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史学在中国的发展有限,至今尚未创建一套完整的史学理论框架以及教学理论体系。文章阐述了将公共史学发展与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有机结合的改革方向,不仅能打破两者成长所受的束缚,而且也能拓展各自的发展空间。公共史学在中国发展既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更需要搭建适合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语境的概念体系、学科框架,探索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公共史学;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K0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0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109-02
现代历史学的发展,早已超越了传统史学止于“编纂”的初级阶段,并衍生出了“研究型史学”与“应用型史学”两种取向。
所谓“应用型史学”,即“公共史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罗伯特·凯利(Robert Kelley)这样定义:“公共史学关系着历史学家就业和史学方法在学院以外的诸如政府、私人公司、新闻媒体、历史遗址、博物馆等领域的应用。”[1]现在全美超过100所大学设立了公共史学课程,形成了健全的本科、硕士、博士课程体系。社会公众对历史知识的需求有着广阔的空间。
一、中国公共史学发展现状
公共史学的服务领域包括政府部门顾问、旅游项目规划、历史类影视记录、企业史、地方史、城市与文化遗产保护、档案管理、博物馆等各个方面,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高校中都建立起了完善的公共史学教育体系,其特点是能够与实践领域进行很好的结合,共同开展实践项目。[2]公众史家或亲身参与项目之中,或为其充当顾问,并且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建立案例库,将之带回高校教育中,构成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公共史学与研究型史学,相互依存。研究型史学是应用型史学的基础,后者将前者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充当着史学研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桥梁。[3]因此,公共史学在当前处于“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地方高校中尤其具有发展潜力。
地方高校的历史学如果单单拘囿于“研究型史学”的范围,从历史积淀、师资配置、资料建设等几个方面来看,不仅难以在全国产生影响,亦难以与省内的综合大学比肩。
目前,国内仅有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着手于公共史学的建设,全国规模的“中国公共史学高校师资培训班”亦只举办了两届。地方高校若能尽快参与尚处草创阶段的公共史学建设,无疑会在未来的公众史学发展中占据先发优势地位。“尽快参与”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占据有利地形,更因其与当下“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桴鼓相应。
二、公共史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
“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学生分流”“一专多能”“面向社会”“服务转型”四点内容。
“学生分流”就是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及个人意愿,从“学院史学”“公共史学”两个方面分流,并有针对性地摸索其各自成才特点、培养模式、就业渠道,以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帮助其找到他们各自的成才之路。此模式打破了传统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单一、不计学生个性特点的局面。
“一专多能”,即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学基本知识体系、学术脉络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其他相关技能,包括档案查询与利用、企业文化建设、旅游文化开发、博物馆资源开发、新媒体运用等方面。前期主要依靠教师充分发挥历史学是大文科基础的优势,引导学生在旅游文化开发这一具有一定基础的领域展开探索,将历史学知识有意识地运用到相关行业中。
“面向社会”,在教学和实训中,一方面请进来,即让用人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校授课;一方面则走出去,即派遣学校的专业教师到用人单位学习进修,锻炼实践操作技能,让教师都能成为双师型教师,从而实现“双导师”教学。[4]总之,人才培养要完全着眼于当前及今后社会的实际需要。
“服务转型”,一是服务于学校当前的转型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二是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尤其是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伟大事业。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整体结构,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逐一明晰专业建设与专业服务方向、人才培养类型、行业人才质量标准等问题,确立明确的办学定位。
地方高校的优势在于“转型发展”战略,这为“公共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政策支持;地方高校历史系(学院)一般都坚持“历史”与“旅游”并重的办学思路,“旅游”是公共史学发展的一个依托。
不过,一个支点、一条出路,尚显单薄,如前所述,“公共史学”在政府部门顾问、旅游项目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历史类影视记录、企业史、城市与文化遗产保护、档案管理及博物馆资源开发等领域均有发展空间。发展公共史学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双导师”教学
建立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由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担任授课导师的机制;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使“双师”素质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逐步达到90%左右;不断提高引进的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比例,鼓励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
(二)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转型,实现“双主体”育人
與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建立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的机制,与企业、地方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和创新创业基金,实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
(三)全面实现人才培养(就业)质量的提升
通过前期的建设,根据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以应用为导向,以职业转换能力为培养主线开展“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公共史学与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起,公共史学逐渐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学科和积极的社会运动,其核心的理念是共享历史话语权。中国学术界至今尚未创建一套构架完整、学理清晰的公共史学理论框架。基于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可以探讨这一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
作为新兴的史学领域,公共史学在中国发展既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更需要搭建适合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语境的概念体系、学科框架,构建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罗伊斯(Martin Reuss)谈及环境史时呼吁:“环境史理应包含技术、法律及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在这个领域公共史学家起了重要的作用。”[5]
实际上,新时代的变化给公共史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绝不仅限于环境史领域。比如,就地方院校的历史学专业而言,公共史学为其开辟了极为宽广的领域。需要通过积极探索,实现历史学专业的全面转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主动对学生进行分流,配合地方高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双主体”育人模式,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建设一支由“双师型”教师和社会专业人才组成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探索“双导师”教学模式;开展应用性研究,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做精做优优势特色专业,形成“双主体”育人和“双导师”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达此目的,需要以下两项配套措施的支持:
(1)政策扶持。学校层面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确立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经费使用和分配制度、落实历史学开设单位的办学自主权办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制度和考核制度、职称评聘办法等,从政策制度角度推进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经费投入。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相关教学单位的专业建设,负责对公共史学的发展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和规划。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近年来,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校内实训基地改造,另外还帮助学院建设了虚拟仿真实训室。下一步,学院还将力争获得学校的实习合作单位的支持,对校内实训基地客房实训室、中餐实训室、调酒实训室、茶艺实训室进行扩建,进一步完善校內实训场地。
四、结语
公共史学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学科和积极的社会运动,核心的理念是共享历史话语权。中国学术界、教育界至今尚未创建一套构架完整、学理清晰的公共史学理论框架、教学课程体系,因而基于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探讨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该新兴领域的成长空间非常重要。公共史学在中国发展既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更需要搭建适合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语境的概念体系、学科框架,构建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Robert Kelley. Public History: Its Origins, Nature and Prospects[J].The Public Historian,1978,1(1):16–28.
[2]Philip M.Katz. Public History Employers——What Do They Want? A report on the Survey [J]. Perspectives,2003,41(6):35.
[3]Linda Shopes,Debbie Ann Doyle, The Task Force on Public History: An Update[J]. Perspectives,2003,41(6):28.
[4]王立桩.“应用史学”还是“史学应用学”——浅论公共史学的学科属性[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69-75.
[5]Martin Reuss. Public History :What Difference Has It Made?[J] The Public Historian,1994,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