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

2020-10-26 02:28文海石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连续性图表答题

文海石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从2017年开始,2018年延续,根据对2年来的高考试题分析,我们觉得要复习好这个专题,让学生能从大量文字、图表中快速、准确地解答题目,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它——了解文本特点

非连续性文本是与连续性文本相对的概念,指的是基本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的文本类型。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题一致化(相互补充,相互干扰;选择题设错方式简单,信息相对比较散,信息量很大。)

二是图文并存化(图表中的术语都有详细注释,文本长度在1000字左右。示意图选项代替文字选项,难度不大。 )

三是选文陌生化(都是选择现在社会中的一种现象为话题,有很强的时代感,但不强调时效性。紧扣“实用”两个字)

四是思维多向化(图表使平面思维变成立体思维,阅读文字使形象思维在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评判后,发展为理性思维。主观题都是概括题,难度较小。)

非连续性文本的这些特点,给考生们阅读这类文本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有助于阅读效率的提升。

二、明白它——了解考纲的要求

高考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载体,考查考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多角度多方面获得有效信息;能从一组文本中获得关联性信息;能根据多个信息来源对文本的事实、价值作出判断。

而教学现状则是“三无”:无教材,无教参,无培训;阅读教学自然基本没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一席之地。

可以说,非连续性文本是学生语文阅读短板。2017、2018年全国课标卷的三套试题中,实用类文本都选用了非连续性文本(或者称之为混合型文本),都是选择现在社会中的一种现象为话题,有很强的时代感,紧扣“实用”两个字。

2018年I卷的材料是:量子通信研究问题,三则材料,无图表;

II卷的材料是:强化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材料,有图表;

III卷的材料是:图书出版与互联网+的相关内容,有图表。

虽然三套试卷材料话题不一,难度不同,设题的角度不同,但考查的阅读量基本相同,考查层次基本一致,都是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辨识它——落实阅读的过程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现在正在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我们在刚开始复习时就要求学生限时训练,一般要求学生在5-8分钟之内动笔标注,能够将每则材料的内容概括出来,每讲一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学生在课堂上概括,不管对与错,主要是讓学生在训练时养成习惯,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学生练得多了,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如果这一步做好了,不仅可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节约时间,更可以做好题目。

第二步:细读材料,获取信息。

细读材料,获取信息,这是解题的关键。如何细读:主要是针对文本特点,针对题目要求进行快速细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概括,照抄的多;当文本中没有明确的方向时,学生找不到答题角度,随意抄点。

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阅读训练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对比、分析阅读、收获的信息的能力,然后上升到思维训练的层面。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之间、语段之间、语句之间、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要善于从文字隐含信息中,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我们在做课件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材料中获取信息,通过在幻灯上画出有用的信息,删除一些描绘性的、举例类的、记叙类的信息,比如我们在县教研室督导时,做的那个课件里面,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那道题,只要留下有效信息,再结合题目要求,很容易得出答案,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就知道怎样在文本中去找关键词,去获取有效信息。以上主要是直接从文本中获取有效信息。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中,我们专门用了二节课来训练学生对图表的阅读:(提醒学生不管图形如何复杂,一般只要抓住要点,完全可以读懂图表)

主要抓住:①表头 ②分类、图例 ③数据 ④注释性文字。

第三步:明确题意,整合归纳。

对于选择题,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相似,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对于主观题,我们分为2类进行有效复习:

(1)概括信息题型:(关键是确定区域,获取信息)①请概括该事件所面临的问题(或具备什么特点?或产生怎样的影响);②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③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现象)出现的原因;④概括异同;⑤概括作用;⑥有关部门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题方法:①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②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分条作答。

(2)解决问题题型:①就“××”问题或现象、事件,谈谈你的看法;②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材料给你的启示;③请根据材料,提出几点建议。

答题方法:①看法类、启示类题目既包括文中作者的观点,也包括考生对问题应有的正确认识,答题时要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划出表明观点的重要语句,如果原文多是客观事实,也要阐明自己的正确看法;②建议类题目在答题时要紧扣阅读材料,发现原文的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分条提出合理建议。

四、敬畏它——落实规范训练

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规范的步骤不是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在选材时,不仅要关注其实用性,还要关注其趣味性,以便考生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还能用于生活实践,并激发对某个领域的兴趣。

答题时,要快速审阅题干,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语,知悉答题的方向与范围,以准确回归文本;圈定信息区间确定关键词语,分析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区分主次信息,便于取舍并分条作答。组织语言作答,要保证语句通顺达意,书写完毕要回视自己的答案,再次确保答即所问,确保语句表达符合规范要求。

猜你喜欢
连续性图表答题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连续性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