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哲
物理是一门以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应该多了解一些唯物辩证法,学习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归纳物理变化规律。这样,才能使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变得更深刻、更透彻,应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教育界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由应试教育、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动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即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德育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构建扎实的基础。
谈到素质教育,我们首先要清楚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现如今的教育我们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在物理学科中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传统教学总是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创新的过程,所以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从教师那里得到的,而并非是在自己的思考之下所得出的。尤其是在高中的教学之中,学生们面临高考的压力,而教师在教学之中同样存在压力,总是要赶教学的进度,所以总是过于急着结束课程,注重把知识原原本本的传授给学生,以便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之中得到分数,这样学生便很难在学习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样无法具备创造力。基础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一个教师,只是向学生传授真理——授以鱼,其结果是使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复述知识,而不能发现知识。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所以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注重让学生学习考试的内容以便获得更高的分数。当然高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比分数更为关键的东西。学生的创造应该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也很关键。因此教师在授课之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足够的知识,同样还要做好指引工作,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中探索和钻研,以便做到创新而不是一味的吸收。教师在教学之中注重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在教学之中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命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和研究,出其不意,让学生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力。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例如,利用物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了解几个重大迫切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癌症等疾病药物问题。通过讲解某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联系社会与人,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培养创造品质,研究科学创造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标新立异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造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高中物理教育之中,有很多的实验都是需要同学们亲力亲为的。在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关键,有观察才会有发现,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忽视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过程。物理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带入日常的教学之中,善于让学生在生活之中,物理的学习之中观察到知识,不是一味的接受知识,不懂得思考。我们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还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物理这门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能够指引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发现物理。比如说在讲解电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察各自家里的电灯的电路,同学们便很容易分清楚串联和并联,在教学之中结合实际,学生们会觉得学习和生活相关,十分具有实际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很有帮助。另外将生活和教学结合起来,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也会注重细节,注重日常之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和发现。所以在教学之中教师一定要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三、培养学生创造型学习能力
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尤其是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而言。物理这门学科博大精深,知识内容涉及甚廣。所以物理的学习并不是几节课就能够介绍完的。因此教师在授课之中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之中,教师普遍缺少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够进行自主创新。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型思维的时候,可以通过一题多练,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步骤不仅仅是一种。教学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不能使课堂变成自己一个人的“说书”,而是要让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新课改之后,教学的模式发生了一些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之中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地位变高。新课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而创造力的培养也是这个道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让学生对知识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之后进行创造和发现。
物理这门学科博大精深,具有独特而又传奇的神秘色彩,教师在教学之中一定要能够为学生开启学习物理的大门,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创新,实现我国所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素质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