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娟
摘 要: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让“网络教学”盛行。文章从当前教育实情出发,从理清概念、聚焦问题两个方面,对“网络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疫情防控;网络教学;理清概念;聚焦问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9-0032-02
一、引言
2020年新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凶猛来袭,我们不得不“宅”在家中。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举措,要求全体师生“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教师借助“网络”居家授课,学生居家学习。由此,“网络教学”在疫情期间如火如荼兴起。但当众多教师被迫变身“主播”、学生变身“网虫”、家长变身“陪学”,各种关于“网络教学”的质疑、担忧、焦虑纷至沓来。
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初衷是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维护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各地应因地制宜开展“网络教学”工作,不搞“一刀切”。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认识、如何开展“网络教学”,本人提出个人浅见,与大家商榷。
二、厘清概念,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已浸润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居家学习、教师居家授课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 “E-Learning”(网络学习)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
同时指出,开展好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学习”需要三个要素: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指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方法,指提供有利于建构理想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方法;三是落实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硬件条件是前提、基础,方法确保工作落实,目标确保工作方向及结果。没有这三个要素,“网络学习”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网络教学”属于“网络学习”的范畴,兼具有网络的共享性、自主性、个性化、互动性的学习优势,突破了学校教育的时空限制,给教师、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以教育信息化研究者、学习者的视角,我们认为大规模居家“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正规的教育活动。由于学生“居家”学习,教师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才能开展教学,这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应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把握契机,理性分析,科学谋划,不盲目跟风,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本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居家“网络教学”模式,将居家“网络教学”转变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教学方式。
三、聚焦问题,确保“网络教学”有的放矢
(一)成立专家团队,满足学习指导需求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2020年2月初,郴州市教育局出台《郴州市教育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的指导意见》(郴教通〔2020〕9号),全市组建90个中小学专家团队、遴选540名专家,对全市39所高中、259所初中、1644所小学(含教学点)近百万中小学生的线上学习(网络教学)进行指导。该文件的出台为做好中小学生居家“网络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海量的线上学习指导需求,郴州市的专家团队力量远远不够,为此,建议成立由省、市、县、校四级名师组成“网络教学指导组”,充分发挥名師的指导作用,制订指导性的教育教学计划,统一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并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基于传统学校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差异性,建议在专家团队中安排能将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教学相融合的名师,真正对“网络教学”工作进行有效指导。
(二)推荐优质资源,确保学习资源质量
当前网络教学资源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如何选择适合本地、本校、本班的教学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地各校可实行导师制,在导师指导下分层分类确定教育目标,本着极简、实用、有效的思路,践行“拿来、改造、创新”六字方针。“拿来”即对免费教育资源进行筛选,向本地、本校教师推荐比较符合实情的教学资源。“改造”即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实情,让教师对相应的教育资源进行再造。“创新”即创造性地开展主题式、项目式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在信息技术资源的选择上,一方面可倾听专家名师们的推介,如“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编写组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在线教学团队,推荐了 “一线教师必备的在线教学攻略”供大家选择。另一方面教师之间也可互教互学,充分挖掘教师学习群组的价值。因为“一线教师一直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教学的。首先他们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其次与其他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习”。从教经历让教师领悟到技术是为教育教学服务,并能促进人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制定科学流程,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明确教育目标。就是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目标是指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明确教育过程能使学生发生的预期变化。” 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师的“教”应与学生的“学”同步成长。同时强调“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故此,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网络教学”教育目标,应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立足长远教育目标,制订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让“网络学习”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
精选课程与教学内容。就是明确教师 “教”什么的问题。课程是 “蓝图”,亦“计划、方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跑道。教学是通过落实课程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网络教学”课程,教师务必遵循教育规律,围绕教育目标,要做到既选择系统的学科知识,也要让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满足学生自我成长需求。比如社会生活经验的获取,可采取主题式、项目式形式开展,通过收集资料、社会调查、撰写疫情分析报告等形式完成。对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课程,可开展多种学习、娱乐活动,如开展学科知识拓展、文学创作、创客教育、小制作、创意趣味评比等活动。
做好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①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比如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游戏化学习情景、拍照上传、知识抢答、闯关游戏等活动。②优化教学结构,建构“教与学”的新生态,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许多教师采取直播的方式授课,而网速,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教师的自身素质、信息化技术水平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据了解,教学中学生应付、教师灌输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倡导“先学后教”,通过预先布置学习任务,再开设平台留言,能聚焦问题,帮助教师制作教案、学案,同时有效利用了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为学生创建了“随时、随意、随地”的泛在化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可以教师为主授课,也可由学生尝试在教师指导下录制微课或授课。如由学生来点评同伴的学习作业,讲授知识的重点、难点问题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形成了协作意识,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我们还倡导建立“学生学习菜单”,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③形成“网络教学”的研究常态,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工作中,有的教师千方百计制作微课,开好直播课,但也有些教师照搬学校授课模式,甚至在直播授课时,无教材、无PPT、无板书,随意让学生自己记笔记,难以想象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要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教师需加强师德修养,在日常教学中养成教育科学研究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网络教学”水平。条件设备受限的乡村学校,可以采用微课、微信公众号、微讲座、抖音微视频等微系列教学课程开展教学工作。据了解,有的学校为提高教学工作实效,已做到了由学科小组组织本学科教师,在授课前、授课后均进行日研究、日小结、日通报、日分享。
做实教学评价。依据行动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想,建议按照终身教育目标,设定阶段性的教学评价标准。借助大数据平台、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采取形成性测评与终结性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考评:通过收集学生学习发生时的信息(包含图片、留言、作业、交流研讨)记录等进行形成性测评;收集学生学习之后发生的信息(包含给学生的评分)进行终结性测评。借助信息技术小工具进行多轮考试,能够帮助学习巩固知识的重难点。我们不唯分数论,但可让学分发挥激励学生的作用。
另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网络教学”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各地各校可出台鼓励家长参与学生居家“网络教学”的有关规定,让家长能主动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教师、学生、家长需做到三位一体,各司其职,各负使命;并做到相互监督、协同合作,高质量完成“网络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3-6.
[2]杨剑飞.“互联网+教育”:新学习革命[M].上海:知識产权出版社,2016.
[3]陈实,梁家伟.疫情下中学网络教学工具及其课堂运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0(5):44-47.
[4]陈 平.提升新冠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效果的途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5):13-16.
[5]赵华灵,宋昶逸.新冠肺炎疫情下网络直播教学的利弊分析[J].决策探索,2020(10):63-64.
[6]蒋 奕,凌婷燕,廖晓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的应对及思考[J].通讯世界,2020,27(5):197-198.
[7]戴妮娜.疫情背景下探析大数据分析在高职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20(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