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背景下上海水产品市场分析与后市展望

2020-10-26 02:13王丽媛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海产品水产品海鲜

王丽媛,马 莹,邵 芳,马 佳∗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中心,上海201403;2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信息中心,上海200335)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增强,农产品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水产品在居民菜篮子的地位节节攀高,相比猪肉、羊肉等畜禽肉类产品更受青睐,成为人们重要的蛋白质摄入来源之一。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水产品的消费量从1990 年的7.69 kg 翻倍至2017 年的14.8 kg[1]。 我国城市居民水产品消费量在经历前期平缓增长、持续增长两个阶段后,自2000 年开始,一直处于整体保持增长与个别年份显著下降交替的不稳定式增长阶段,而水产品价格、城镇化则是影响居民水产品消费量的关键因素[2-4]。 上海作为国内最早开放水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沿海城市之一,水产品消费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统计显示,2017 年上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水产品的消费量与肉类的消费量相当,接近全国水平两倍,达25.5 kg,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消费市场之一[5-6]。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发展现代渔业,推进渔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为目标,实现渔业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谋求产业结构逐渐优化[3]。 因此,借助上海市水产品消费市场的长期监测数据平台,对2018 年上海水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及价格变化规律进行判别,从多个视角探讨影响水产品价格走势的内在驱动因素。 基于此,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后期水产品市场进行展望,提出未来水产品市场发展的建议与思考,以期为建立与完善我国水产品价格市场预警体系,稳定市民“菜篮子”的有效供应,推动水产品市场提质增效提供一定的参考。

1 2018 年上海水产品市场分析

1.1 2018 年上海水产品市场结构变化

1.1.1 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量呈季节性波动,同比下降明显

上海市现有成规模的5 个水产品批发市场分别为:上海七宝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江桥批发市场。 监测的17 个品种分别为:青鱼、草鱼、鳊鱼、白鲢、鲤鱼、花鲢、鲫鱼、鳜鱼、河蟹、河鳗、南美白对虾、白鲳、加州鲈、罗氏沼虾、鳖、黑鱼、牛蛙。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8 年淡水产品成交量比去年下降36.09%,其中,三季度成交量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54.50%,下降趋势明显;海产品成交量较去年略有增长,仅为0.14%,二季度成交量较去年下降48.51%,受季节波动影响,总体成交量呈现明显下降(图1)。 从年内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情况来看,上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量仍呈现较明显季节性波动特征。 其中,2 月份水产品成交量下降明显。

1.1.2 水产品贸易市场多元化发展,进口市场进一步扩大

2018 年,受我国渔业环保整治政策影响,各地水产养殖面积持续萎缩,国内水产品产量有所下滑。 从上海水产品市场供应来源看,国内市场主要来自周边地区浙江、江苏、安徽等,以大宗淡水鱼类产品为主。对于上海海产品供应,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共涉及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越南、新西兰为主要海产品进口国家,占据上海海产品进口市场份额较大。 上海虾类成交量涨幅较大,是主要的进口海鲜之一。 同时,越南冷冻巴沙鱼片、澳大利亚活龙虾等海鲜产品进口量也增幅较大。 整体来看,国内淡水产品市场成交较往年下降明显,国际贸易市场呈多元化发展。

1.1.3 大众海鲜消费市场升温,甲壳类海鲜受青睐

从水产品消费结构特征上看,上海市民水产品的消费量中海产品的占比较大,约占2∕3(图1)。 另外,据上海67 个零售市场及进口水产贸易成交数据显示,海鲜消费从节庆集聚消费趋向常态化。 上海水产品市场消费最多的海鲜主要是甲壳类海鲜产品,主要包括鲜活虾类产品、鲜活蟹类等,冷冻高端的鲍鱼、龙虾的市场消费有所减弱,而各种中高档鱼类、虾类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

1.2 2018 年上海水产品市场价格运行变化

1.2.1 2018 年上海淡水产品批发价格波动

据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18 年,淡水产品批发均价为30.66 元(人民币,下同)∕kg,同比上涨1.83%,其中甲鱼价格涨幅最大,同比上涨23.79%。 上半年价格先涨后跌,1—3 月价格上涨12.76%,4—6 月价格逐渐下降,呈倒“V”型走势;下半年价格运行相对平稳(图2)。

