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玲妹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学生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简单、快捷、高速的学习方式,因此,一种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小实验”改变了教师的常规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生常规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可为的、有趣的、甚至简单的研究当中享受教育的乐趣和成长;并在享受“小实验”的教学当中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达到自我完善,不断成长的效果。
关键词:小实验、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作为基础课程的物理教学也不断深入改革,如何充分調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掌握新知识,是我们物理教学当前的难题之一。那么教师如何通过教学理念的渗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呢?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率先提出“微课程”的概念并开展研究实践。国内最早介绍微课程概念的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他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新型教学资源。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发挥微课中的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小实验突显教学的主体
课堂上,老师注重的大多是知识的严谨性、准确性、精练性,而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我们就必须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激发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科学探究,在分析和处理问题中,始终从整体考虑,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有亲身体验实验,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自己解决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局限性的能力。
如我在讲授(《电阻的测量》九年级)时,我没有按照教学的编排,局限于课本,而是把同学们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进行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值,一部分进行测量灯泡的电阻值,按小组同时进行实验。这样可以节省实验的时间,给学生足够的体验及思维的空间。同时,鼓励实验能力强的同学去帮助和指导实验能力较弱的同学。在学生操作实验的改程中,老师只是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同时拍下实验能力强的实验组和被帮助的实验组的视频和大部分学生出错的碎片,制成“微课”,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欣赏,学生从微课中的小实验自觉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在互助中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困生感受到收获知识的喜悦,能力强的同学充满了帮助同学的愉悦。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整个课堂充满了温情。
二、小实验发掘物理蕴含的规律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认为:“教学的第一阶段应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对事物的印象,从而产生一种表达(通过语音、表情等)”。进行教学时,不难发现,学生关心的往往是那些表面的、肤浅的、在感官上刺激他们的事物,而忽略了现象下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学生讨论的只是实验时的“火光”,不可能如老师一样把事物观察得即透彻又全面,思考问题也是如此。而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实验教学正是如此,不仅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都尽量的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在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的习惯,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现象,并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看”与“思”的能力。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我针对学生分组实验时的观察和表述提问:同学们,你观察到什么了?同学们回答:水沸腾了、水正在沸腾等,仅此而已。液体内部如气泡的特点?气泡如何运动?气泡的体积如何变化?气泡上升到液面如何变化?水沸腾前后液面有何变化?沸腾时汽化在那些部分发生?沸腾时水温变化情况?水的沸点是100 0C吗?撤掉酒精灯后,水是否还能沸腾,为什么,等?学生都不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发现,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小实验让学生通过 小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由表及里认识实验,了解沸腾的整个过程,深刻理解实验的真正含意。例如在做气体对外做功时,很多同学只观察到了瓶塞跳起来了,却没有注意到瓶子里面的“白雾”,更不会问“白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白雾”,有什么物态变化。每当这时,我也会利用小实验提醒学生观察瓶塞跳起来的同时注意瓶子里的变化。通过培养学生以事物发展为发散点,注意物理中蕴含的规律,推测出造成后果的各种原因。学生相关能力得到发展,看问题的角度有所转变,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和思维习惯。
三、小实验提高手工制作魅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指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因此,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制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的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关键既认识物理是一门有趣的、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只有对新的知识感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去思考、乐于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超光,物理教学论与物理教学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剑兰等,教育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剑兰等,心理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4]中学物理教与学 2013年第9期,北京报刊发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