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摘 要:逆向教学设计思想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能有效通过教学效果评价来保障教学实施环节的目标性与实施效果的一致性;“五问导学”教学模式以“问题支架”构建教学环节,突出以问题点拨学生思维的生成与发展。将逆向设计的思想应用于“五问导学”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学习的“目标性+问题性+评价性+反思性”,促进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培养。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 问题支架 五问导学 教学模式
逆向教学设计思想通常应用于教学设计及教学准备,在教学目标设定的同时设定好教学效果的评价,如果在教学环节实施中始终贯穿逆向设计思想,每个活动有清晰的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标准作为教学保障,以问题支架作为教学环节的支撑,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可以做到“目标性学习+问题性学习+评价性学习+反思性学习”。
一、逆向教学设计思想围绕目标聚焦评价
逆向教学设计是随着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学设计上所做的重要改革与尝试,逆向教学设计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分解为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1至教学目标n,但之所以称之为逆向,主要特点在于教学评价方式的前置设计,例如:围绕目标1同步设计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式1,因此,围绕n个目标就会提前制定出n个评价方式,这种将评价方式前置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同步教学环节中及时测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监测学生学习效果。
二、“五问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抓住“学思结合”就抓住了“自主学习”的“牛鼻子”。“五问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问题式教学,是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等提出的一种发展性教学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概念是问题情境,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系列办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摆在教师面前的实际情况是,虽然提出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讨论与思考,但是在实施中,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测量?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了解与调控?也是教学中教学目标达成度中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逆向教学设计运用到“五问导学”教学模式,有力地保障了目标与评价的有机结合,学习任务与学习效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能学有目标,又能学而有法、学而有思、学而有效。
三、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五问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与策略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五问导学”教学模式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以问题支架为脚手架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在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探索、发展平台的同时,都有教学评价方式的实施作为教学效果达成度的保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反思与评价。下面以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五问导学”中的五问要素、五问环节、三动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五问要素主要包括:问缘起、问关联、问内涵、问应用、问方法,这“五问”构成学生思维的阶梯。
要素1:“问缘起”是思维悦动的起步阶段,从生活现象及相关事实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要素2:“问关联”,在于问题目标能给予学生跨越“已知区”到“最近发展区”“未知区”的支持。
要素3:“问内涵”,引导学生用已知知识与方法探究未知领域,思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构建知识体系。
要素4:“问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考新式的实际价值与现实意义。
要素5:“问方法”,通过问题支架的引导性学习,总结反思知识探求的方法。
要素1至要素5既有联系又有提升,从“问缘起”,随着教师在课堂中提供给学生的探究案例,引导学生在“问关联”“问内涵”“问应用”的问题支架中通过“猜测”“推理”“應用”探究问题的实质,引发思维悦动的生成;“问方法”则是“五问”当中进行归纳反思的重要问题环节,也是问题支架的顶层构建。
结合五问要素,课堂中进行五问环节的实施:悦问发现(实施要素:问缘起)—趣问启思(实施要素:问关联)—智问推理(实施要素:问内涵)—巧问应用(实施要素:问应用)—享问收获(实施要素:问方法)。为确保五问在学生导学中的有效实施,在每个环节中依据逆向教学设计的思想同步进行评价方式的思考,具体关系如下表:
在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五问导学”教学模式中实施“三动”策略,即生动(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具有启发引导性)、跃动(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探究欲望,并亲身体验、探究)、灵动(在学习中产生心灵的共鸣,掌握灵活的方法)。
在学生思维发展的目标和现有认知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五问”问题支架作为桥梁,增加思维的阶梯,同时通过评价方式进行实时评价与效果达成度的诊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和成就感,有效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在“学思结合”中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