纵向比较,2018 年第一季度,上海淡水产品月均批发价攀升至近5 年同期最高价水平,第二季度价格呈现明显下降,较去年同期水平也有所下跌,下半年月均批发价相对保持稳定,较去年同期略有回暖(图3)。

1.2.2 2018 年上海海产品批发价格波动

2018 年,上海海产品批发均价55.85 元∕kg,同比上涨0.49%,其中墨鱼价格涨幅最大,同比上涨19.74%。 就全年走势而言,海产品价格全年整体震荡下调,2 月价格小幅上扬达全年峰值,上涨至61.17 元∕kg,之后价格小幅度波动下滑(图2)。

纵向比较,2018 年,上海地区海产品全年月均价一直处于近5 年同期较高水平,整体水平仅略低于去年同期,2 月份海产品月均价处于近五年峰值,为61.17 元∕kg(图4)。 从价格波动态势来看,近两年,上海海产品市场调控初见成效,全年海产品市场批发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受季节影响变动不大。

2 2018 年上海水产品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18 年上半年,淡水产品先涨后跌,下半年价格走势平稳,海产品全年价格整体走强,总体在高位运行。 在提质增效的背景影响下,一方面,消费端受水产市场消费模式多元化、常态化方向的不断扩展,水产市场需求持续升温升级,另一方面,尽管养殖端水产养殖业的极端天气和非洲猪瘟等自然灾害直接或间接加剧养殖成本等的上涨,供应端受环保政策、休渔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在内的多重政策响应,水产市场供应走势不断调整。 不过,在不同时段,导致不同品种的淡水产品、海产品价格波动的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有所差异。

2.1 生产端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

2018 年初,春节前大范围寒冷冰雪天气影响,多数淡水鱼产品冻僵冻伤,短期货源紧张,导致上海淡水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小幅上涨,连续3 个月月均批发价保持在近5 年最高水平。 罗氏沼虾等进入生产旺季,各种鱼类货源充足,淡水鱼整体价格逐月下跌,各种淡水鱼类产品,如鲫鱼、草鱼、鲤鱼、鲈鱼等产品价格环比和同比均下跌。 进入6 月,由于连续强台风在我国上海等地登陆,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出现,受持续高温、雷雨天气等影响,养殖池塘水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病害增加,不利于水产品生长;高温环境下,水产品运输成本增加,水产品成交上市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2018 年初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遭受了大范围的寒潮及雨雪天气,致使海产品运输和经营成本上升,海产品市场价格一路上涨,其中,带鱼、虾蟹、小黄鱼鲳鱼等产品价格增幅较大。 但后期受非洲猪瘟疫情在全国蔓延影响,国内对豆粕等饲料需求逐渐放缓,豆粕市场供应较预期宽松,豆粕价格涨势有所抑制,水产养殖饲料成本影响也有所减弱,水产品价格波动总体持平稳态势。 2018 年下半年,受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豆粕供给有所趋紧,导致水产品养殖成本增加,水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另外,由于全国环保督察升温,各地加强对水产养殖污染的环境治理力度,上海周边如浙江、江西、安徽等淡水产品主产区,相继开展了甲鱼温室大栅拆除等大规模水环境整治,致使甲鱼等部分品种出现量少价增的情况。

2.2 消费端市场需求因素影响

一是,水产品消费的假日效应较凸显。 2018 年初,受元旦和春节双节消费增长需求拉动,随后,节日消费市场热度减淡,淡水产品销量逐渐大幅缩减,货源品种减少。 由于春节前各类中高档海产品进入销售高峰,价格保持稳步上扬,达到一年中最高水平。 节后海产品市场交易转淡,价格也开始快速回落至全年最低点。 二是,家庭海鲜消费模式带动水产消费整体提升。 上海水产品餐饮连锁店越来越多,家庭海鲜消费模式也逐渐兴起,从而带动上海水产品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推动了水产品市场批发价格整体接近五年的最高水平。 其中以家庭海鲜消费模式的兴起拉动的虾类螃蟹类的水产在日常消费中的升温,是河蟹类、虾类产品交易量及价格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是,上海水产品消费渠道逐渐深入到线上平台,进一步加速了水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充。 水产品保鲜加工与运输技术等以及水产行业相应法律规范的不断完善,不仅满足了市民对水产消费的便利性,也顺应了市民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2.3 多重政策因素影响

