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韬 吴雷 胡庆梅 徐国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下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贸易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苏州正在积极应对对外贸易带来的种种挑战,专注于创新发展的新模式,着力于实现运用“互联网+”促进外贸发展的战略,为外贸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同时,随着苏州大量电子商务企业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互联网+外贸”也得以迅速发展。消费增长和促进开放经济发展已成为苏州经济增长的新领域。
关键词:对外贸易;“互联网+外贸”;开放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724.6;F752.8
文献标志码:A
1 苏州“互联网+外贸”行业现状分析
1.1 苏州的“互联网+外贸”发展不成熟
苏州正经历一个关键的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正进行经济模式和现代化的转变。结合当前形势,本论述通过对苏州地区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有助于各类型电子商务企业的转型升级、外贸形式和结构的调整。苏州的目标是鼓励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外国市场,促进传统外贸的发展;加快外贸企业的成长速度,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网络销售平台进行发展;加强与外贸服务平台的对接,助力企业产品销售,推动外贸产业的创新型发展。当前,苏州地区在大力发展外贸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还着力于引进国内著名的跨境电商企业,包括网易考拉、敦煌网和一达通等,希望通过这些知名企业带动本地产业发展。近几年苏州一达通自驻扎张家港后,为江苏省6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仅苏州地区就有3000多家。
1.2 苏州外贸经济基础雄厚,有利于发展“互联网+外贸”
苏州是我国电子商务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全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带头示范的作用。自2016年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当地企业呈现出开放性强、互联网营销平台大、外贸企业数量多、物流配送体系全、市场专业能力强、合作平台多等优势。苏州市综合电子商务实验区综合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综合在线服务平台:2018年至2019年1月出口总额超过157亿元,超过29万件在线进口货物,价值968万美元,B2C出口总额超过1991万美元,直接进口B2C超过126万美元。优质的资源和环境为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条件。
1.3 管理制度不全面,企业法规不完善
结合当前我国外贸企业类型可以看出,在我国做对外贸易出口的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其发展方式与规模差异较大。但是多数外贸企业在制定企业组织框架和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公司领导者和管理人员更侧重于经验管理,对国内管理制度和公司法缺乏科学知识。公司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企业运营过程中承受的风险较大,职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差别较大,企业缺乏对职员的培训和引导。
1.4 新型商业模式的优势日益凸显
“互联网+外贸”商业模式已成为外国直接投资转变和现代化的新模式。由传统的“国外电商一国际物流服务体系一国内电商一国内物流服务体系一国内消费者”模式向“国外电商一国际物流服务体系一国内消费者”模式转变,外贸企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相比较于传统的模式,大大缩短了中间环节的时间,减少了中间环节人力与物流的成本,使交易更加灵活、方便、高效,见表1所列。
2 苏州外贸企业“互联网+”的问题
2.1 “互联网+”销售模式理念不成熟
利用互联网进行外贸交易,需要根据变化的互联网及时地对企业贸易形式、结构进行调整,创新销售思维,融合互联网当前的关注点进行交易。相比较于国外企业的发展状况,苏州的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该方面做的不够好。大多以过往经验为指导,不能及时将电子商务与新兴事物相结合,对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了解不深,由于对“互联网+外贸”系统理解过于片面,对这一构想有一些局限性。
2.2 缺乏具备互联网销售能力和外贸业务能力的人才
“互联网+外贸”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模式,将直接影响我国对于外贸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当前我国针对互联网精准营销方面的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针对该类型的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当前,苏州许多中小型企业缺乏精准营销方面的技术人才,使企业在“互联网+外贸”方面发展较为盲目,导致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2.3 受到外部环境及政策的严重影响
全球贸易一体化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变得更加明显,同时,世界各国为确保自身利益,也相继出台和实施新的对外贸易保护政策。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不断深入发展,只有充分融入全球贸易环境,我国外贸企业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稍有不慎,我国外贸企业就会承受巨大的风险及其损失;世界各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始终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正如今年的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所树立的贸易壁垒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贸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两国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2.4“互聯网+”带来的新型贸易风险
“互联网+外贸”依托世界各国建立的网络交易平台完成全球网络销售体系的建立,并以此为媒介进行交易。伴随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家通过制定“通关一体化”和“关检合一”等政策辅助市场发展,简化了外贸企业报关报税的流程,促进了网络贸易的发展,体现出网络交易平台的优势,这不仅使交易更加简化,缩短了交易时间,同时也节约了在贸易过程中产生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成本,实现快速付汇、收汇。伴随着“互联网+贸易”各项优势的凸显,在网络贸易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风险。
3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外贸企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 外贸企业“互联网+”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为终端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通过对供应链系统进行不断地升级,使其有较高的灵活性,及时对市场做出反应,根据市场变化调节供应链系统,形成闭环。
随着消费者对于网络销售品牌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更多的客户开始注重商品的预期和评价。因此在网络销售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其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对于客户选择产品具有较大的影响。鉴于该类情况的发生,网络交易平台为许多品牌宣传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推动外贸商品的宣传和销售工作。
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互联网企业飞速发展,“互联网+外贸”模式通过对国内外同类的互联网企业的参考与改进,吸收国际外贸企业的经营理念。以采用B2C模式的亚马逊网站为例,在与跨国网络电商交流的过程中,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优势,把握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便利,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简化决策分析过程,发挥企业决策优势,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销售方式。
