区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是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别是28.4%和59.0%,而成年人只占12.6%。这说明在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由农村走向城市,基本都在城市工作,而留在农村主要是青少年儿童和老人。
通过访谈得知,在苏北地区农村开展相关体育活动的方式主要靠宣传和发动。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的70个行政村,只有11个行政村举办体育活动或体育竞赛,只占15.7%,这说明苏北地区农村有能力组织体育活动和开展体育竞赛的行政村占少数。调查还了解到,广场舞是苏北地区农村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广场舞对场地要求不高,村民在村广场或者自家院子就可以进行,而且广场舞对舞蹈的专业性要求不高,不易受伤,娱乐性高。所以,广场舞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更容易让农村居民接受。
通过与村干部访谈得知,村里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大多由村里自筹经费,很少有企业或个人资助。由于农村村办企业较少,农村居民本来收入就不高,所以,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费一直个难题。由于体育场地设施投入资金较大,各村部财政能力有限,在优先保障基本农业设施投入的情况下,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偏少。另外,体育场地设施的投资回报很少或者没有回报,导致很多民营资本不愿投资。由此可见,资金问题是影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问题,在目前情况下,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的村庄,村里的大多数资金用于修路、修水渠等公共设施,根本顾不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有的行政村有学校、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有体育场地,但平时开放的程度不够,农村居民无法进去锻炼。
表3 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通过了解得知,农村居民很希望建设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体育设施陈旧、老化是影响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原因;排名第二的是体育场地破旧、不平整,导致农村居民没有欲望进行体育锻炼;排名第三的是场地设施没有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有些行政村有篮球场和运动场,但一到秋收季节,这些场地就变成了农村居民的晒谷场,有些体育设施被用来晒被子、晒衣服;排名第四的是体育设施没有标明健身的方法,有些农村居民想锻炼但不会使用,一旦使用不当可能造成损伤,所以农村居民希望体育器材上能有健身图解,或者有专门的人来教授健身的方法;排名第五的是体育场地设施种类太少,基本都是单一的器械,羽毛球场、足球场少。
经调查总结,苏北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创建要点,包括制定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政策和相关法规、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维护工作、农村公共体育建设资金投入和保障措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教育和培训以及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监测与指导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相互支持又相互融合,构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个整体。
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增加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财政投入,确保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2]。同时,强化和落实当地政府的相关职责,明确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主体,从而建立起国家—市县—农村—村民的供给路径。遵循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在城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选址上多向农村地区倾斜,统筹规划城镇和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共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让更多的农村居民有地方参与体育锻炼。大多数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体育锻炼和健身了解不多,所以要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国家要加大对农村体育公共资源的投入,以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的需求。
对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地方政府是主要供应者,农村居民是体育场地设施的主要需求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苏北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建设,收集和整理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意见,及时公布和反馈公共体育建设和维护情况,让农村居民第一时间了解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信息、相关政策和相关法规,构建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协同帮助的农村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模式[3],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工作。
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是主要力量。在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引进更多体育项目,让民间资本也可参与其中,让企业参与经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监督工作[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对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民间资本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所提供的体育场地设施和服务进行定期检查。在尊重和了解大多数农村居民需求的前提下,适当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去,参与相关服务产品的决策制定,并监督决策的执行过程,形成政府部门与农村居民有互动的管理运营模式,从而保障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有效供给。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向公民提供服务。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时,让农村居民参与其中,真正体会体育带来的益处,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综上所述,在苏北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中,必须要完善资源的配置,完善农民的表达机制,做好跟踪,做好调查,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公共体育服务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