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梅
家国情怀决定着学生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中国近代史是一段最为屈辱、失去最多的历史,又是一段刀光剑影的抗争史、探索史和光荣史,很多历史事件都为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资料。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历史素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引导学生树立敬畏历史意识
近年来,学生经常抱怨中学历史枯燥乏味,教師为了把历史讲“活”,把学生讲笑,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各种戏说历史、调侃历史的现象开始出现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反思:是不是所有的历史都应把学生讲笑?难道只有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才是好的历史课吗?本人曾听过一节深受好评的《鸦片战争》公开课,在探讨中国失败的原因时,教师对中、英武器的优劣,指挥水平的差异,经济实力的差距,外交政策的不同,统治者面对战争的态度进行了对比,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时中国人愚昧落后的情形,对当时很多荒唐可笑的做法冷嘲热讽。应该说,教师的基本素养是相当不错的,课堂激情四射,语言风趣幽默,学生听后开怀大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从知识的掌握角度来说,通过教师引用的几个事例,学生对中国为什么战败记忆深刻。但令人痛心的是,这节课最大的硬伤就是忽视了近代史中的家国情怀,缺少了对历史的一种敬畏之心。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近代苦难的开端,战争的失败是民族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中国人在战争中愚昧行为的材料可以引用,但绝不该用这种戏说、嘲讽的语言,更不该成为我们调动课堂气氛的笑料。面对近代人们的愚昧落后,我们不应成为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而是应对历史怀深切之同情,怀悲悯之敬畏,对国家、民族经历的苦难应该感到难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历史的厚重,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一个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二、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危机意识
晚清和民国的苦难历史,激发了几代中华儿女的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是一种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忧国忧民的意识,推动着国家不断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觉醒、奋发图强。中国近代历史处处体现着这种危机意识,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常规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通过图片或影视资料,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行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但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生硬,情感比较单一,笔者在教学中曾引用了如下材料。
1886年,清政府第一次大规模地检阅海军演习活动之后,当时主管海军事务的最高领导醇亲王奕譞向慈禧和光绪皇帝发出了这样的报告:“各将领文武等均能勤奋将事,官弁兵勇,步伐整齐,一律严整。枪炮雷电,施放灵捷……布阵整齐,旗语号灯,如响斯应。”1891年,李鸿章巡阅海军后也向朝廷发出“豪语”:“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异月新,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通过以上材料,学生得出结论:经过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清政府一直陶醉在中兴的美梦中。之后,我又引用了以下材料。
这个“杰出”的将军(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没有受过任何水兵应有的训练,他此前是一个骑兵将军……一个海军提督对海军事务根本一窍不通,只不过是李鸿章大人安插在舰队里的一个中国官员而已。当时的军官会让他们的亲戚、朋友与家仆穿上海军制服滥竽充数,这样就可以领饷了。当这个军官被派到一艘军舰上任职,通常都任命他的妹夫或姐夫当水手长,安排他表兄弟或堂兄弟当厨师。
在引用上述材料后,我紧接着提问:中国真的崛起了吗?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会带着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看待洋务运动及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历史走向,他们就能真正明白中国当时并不仅仅是武器、技术方面的落后,最根本的是制度落后,政府腐朽,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近代历史的理解了。
三、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公民的意识
公民意识既强调现代国家组成的基本元素,又强调公民对国家、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只有臣民观念没有公民意识,近代中国的变革也是从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变的。
讲授完近代前期的几次侵华战争后,我为学生假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当年鸦片战争中的广州市民,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这场战争呢?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会参加抗英斗争,也有少数人因为害怕而选择逃避或建议和谈。我告诉学生,很多史料证明在20世纪初以前的列强侵华过程中,我们除了看到了大多数人民的英勇抵抗外,还看到了有少数普通百姓麻木不仁,甚至为了蝇头小利帮助外国军队运送物资、兜售商品的现象。“三元里人民抗英”在历史教科书里,一直是中华大众自发组织抵抗外来侵略的典范。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中》却以详细的史料论证了“三元里等处民众抗英只是进行了一场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
出示这些材料后,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当时有少数中国人麻木不仁,不仅不爱国甚至还会“卖国”。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现象。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学生就会对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等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对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就有了更明确的结论。正所谓,统治者只有重视人民的根本利益,关注民生,人民才会拥护和支持国家的统治,国必须知民,民才能知国。
四、引导学生树立理性反思的意识
中国近代的苦难历史,给中华儿女的集体记忆留下了深刻的创伤。于是,在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民族苦难归结于外部因素,归结于外国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我觉得不应该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情感,凡事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寻找原因,历史应该是理性的,历史教学如果完全被个人情感所支配,学生就会忽略历史带给我们的启迪。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很多的反思。袁伟时先生在《圆明园:苦难来自于落后与封闭》一文中,为我们重新解读了火烧圆明园、广州反入城斗争、僧格林沁扣押外交官等事件,袁先生沉痛地指出:民族的苦难不仅来自外来侵略者,更来自自己的落后与封闭。
例如,讲授“义和团运动”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当时八国联军的各种罪行,我们歌颂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非常必要的,是不可缺少的。但如何理性、全面地看待义和团,我补充了如下材料。
义和团在北京贴出的告示:杀一个外国男人赏银100两,杀一个外国女人赏银70两,杀一个外国儿童赏银50两。最后总计杀外国人231名,其中儿童53人。但是他们杀中国基督教徒的数字更大,据不完全估计,庚子教难中,天主教被杀害的主教有5人,教士48 人,教徒18000人;新教被杀害的教士有188人(其中1/3 是内地会的教士),教徒5000 人,这些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通过分析以上材料,学生对义和团的残忍、暴力不寒而栗,他们就会觉得这跟所谓的革命、爱国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下,如何避免义和团式的爱国思想,是历史教学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适量补充历史材料,引导学生树立理性反思的意识,才能使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彰显。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一路走来,多少仁人志士心系国家,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当代青少年更应该把立志和立德、立身统一起来,以近代中国的苦难历史为警钟,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国耻”,要居安思危,敬畏历史,要有现代公民意识,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为己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的中心是人,人的灵魂是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面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教师只有明确认识家国情怀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