3.2 吸收、培养专业化人才
伴随着“互联网+贸易”越来越多的渗透到苏州各外贸企业的发展中,企业为适应市场不得不学习有关网络贸易的相关知识、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专业人才的注入能够进一步推动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转变。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吸引拥有电商运营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另外也可以通过与高校或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或送外进修,鼓励员工进行电子商务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也可以联合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将员工培养成为“互联网+”专业人员、高素质的外贸从业者。同时,苏州政府结合当地“互联网+贸易”的发展趋势,调整政策,鼓励高校和各培训机构重视对新型电子商务外贸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工作;借助政府通道,邀请国外知名电子商务运营专家学者来苏州进行访谈交流,为苏州电子商务企业做出相应的指导。
苏州市大力支持在苏州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向专业人员提供日常培训,支持大学、专业协会和大型企业进行各种“互联网+贸易”方面的培训,并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电子商务高峰论坛、长三角电子商务高峰论坛等都是苏州政府为促进当地电子商务发展而举办的交流论坛。与此同时,政府为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在苏州地区的影响,也会鼓励社会举办各类型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比赛,创建为此类人才交流学习的平台。
3.3 扩大贸易和市场多样化
随着中美洲贸易战争在2019年上半年的演变,进出口总值急剧下降,各国开始制造贸易壁垒,对本国的企业进行相应的保护,这严重影响了我国贸易市场的发展。在该情况下,苏州应尽量减少对单一类型产品出口的依赖,结合当地的地域优势,结交新的贸易伙伴,扩大销售范围,这将是企业进一步方发展的突破口。就近几年电子商务贸易数据显示,苏州虽然进出口贸易总值有所下降,但是贸易范围却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得以扩张。
自2018年年初至2018年7月,苏州市向欧盟外贸出口额达到1538.9亿,年增长率为8.4%,占城市出口总额的20.5%。2019年上半年,43.2%的外贸产品出口到亚洲国家,总额达338.9亿元,较2018年增长4.3%。向东盟、日本等市场的外贸销售额均有10%左右的增长,去年苏州向韩国贸易出口共计455.7亿元,同比增长35%。与此同时,苏州也致力于开发拉丁美洲、大洋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外贸成交额呈上升趋势发展。
总之,苏州必须抓紧这一机会,特别是在国家制定道路战略方面,要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实施的步伐,依靠苏州当前在服装、家居、家电、户外运动产品等产业较为发达的优势,踊跃地参与到“丝路电商”的建设中,抢占市场先机,开拓更多的市场;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顺应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世界融合的趋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更多的国际贸易伙伴。
3.4 防止“互联网+”商业网络风险的新举措
(1)防范网络风险。面对络绎不绝的网络风险,网络安全意识的建立应该是中小外贸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加强对网络安全人员的培训,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识,预防网络风险。例如在确保网络安全的状态下进行相关网络的链接,采取安装配置防火墙、注意备份和保存重要资料、加密处理文档等措施。
(2)防范单证风险。集装箱单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单中,尤其是伪造提单、预先提单、签字提单的情况。单据的真伪性可以通过公司与相关行业协会、船公司、海关等部门的合作沟通来鉴别。另外可以依据单证特点使用适宜的结算途径确保收付汇的安全性与及时性。
(3)认真核实合作企业。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仔细挑选安全、合适、靠谱的电商平台完成交易是现在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重要课题。此外还需要认真的比对与核实境外客户的个人信息,例如使用CA公匙进行客户验证的CA证书验证,要求客户缴纳保证金也是被允许的。另外,可以借助预警平台。如果外商和卖家签约,那么通过预警平台就能够自行查阅对此客户的评价,也能够利用在线客服促使预警平台的相关工作人员完成核实,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客户的信息。面对大宗交易,签单时应当特别谨慎,可以通过分析海关数据来了解企业有没有不良交易前科,确保交易的安全。
4 结束语
外贸企业是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外贸企业必须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刻认识到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国家外贸发展利好政策,树立长远发展目标,警惕外贸风险。苏州外贸企业应该采取强化外贸整体环境及政策的分析把控能力、努力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外贸专业人才等措施来全面提升自身在跨境贸易中的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互联网+外贸”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业态及商业模式逐步变成今后外贸发展的重要方向,引领着企业的创新与发展。稳抓时代发展契机,实现市场多元化,扩大贸易范围是苏州市外贸企业的重要工作;通过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运用,实现产品的差异化营销策略;吸收与自主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改革物流模式,在高效化物流运输体系方面不断创新,争取更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持续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实,外国资本企业在“互联网+”上大幅度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并已应用于贸易过程的所有方面,加速工业的运行,转变外国投资并使之现代化。但更重要的是,采取一种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引进互联网的概念,吸引最优秀的互联网专家并促进多元化,通过强劲的市场竞争,增强企业在创新能力基础上的竞争力,将为互联网时代的外贸企業带来强劲增长。
参考文献:
[1]赵晓丽.“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障碍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8):203.
[2]蒋云帆.我国外贸企业“互联网+”模式探讨[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6):88-91.
[3]李诚.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8):117-118.
[4]李彦荣,“互联网+”时代下中小外贸企业贸易风险防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7(2):42-45.
[5]柴丽芳.“互联网+”时代我国外贸企业转型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9(5):22-23.
[6]沈静芳.基于“互联网+外贸”角度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思考[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9,22(3):53-57.
作者简介:罗文韬(1999-),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大学专科,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通讯作者:吴雷(1976-),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的研究与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