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

2020-10-26 06:56解海潭
知识文库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资源

解海潭

长期以来,在公共图书馆经营与发展中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属于重要工作之一。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方式也应随之而变,使载体类型更加丰富,文献资源得以延伸。对此,应通过构建地方文献服务平台、开展移动服务、特色服务等方式,更好的为人类社会与精神文明传承而服务。

1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现状

在当前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在地方文献资源方面仍存在些许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资源建设的认知水平较低,无法采取高效的宣传方式强化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尽管一些政府部门已经提出相应要求,但在各项措施的落实上仍然不够理想,思想认知落后严重影响资源建设效率;二是地方文献内容无法全部吸收。地方文献具有独特的区域性特征,可将当地发展实际情况真实充分的表现出来。但是,此类文献涉及范围较广,采集难度相对较大,加上部分图书馆未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地方文献采集与建设中,进而影响最终效果;三是信息查询不畅。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但因地方文献带有较强的地域色彩,大多依赖人工服务选取书籍,这便会浪费许多时间,影响读者的阅读欲望与心情,且不一定能够查询到准确的信息,容易引起读者不满。

2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延伸方法

要想使地方文献资源得到有效建设,势必要具备科学的建设规划,促进文献资源的延伸,衍生出更多资源附属品。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地方文献采集网络,加速各地文献的多元融合,使资源背后的深层信息与价值被挖掘出来,以此提高文献资源的建设效果。

2.1 构建地方文献采集网络

地方文献采集形式对采集量、范围与深度具有决定作用,是资源建设的基础所在。图书馆应沿用传统采集方式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构建地方文献采集网络。网络作为开放式信息发布平台,每位网民和机构都可自由发布信息,也就是与本地区相关的信息,如旅游景区、民风民俗、特色小吃、历史照片等等,这些资料是当地所特有十分珍贵,图书馆可借助网络手段对其进行收集,并转变为地方文献。同时,也可针对此类资料构建专家联络系统,将当地的专家与社会组织联系起来,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建立更加完善的采集系统,可在最短时间内精准全面的采集相应信息。在网络时代下,需要更加先进的采集手段,可借助信息手段对采集网络进行建构,开创文献联络系统,确保文献资源的迅速采集。

2.2 制定地方文献多元合作机制

社会上能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较多,除图书馆之外还包括档案馆、博物馆等,可通過三方合作的方式提高文献资源质量。但是,当前三馆普遍处于相互独立状态,信息交流不畅,很容易导致部分信息遗漏或者资源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对此,急需通过制定多元合作机制,促进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图书馆可还与社科院、史志办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此类机构内部资源更加专业,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在合作中有助于文献资源的相互渗透,在共同建设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促进文献资源的高效利用。

2.3 深层挖掘整合文献资源

地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馆藏量普遍较大,有些读者带有明确目标搜索相应资料,一些读者想要查找的目标线索较少,但所需资料有时就隐藏在收藏的文献之中。例如,某个地名的演变、某个单位的变迁、某个人物曾获得的成就等等,但因历史因素影响没有被全面记录下来,这便需要我们细致摘录和分析,将隐含的资源内容筛选出来,编制成二、三次文献,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整合起来,使资源的深层价值被挖掘出来,由此提高文献服务效率。

3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创新路径

地方文献中蕴含着各地区的文化、经济、风俗与信仰等信息,是地区历史变革的记录和见证,拥有十分独特且珍贵的文献价值。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积极着手于资源服务创新,全面拓展服务创新路径,以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对资源开发与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1 构建地方文献服务平台

