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表水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也与人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本文主要探讨了地表水监测的方向以及几项基本指标,旨在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在数据的支持下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相关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监测;指标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9-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9.009
Analysis of surface water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Yang Furong
(Sichuan Chuang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Chengdu Sichuan 610000,China)
Abstract:Surface water is the key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nd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of surface water monitoring and several basic indicators.It aim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persuas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comple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ith the support of data,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rela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Key word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urface water monitoring;Indicators
随着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也逐渐涌现,而地表水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监测的主体,确保地表水各项指标准确无误是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掌握各项指标间的关系,利用专业设备获取含量数据,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1 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方向
标准化的地表水监测所得指标能更满足环境影响评价需求,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监测内容,有针对性地掌握水中含有的指标数据。地表水检测的方向主要包括氨氮、总氮、生化需氧量以及总磷等,各项数据应尽量减少误差,还应强化地表水监测工作与各项指标间的关联性,通过准确的数据信息掌握当前地表水受污染情况,为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了解地表水各项指标的监测方法以及数据审核要求。
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氨氮以及高锰酸盐含量是地表水监测指标中的重点,除六项指标含量的监测外,其相关性的分析也能反映水质污染程度,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标准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水资源环境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国内外环境监测部门都关注到指标含量和相关性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带来的作用,科学的利用监测指标能保证水域水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还能推动环境相关部门的发展,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1]。
2 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指标
2.1 六项基本指标关联性
地表水监测工作完成后应先整理数据,剔除异常明显的数据值和不具有分析意义的数据值,使用Pearson系数法完成数据间关联性的统计研究并通过SPSS19.0分析地表水取样所得数据。一般来讲,地表水监测的六项基本指标分别为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氨氮以及高锰酸盐含量,探讨其中二者间的相关性,判断水质污染情况。本文主要以某流域地表水监测数据为准进行探讨。
化学需氧量是指用强氧化剂处理地表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所需要的氧化剂量;生物需氧量是指在生物氧化条件下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总氮是指水体中可溶性和悬浮颗粒中的氮含量;总磷是指水体种磷污染情况,其中包括了颗粒的磷、无机磷、有机磷以及溶解磷;氨氮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含氮化合物中最为稳定的一种氮化合物,也是经过无机化作用到最后阶段的产物,当处于无氧的环境下氨氮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转化成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是使用高锰酸钾处理水样使其中的部分有机物和无机还原物氧化,通过消耗的高锰酸钾含量来判断氧量,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有机物无法被氧化,而且易挥发的有机物也很难测定准确结果,因此,通过高锰酸钾含量的监测尚不能完全反映水样中总有机物的含量或者需氧量。
2.2 有机物相对含量
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以及生物需氧量等都属于水体中的有机物成分,并且三种指标互为关联,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因此,在测定水体中有机物成分时既要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有效,又要强化对三种指标之间的分析能力,结合地表水当前含有的有机物含量科学制定超标改善措施,将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进而强化水体的环保性能和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以及生物需氧量三种指标一方面可以反映地表水当前的污染情况,另一方面相互间的关联性也较强。
例如:获取地表水有机物含量指标后,在三种指标的监测数据中选取两种指标做线性回归分析,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y=2.8440x+3.6597,R2=0.8113。由于高錳酸钾的氧化率不高,通常只能将水体中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反映出来,因此监测所得数据中,高锰酸盐的含量分布在化学需氧量小于5mg/L中。监测样品中也会存在个别高锰酸盐的指数较高的情况,此时会发现相对应的COD含量也更高,二者之间变化趋势一致,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关联性。当选取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二者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会得出关系y=5.5538x+3.2257,R2=0.7410。由此发现,生物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从化学原理角度讲,生物需氧量只能代表被氧化的有机物质含量情况,而化学需氧量除了反映被氧化的有机物质含量情况外还包括其他无机还原性物质的含量,通过方程推断出COD/BOD5的平均值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审核提供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当地表水资源无外界污染的情况下水体保持稳定,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在标准值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是若COD/BOD5的平均值异常,则说明此时可能有污染物侵入,大于标准平均值则表示污染物为无机物,小于标准平均值则表示污染物为有机物。
2.3 总氨、总磷和氨氮关联性指标
地表水资源中的总氮含量指水中无机氮化物和有机氮含量的总称,而氨氮是其中氨盐和游离氮的含量之和,所以氨氮包含于总氮中,存在一定的联系。总磷是地表水中磷含量的反映,一旦水体中磷超标,水体就会富营养化使水中生物很难存活。所以,总氮、总磷以及氨氮关联性的分析极为重要。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将监测所得数据带入得出氨氮和总氮的相关系数是0.8702,计算得知二者线性回归关系为:y=1.6653x+1.1133,R2=0.7572,总氮与氨氮比值的平均值为1.67,也就是氨氮占水体中总氮含量的60%。通过散点图可发现总氮的值大于0mg/L且小于2mg/L,氨氮值基本小于1mg/L,低于检出下限范围,可推断出总氮值较低的情况下,水体中的氮主要表现为除铵盐和游离氮外的其他形式[2]。
氨氮和总磷间的相关系数经测定和计算得出为0.9498,相比于总氮和总磷之间,相关性更强,水体中的总磷值保持在高于0mg/L且低于0.05mg/L之间,氨氮含量也低于0.4mg/L的检出下限。通过对比发现当总磷和氨氮的浓度较高时,二者的相关性更强,这是因为水体中含磷较多,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生物疯长,藻类也大量繁殖,水中分解的物质也随之增加,氨氮量也随之增加。换言之,当地表水受到严重的污染,总磷和氨氮之间的关系也会更为明显,通过观察二者间的相关性就能了解当前水域的受污染情况,再结合其他指标的含量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4 氨氮及化学需氧量指标
地表水监测中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指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发现R=0.8362,选取一组已经监测出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指标进行分析得出:y=7.0795x+8.6624,R2=0.6992,化學需氧量/氨氮的平均值是7.08。整理监测数据发现氨氮的数据超过标准下限的较多,化学需氧量的值大多集中在5mg/L和10mg/L之间,无法有效反映二者间的关联性,若剔除超下限的数据对剩下的数据再次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相关系数显示为0.8941,关系公式为:y=6.1095x+10.96,R2=0.7995,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明显。通过结果可知水体中含有的氨氮浓度较大时,氨氮与化学需氧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会尤为明显,变化趋势也会更为趋同,可以正确的运用二者间的相关性来体现水体的受污染情况,发现水体中超标值,为水体治理提供科学保障。
3 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地表水指标主要涉及到水中有机物含量、基本指标关联性、氮含量、氨盐含量、氨氮含量以及化学需氧量等,同时,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也能有效反映地表水污染情况,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效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
[1]李治俊.地表水监测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初探[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67.
[2]刘衍.地表水监测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33):217-218.
[3]陈世路.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J].环境与发展,2019,31(01):153+155.
[4]郑钦文.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与进展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08):138-139.
收稿日期:2020-08-04
作者简介:杨馥榕(1984-),女,汉族,环境监测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清洁生产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