近两年,我国多地新的伏季休渔期要比前两年提前一个月,东海海域自4 月初就进入了禁渔和休渔期,5 月份全国也全面开启休渔期工作。 与此同时,上海周边地区开展渔场修复振兴和幼鱼保护,从而加大对伏休期间海陆违法渔获物品等的渔政执法打击力度,出海捕捞的海产品供给有所减少,相应上海水产市场上冰鲜海产品的货源有所趋紧,价格随之上扬。 休渔期结束后,捕捞海产品的上市量逐渐增加,是常规类海产品的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调的重要影响因素。 尽管近海养殖环境整治、水生生物保护区执法、海洋渔船规范管理等海洋“环保整治”行动持续发力,海关严厉打击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宗海产品供应及捕捞量增量不足。 但在扩大进口的大背景下,我国已连续实施涉及多个国家多种中高端海鲜品类的大范围关税下调政策,为满足市民生活水平提升需求,部分海鲜产品直接从进口市场获取,致使优质海鲜产品量价齐升。

3 上海水产品后市展望

3.1 上海水产品供应市场展望

2019 年初,新一轮国内渔政环保整治推进,各地水产养殖面积将进一步缩减。 同时,中美贸易战的局势对豆粕的走势起到深远的影响,过去一年豆粕、蛋白原料等价格连续高涨。 尽管目前,中美贸易关系局势紧张。 不过,随着中国扩大开放的持续推进,海鲜进口市场迎来利好局面。 2019 年起,我国将对来自冰岛、新西兰、秘鲁、澳大利亚等国家涉及的岩龙虾、三文鱼、金枪鱼、银鳕鱼等多种进口海产品实施零关税,在国家加大下调海产品关税力度的同时,上海各大经销商也在积极建立暂养体系和前置仓储规避因时节而造成的过高进价,这将更加有助于稳定水产品的市场供应,避免水产市场价格不规则波动。

3.2 上海水产品消费趋势展望

从2018 年上海水产品市场结构特征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市民日常餐桌食谱在持续升级,上海水产品消费市场也在不断多元化增长,平民化、常态化的家庭海鲜消费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上海居民对海鲜的消费习惯除了偏好鲜、活或整只以外,甲壳类海鲜消费市场旺盛;国家实施大范围海产品关税下调、扩大进口政策,推进上海进口海产品市场的贸易量持续增长,海产市场的价格更趋于稳定,更多种类优质优价的海产品深入到上海海产品市场。 海产品种类多样化,价格趋向平民化,也促使了大众海鲜、家庭海鲜消费的崛起。 同时,随着大众海鲜消费崛起,互联网为购买水产品提供极大便利,通过盒马生鲜等各大线上平台的海鲜购买也吸引了不少年轻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水产品的新鲜度、品牌、绿色安全等特征也更加关注。 因此,未来上海水产品消费市场更趋多元化、生态化、品牌化、常态化的结构升级。

3.3 上海水产品市场价格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需求持续升温,受元旦、春节的节庆效应和寒冷空气的影响,再加上自然灾害与政策因素变化导致原料供应行情不稳固,以及水产养殖和捕捞的成本上涨。 预计短期内,在季节因素及环保政策压力等影响下,淡水产品价格上涨的总体趋势很难逆转,需求旺盛的中高档海产品价格也仍存在较大的涨幅空间。 随着相关海产品进口贸易政策的推进,上海进口鲜活海产品以及养殖的海产品价格将会因为进口水产品数量的增长而逐渐下调,国内水产品市场供应压力也将有所缓解。 整体来看,后市水产品价格在春节期间短暂高位停留,年后摊贩陆续返沪经营等因素叠加影响,预计短期内水品价格以跌为主。 鱼虾价格将以震荡下跌为主,其中基围虾价格跌势较快,而全年价格将呈温和上涨态势。

