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兰 张春阳 张浩淼 赵世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 401331)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7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强调要加强思政课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强化立德树人,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是新时期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1][2][3]。
在新职教理念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技能传授和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构建全面覆盖、内容丰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这种背景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实现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不是在课程教学中生搬硬套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4]。
课程思政目前还属于探索阶段,教师们意识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可在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虽然有涉及思政元素,但涉及的内容比例较少,起不到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同时,有部分教师非常注重课程思政,在教学中加入太多思政元素,活生生将一堂专业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违背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衷。
部分教师挖掘了适合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但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完全割裂,致使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格格不入,甚至出现一堂本应该有机融合的课程变成了分开专业时段与思政时段的怪现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制灌输思政内容,容易使学生反感,不仅不能实现专业课程的德育效应,还将影响专业课程的正常教学。
以《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为例,对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行业企业对Android开发工程师的职业素养要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思政元素,探索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重构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德技并修。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全方位、全过程实施课程思政
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走访企业,实地调查企业对Android软件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要求,总结分析并挖掘出所有可以用于教学的思政元素。结合《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知识和学生认知特点,选择并抽取适合于《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教学和学生认知的思政元素。在既有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基础上重新进行系统化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将选择的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授课计划中,编写融入思政元素的新标准、新内容、新教案,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机融入专业课课堂教学中[5]。
作为一门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Android应用开发》的知识和技能均需要载体来呈现。该课程在布局管理任务中通过实现“抗疫英雄人物”界面培养学生爱国情怀,通过实现“中国文化”宣传界面引导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在列表知识讲解中实现“大国工匠”和“改革先锋”信息界面,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拓展教学载体,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学案是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围绕学习目标,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主动建构知识而设计的学习方案。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通过教师导学、提出任务,学生自学、分析任务、发现问题;课中通过教师导思、导议、导练、导做、导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使学生思想上有启发、心灵上有触动;课后,通过资源搜索、实践应用,巩固提高,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行动上有体现,将思政元素外化于行。
要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就需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深挖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中。编写融入思政元素的新标准、新内容、新教案,扩展教学载体,使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课堂,并充分利用好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引导学生将思政元素内化于实际行动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技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