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宁
摘 要:小学低段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学习数学课程,不仅能够提高逻辑思维,提升智力水平,还能够开拓学习的视野,丰富文化学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导致小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小学生学习的进程。因此,为了有效增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焕发小学生学习的活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微课教学、小组教学、课外教学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运用生活中的事物展现教材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丰富教师教学的手段,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发展。小学低段学生对学习数学课程时间较短,未能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了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导小学低段学生,简化小学低段学生学习的难度,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小学低段学生学习的进程。
一、运用微课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是较为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较多的文化知识转化为简短的小视频,从而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強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传统,无法满足小学生学习的需求,降低了小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导小学生,增强小学生学习的活力,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生活中事物的微课视频教导小学生,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认知图形”数学知识的效率。即,教师可以制作不同角度的“窗户、黑板、课本”微课视频让小学生观看,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长方形相对相对两条边相等,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其中四个角为直角”的数学知识的效率。在小学生学习数学基本图形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制作“凳子、篮球、金字塔”的微课视频教导小学生,让小学生从视频中找出不同的数学图形,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数学知识学习效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既能够增强小学生学习的效率,也能够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构建小组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的能力,能够增强数学逻辑思维,发展数学解题思维,有效提升数学学习的成绩,推动数学学习的进程。小学低段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时间较短,对数学知识较为陌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影响了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构建小组教学,培养小学生高效的学习方式,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可以将小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演绎“买东西”的情景。如:
顾客:“老板,我这有十块钱,想买两个本、三块橡皮、一支钢笔,够不够?”
老板:“一个本为一元人民币,一块橡皮为五毛人民币,一支钢笔为七元人民币,你需要的商品总共为十块零五毛人民币,还差五毛人民币。”
顾客:“我换成两块橡皮,应该是十块钱吧?”
老板:“没错。”
小学生在学习“认知人民币”的过程中运用小组情景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了解人民币的价值与使用方式,也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塑造科学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小组教学,可以满足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需求,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拓展课外教学,发展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素养包含了数感、空间观念、符号意识等内容,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掌握的能力。小学生发展数学素养,既可以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发展数学学习的思维,也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促进心智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降低了小学生学习的活力,限制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发展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展课外教学。
例如:在小学生假期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去图书馆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以发展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如,小学生阅读《七巧世界》,不仅能够增强对数学图形的认识,提高空间观念,还能够提升实践能力,培养数学解题思维;小学生阅读《算数探索》,不仅能够提高对数字的使用能力,增强数感,还能够有效增强运算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小学生阅读《数学符号手册》,不仅能够理解更多符号的含义,培养符号意识,也能够丰富数学文化,提高数学修养。
总而言之,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小学生学习数学课程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增强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信。小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遇到了较多的困难,限制了学习的效率,影响了数学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导小学生,简化小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汉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5(Z3):35-36.
[2]王文路.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