4 相关政策建议

4.1 推进水产养殖结构优化,促进水产养殖提质增效

目前,上海水产品消费市场趋向生态化、品牌化、多元化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也对国内水产养殖业提出更高要求。 对此,水产品的市场供应也应适时地调整,从传统的保证数量到提质增效进一步深入转型。 科学投喂饲料,如在投喂率、投喂量、最佳投饵次数、采取过筛措施等环节加强技术指导[7];推广绿色渔药,保障水产养殖的生态安全;加强渔药等绿色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相关项目资助与政策奖励等措施,提高养殖业环境健康风险防范意识,促进生态养殖,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同时,创新水产养殖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养殖、立体养殖新模式,调整养殖结构,培育区域水产品牌,适度开发休闲渔业,满足人们多元化市场需求,提升水产养殖的价值链,推进养殖业提质增效。

4.2 提升水产品保鲜加工技术,保障市场有效供应

一直以来,水产品的保鲜加工及物流运输环节是影响水产成本收益及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从上海水产品消费需求来看,受沿海沿江生活习惯的影响,鲜活水产品一直深受市民青睐,其在水产品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相对一般鱼类产品,鲜活海产品价格波动相对较大,对水产品市场的影响也较大。具体从典型的季节性价格波动区间可以看出,一旦寒冷天气出现,邻近水域海产品捕捞量下降,远途运输受技术条件影响大大限制了其市场供应,水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也随之产生。 因此,要加大水产品储运技术研发力度,加强水产品配套物流体系建设,以提高流通环节的水产品的成活率和新鲜度,同时,提升水产品储运技术、流通效率,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维持水产品市场健康稳定的供给。

4.3 加强市场预警体系建设,多方协作抵御市场风险

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是有助于水产品等农产品价格调控、稳定市场的重要措施[8-9]。 目前国家及部分地市的相关工作已初见成效。 但由于涉及主体多且广,沟通不畅、联动不足等问题导致水产品市场预警体系运行缓慢,未来仍需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多方力量,加强水产市场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 一是完善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 由政府部门牵头搭建平台,从完善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信息监测,到加强市场交易信息获取、录入处理、编辑加工、呈现效果等水平,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共享性;二是加强市场分析师团队培育。 对水产市场定期进行生产成本收益评估、环境影响评估以及市场价格预警分析,三是做好相关突发事件风险预警响应工作。 提高各职能部门日常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应对相关突发事件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及时给予有效的风险应急响应措施。

4.4 创新“互联网+”渔业,推动水产品新零售发展

上海市民水产消费结构升级背后是农业科技提升以及催生“互联网+”,新零售的业态革新的新机遇。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水产行业的深入普及,“互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到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10]。 加快实施“互联网” +渔业,加强基于物联网、主动化把持及人工智能技巧的智能养殖体系建设,能有效推进养殖过程中的实时在线监测及精准调控,提升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11-12]。 同时,加快“互联网”与生鲜市场的深度融合,发展水产品新零售,以满足大众海鲜市场增长的需求。 推进水产养殖业的信息化及智能化进程,为规模化水产养殖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市场成交率、资本周转率和治理效力,以提升我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水平。

4.5 维护国际市场贸易稳定,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自加入WTO 以来,我国跃升为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国,国内水产品市场价格的走势受国际贸易影响深远。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进口关税政策的调整,导致水产品市场出现不规则价格波动。 为保证国内水产市场的稳定,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水产品消费。 一方面,在进口贸易方面,适度扩大税率下调的水产品范围,满足人们对多样化、平民化水产品的旺盛消费需求,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全球化贸易的消费市场红利;另一方面,加强国内水产品品牌化建设,引入国际化的管理设施,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力度做强水产品国际化品牌,辐射带动水产品市场发展和效益的提升。 引导国内水产市场多元化发展,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引导国内水产品市场品牌化建设,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强化市场经济。

猜你喜欢
海产品水产品海鲜
新时期海产品无机砷检测与含量控制策略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西班牙海鲜饭
为什么浅海海鲜比深海多呢?
海鲜马拉松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交易总额超3000亿元
存虾皮,放瓣大蒜
有壳海产品的营养与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