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穆苏
摘 要:幼儿园学前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社会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做好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管理工作是对幼儿负责人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对幼儿学前教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教育安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教育安全;安全问题
对于幼儿园而言,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日常活动中首要的问题。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对于家庭、社会以及国家而言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普及相关的安全常识,是幼儿园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着重讨论的。对于幼儿园而言,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发展并进行正常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
1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得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因此,幼儿园应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安全教育主要是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引入相关的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并让幼儿学会基本的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方法,以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成长状况,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以提升幼儿园安全教育水平,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 新时期下的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问题
2.1 食品卫生健康设施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执行的是全天制看护方式,意味着在校幼儿大部分在幼儿园内解决三餐,这样一来,幼儿园食品卫生将会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健康。然而就目前现实状况而言,大部分幼儿园尚未意识到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幼儿园在食品卫生健康设施建设方面,尚未投入大量资金,部分健康设施不齐全,例如:食堂卫生不干净,多角落存在垃圾,消毒设施不完善,造成部分器具不能消毒,各项防疫工作流于形式。同时,幼儿园学生自身缺乏安全意识,进食时不能对食物进行有效安全检查。这样一来,幼儿园安全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另外,部分幼儿园为了节省开支,不惜购买一些晚市的食物,安全问题由此产生。
2.2 教师安全教育意识弱化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缺失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园本身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成因之一。有部分教师没有从根本思想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予以必要的重视,也没有对相关制度的重要作用产生积极的认识,即便幼儿园有相关制度而教师因为自身的疏忽而未能够履行制度,对幼儿的安全问题没有认识到位,也难免会存在安全隐患。
2.3 强调生理安全而忽视心理安全,内容选取片面化
在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要防止片面性,既要注重生理安全教育,又要注重心理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然而在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往往强调生理安全教育而忽视心理安全教育,所选取的安全教育内容较为浅显,难以取得好的安全教育效果,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还有的教师在安全教育内容的选取上片面化,只注重幼儿课上安全教育,對饮食安全以及交通安全等极少涉及,因此,影响了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此外,还有些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添加,无法应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1]。
3 新时期下的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的提升路径
3.1 提高食品卫生健康重视度,完善相应设施
幼儿园相关领导人员需要从意识提高入手,不断增强食品卫生健康工作中重视度,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食品卫生健康设施。首先,大力清扫食堂,保证食堂卫生无死角,确保食堂卫生条件良好。其次,加强食堂厨房设备安全检查,定期对食堂器具进行消毒处理。最后,幼儿园通过讨论方式,指定专业人员负责食品采购,确保食物的新鲜度。同时,为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则需要重视采购食物种类的丰富,以此保证幼儿每日身体健康成长所需营养。
3.2 教师树立正确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人的思想决定着人的行为,思想意识的养成则是会直接反映在自身行动上。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就是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安全重于泰山,预防为主的重点是预防,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安全意识,细节决定安全,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到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细节;措施到位,不放过一个疑点。教师还要有科学识别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工作中对幼儿造成的各种潜在隐患的能力,并对其可能造成其危害和后果进行分析评估,从源头上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幼儿安全敏感度[2]。
3.3 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幼儿年龄较小,其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而安全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开展能对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有效防范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幼儿园应丰富安全教育课程内容,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向幼儿普及安全教育常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时,教师可组织幼儿模拟过马路的情境,让幼儿扮演道路设施和汽车,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有效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教育成效。此外,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教师还应注重幼儿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往往对外界的评论较为敏感,如果不及时对教师和家长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就会导致幼儿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要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3.4 落实安全保卫硬件条件和技术设备配备
幼儿园要按有关规定配备一定数量的视频监控设备,并确保信息能实时传输到有关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监控终端。要确保监控全覆盖、无死角,专人管理,实时查看。要按照规定在各建筑物内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报警器、应急处理设备、安全通道、安全警示牌、楼道应急照明灯等必须配备齐全,并确保安全有效。门卫处要设置智能门禁系统,配备足够数量的橡胶棍、警用钢叉、强光手电筒等安保器械。此外,最好建立微型消防站,进一步满足物防、技防的硬件要求[3]。
3.5 搭建家园安全教育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与幼儿、教师一起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形成家园共育的长效机制。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先驱,是社会的下一代,幼儿的安全教育应当是社会各界均予以重视的。幼儿的安全教育只是单纯的依靠幼儿园的教师或是家长,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幼儿园教师、家长还是社会方面,都应当参与到这个教育事业当中,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幼儿的健康安全教育成果才能够更加显著。所以,幼儿的安全教育是应当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之上的,唯有如此,幼儿的健康安全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保障。
4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问题,是幼儿教育重点问题,只有妥善解决了幼儿园学前教育问题,才能确保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有必要通过提高食品卫生健康重视度,提高教师安全意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家校结合多种方式提高幼儿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牛丽萍.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03).
[2]袭祥荣.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教育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
[3]朱雪梅,周娟.幼儿园安全教育园本课程构建之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