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斌
摘 要 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为了不断提高足球教学水平,要重视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通过结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深入探索了在足球教学课堂应用小组合作方法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小组合作;足球教学;研究
中圖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6-0073-02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应用,大大提高了初中足球教学有效性。基于此,为了不断提高足球教学质量,要深入探索合作学习模式,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以此才能不断提高足球教学效率。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与应用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合作形式打破了教育对象传统的接受和获取信息途径,从联合、平衡的角度出发形成教育对象最大程度的受教效益。从目前显现出的教学效果分析,以个体为对象开展的教学虽然从表面看是针对不同个体特征采取的差异化手段,但其实际效果并未达到理想预期,而如果以激励的方式刺激学生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投入知识和信息的接收中,也会形成不同个体从根本上的差异,这样更易引发教育对象心理层面的波动,甚至导致负面效应。因此,倡导个体以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目标,从多种角度共同为完成任务、实现探索目的而努力,发挥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借助组内其他同伴的优势形成合力,以此提升接受知识的效率。合作形式中既囊括了相互补充完善的因素,也时时伴随着良性竞争,促进教育对象以自己最佳水平参与横向竞争,这样更有益于每个个体的能力提升。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足球项目是具有明显合作特征的活动,在相对固定人数和任务的活动中,需要每个个体发挥独特的特征和优势,共同提升团队的综合战斗力。因此合作学习的方式刚好运用于此类运动较为适合。第一,足球类项目的竞技特点便是多人以团队形式参与竞争活动,这需要团队合体才能达到竞技的要求,因此足球类项目是合作形式运用的较为合适的土壤。第二,教育对象在竞技活动中可以逐步强化和提升自身的对抗性水平,并在团队中日益提升竞争能力。第三,多人合作的优势便在于集众人的智慧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以这种形式呈现的综合实力体现出团队中每个个体的智慧碰撞和思想火花。由于组内成员的特点不一,因此便会时常产生不同的意见,经过反复客观地商讨后得出的结论,更能体现出团队创新思想和前瞻性的思维水平。第四,任何环境下的分组,在其组员配置方面都遵循异质均衡原则,即组内异质,组间均衡,以便能够既充分弥补不足,又能公平进行竞争。可见,小组合作可以为教育对象创建更平等的交流和学习的环境,在足球竞技中各自发挥特长,表现出最优异的状态。同时,每个教育对象也能从合作过程中逐步形成善于协作、和谐竞争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深化创新思维,在新式的学习模式下积累创造能力。
二、初中足球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途径
(一)合理构建教学内容
合作方式较个体参与的形式更为多样和丰富,因此也需以相应形式的教学内容进行匹配,才能实现合作形式的最大效用。教育一线工作人员需从足球教育体系出发,结合实践效果设计和开展教学规划。第一,从项目的体系角度讲,教育工作者可先将体系进行明确划分,对于足球项目来说,核心知识体系便是宏观战术的设计、具体技术实施以及对上述技能的实战应用。教育工作者需把握并衔接好三个环节的内在特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渐进开展,最终完成教育对象综合水平的大幅提升。第二,对于不同个体客观条件的不同优势,教师需有的放矢进行差异化任务的训练,如对于身高偏高的个体着重进行头球训练,反之则重点进行踢球和带球等项目的练习。第三,在教育对象形成较为扎实的基础技能后,教育工作者便可以组织两组队员的对抗比赛,通过实战演练让教育对象自己总结各环节表现的精彩之处和改进方向,这样更能丰富队员的活动经验,提升项目实施技能。
(二)科学搭配合作小组
不同个体显现出的优势特征正好作为团队不同角度的突出战斗力,因此在一个小组团队中,每个队员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能够在各自的角度和平台上为提升团队整体实力贡献力量。在具体分配小组资源时,教师应以充分评估与考量个体综合能力为前提,尽量均衡分配每个团队的人力资源,但在团队内部进行差异化、各色化的分配,这样便形成了合作与竞争相辅相成、分化统一的局面。分组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组队前期,教师可考虑教育对象的主观意愿及特长优势进行初步分配小组资源,此后便可根据每个个体和小组整体的表现情况,通过专业性指标的数据跟踪来体现个体与团队的和谐性,并根据数据分析进行重新的优化分组。评价指标除了教育个体在足球项目实践中展现的技能水平外,还需综合考虑不同个体在运动中所呈现出的精神、意志、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以积极的力量带动组内成员共同进步,提升团队的整体竞争力。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足球项目的知识与实践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把握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此基础上侧重突出组内的合作融合度,倡导教育对象建立更为积极的合作精神,以自身优势为团队贡献独特的力量,从而实现在小组内的价值。由于个体具有不同方面的特长,因此教师可在教育对象普遍掌握项目相关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上,应引导其研究从自身角度制定独特的竞技策略,以体现自身对活动理论等专业性能力地发挥效果。教育个体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等方面的独特发挥方式,不仅锻炼了个体层面的研究能力,还探索出具有个性化的技能发挥途径,有助于理论在实践中的最佳效果发挥。教师在教育对象完成初步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发挥方式的探索后,可进一步精进具体技能的展示和要领分析,让每个个体深入了解和把握不同技能的特征,并联系各自的特点进行消化运用。此外,教育对象个体间的自主讨论学习也对提升活动竞技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教师在进行某一具体的概念讲授时,可先从文字表述形式入手,让教育对象产生宽泛性的概念认知,此后再以细化的技巧展示为主,进行逐一分析,最后让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概念的演示,从而亲身体会概念的核心内涵,并真实显现出自己对于概念把握的偏差部分,及时加以纠正,这样更有利于足球理论及技能的高效吸收。
(四)以小组合作为基础,提高课堂评价的科学性
评价行为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总结性环节,其渗透的专业性和引导性对教育对象来说具有另一角度的深刻影响。因此一线教育人员更需不断改进自身的理念和职业能力,为教育对象提出更为科学、公正且客观的评价内容,从而完整完成整个教育过程。评价的主体和标准具有多样化、多角度的特征,评价工作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独有权利,也可以是教育对象对自身和其他同层次个体的反思和认知,相较于教育工作者的单向评述,这种先自我检省的方式更有利于促进教育客体的自我进步和提升。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补充和纠正,最终形成理想的评价引导效果。对于评价环节,教师应专门给予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榜样带动作用,以此明确教育对象需达到的理想水平。此外一线教育工作人员还应有效拓展课余活动内容,使教育对象在经过完整教育环节的训练后,能够自主运用和实践理论技巧,发挥特征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和总结应用的技巧,从而实现自身最优状态的发挥。
三、结束语
总之,在足球教学过程,要合理的运用合作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不断采取更加高效的合作教学方法,以此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足球技巧,进一步保证足球教学有效性。希望结合实践探索,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赵炎森,顾寅.浅析小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240-241.
[2]房奇峰.小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黑河教育,2014(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