在信息时代下,传统的文献服务模式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无法在短时间内为读者准确提供所需信息,很容易影响读者的阅读心情。对此,可将先进的网络技术融入其中,促进资源服务形式、手段与方法的创新转变,从以往的封闭服务变为开放、从“一刀切”服务变为个性服务、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从单项服务变为多层次服务。同时,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行为,开展精准跟踪服务,不间断的跟踪推送读者关注的相关信息。此外,还应建立特色数据库,促进电子资源的高效整合,通过资源服务平台实现馆际合作与资源互补,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服务。与此同时,还可凭借网络技术为读者构建知识交流平台,提供主题索引、网上导航、专题咨询等多样化服务,还可邀请区域内专家定期开设网络咨询服务,实现与读者之间的多角度、全方位交流。

3.2 依托网络开展移动服务

对于规模较大的图书馆来说,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移动服务,如重庆掌上图书馆、吉林吉图、江西赣图等等,此类移动图书馆的创建可在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以网络管理平台为基础,以智能手机、kindle和ipad为载体,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多智能搜索与资源阅读业务,实现图书馆的初衷: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与场所获得任何知识建立支持平台。地方图书馆也可依托移动馆开展多样化文献服务,读者通过无线网进入文献信息平台查阅相应信息,馆员也可通过微信、微博等APP向读者推送相应的地方文献,为读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网络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后,可促进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一方面,借阅服务更加完善且系统,信息服务范围得以拓展,可使图书馆特色充分体现出来,便于读者选择和借阅书籍;另一方面,在移动服务中文献资源的形式更加多样,包括图片资源、音频资源、文字资源、视频资源等等,充分满足读者对信息的“专业”“精细”“深入”等方面的需求,可为广大读者提供强大的文献服务支撑,促进地方文献利用率的提升。

3.3 针对不同需求开展特色服务

3.3.1 主动型服务

在网络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势必要创新,从以往的被动服务朝着主动服务转变,为讀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文献资源,满足读者在阅读与研究等方面的需求。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馆员可对读者的检索历史、阅读记录等进行分析,掌握用户的阅读需求与喜爱领域,并为其制定个性的阅读目录,充分体现出主动服务的特点。通过转变服务模式,使图书馆服务功能得以丰富和增强。当前,各地图书馆陆续开设阅读网站,在网站中读者能够自主完成图书预约、续借等业务,使借书流程得以简化,节省更多阅读时间。此外,读者还可在网站中阅读各地新闻、了解图书馆相关活动、地方热点话题等等,实现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

3.3.2 开放式服务

此类模型是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构建的开放性系统,可利用网络优势将地区图书馆联系起来,发挥合力为读者提供相应服务。在网络技术应用后,此类模式可打破时空地点,使读者随时随地都可获取文献资源,促进资源管理与应用效率的全面提升。当前,此类服务模式逐渐在各大图书馆中推广应用,以重庆图书馆为例,该馆与各区县、村镇图书馆建立总分馆制度,实现计算机设备互联,文献资源可实现互通共享,读者对资料的查询与借阅范围随之扩大,为其阅读和研究提供极大便利,同时也促进了资源利用与馆内服务水平提升。

3.3.3 多样化服务

由于网络技术的诞生与推广,使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得以延伸,服务效率随之提高,功能日益丰富,从原本单一服务朝着多样化发展,读者可因此获得更加多样的阅读服务。例如,读者可利用计算机设备对文献深层价值进行挖掘,获得更加优质贴心的阅读体验。又如,可将文献信息传输到数字网络中,提高光盘检索、联机检索、专题服务等效率。在网络背景下,图书馆的定位也随之改变,从地方文献管理者变为创造者、开发者,在此基础上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管理者的素养也应不断强化,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使其充分掌握当地政治、文化、经济、历史等,为资源建设效率提升贡献更多力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网络技术更新换代之下,公共图书馆应更加全面准确的采集区域信息,丰富地方文献资源。同时,还应采取多样化措施促进文献资源延伸,构建文献采集网络、制定地方文献多元合作机制、深层挖掘整合文献资源等方式,提高阅读服务水平与效率。同时,通过构建地方文献服务平台、依托网络开展移动服务、针对不同需求开展特色服务等方式,使图书馆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图书馆)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资源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我给资源分分类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