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猫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

2020-10-23 09:18:14徐玮言顾婧杰杨家辉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刮片肉芽肿毛发

杨 欣,徐玮言,顾婧杰,杨家辉

(1. 宠爱国际动物医院杭州丰潭路店,浙江 杭州 310012;2. 诸暨市吉祥中心动物医院)

猫嗜酸性肉芽肿(EGC)不是特发性的疾病,而是猫多个皮肤反应形式的常见皮肤炎性疾病。至今猫嗜酸性肉芽肿有三种类型:无痛性溃疡、嗜酸性斑块、和嗜酸性肉芽肿。患嗜酸性肉芽肿不区分品种,但母猫容易患病。通常情况下多为青年至中年的猫(平均年龄 3.5 岁)。而长期患此病的猫,其严重程度常与慢性免疫刺激相关,而且经常诱发细胞系丙种球蛋白病。

1 病例介绍

患病猫为田园,公,已去势,3岁8个月,体重4.53 kg,2019年11月19号就诊。主诉:近期带回老家回来后,发现身上有皮肤病、常抓挠,但吃喝二便无异。

2 诊断

2.1临床检查 颈部背侧大面积/右侧脸颊小块皮肤病灶,有渗出,结痂,被毛粗糙,常规体格检查发现舌面溃烂。

2.2实验室检查

2.2.1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分析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值。其余指标显示基本正常。

2.2.2显微镜检查

2.2.2.1皮肤制片 用刀片刮取病灶部位浅部表皮,深部表皮至载玻片上,并做好标记,放入盒中,送至实验室检验。

2.2.2.2血涂片制片 静脉采取鲜血做好标记送至化验室,制作血涂片,并固定染色,显微镜下检验。

实验室镜下检查可见无论是皮肤刮片(图1)还是血涂片(图2),都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未见其他病原体,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

图1 皮肤刮片镜检

图2 血涂片镜检

3 治疗

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对症用药、防止继发感染,并保证营养皮肤。

3.1口服给药治疗 泼尼松龙(5 mg) 5 mg/PO,BID;速诺片(50 mg) 50 mg/PO,BID;碘甘油,外用于口腔,TID;炎康,1颗/PO,BID;黄金点,外用于皮肤,1周1支。

3.2体外用药治疗 局部清洗,清除结痂,清除毛发,并给予百灵金方喷剂,1 d 2次。

4 治疗效果

第1疗程4 d。4 d后来院复查,该猫的病变皮肤病灶红肿现象逐渐消失,患病皮肤痂皮开始脱落,出现粉红色新生皮肤。体温稳定在正常范围,吃喝大小便均为正常,医生建议第6 d开始药量减半,继续口服及皮肤上药治疗。

第2疗程结束后的12月1日来院复查,皮肤处的毛发已逐渐长出新生的毛发,结痂已慢慢脱落,已无红肿症状,口腔溃疡已慢慢有所好转。

12月7日再次来院复查,被毛以及脸颊处的毛发已新生出来,红肿现象已消失,结痂完全脱落,已长出新生毛发。

5 总结体会

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表现为动物体表脱毛,皮肤溃烂,化脓结痂但无瘙痒疼痛等症状,这些现象与其他皮肤病症状相似,所以需要实验室检验方能确诊。本病例通过皮肤刮片和血液涂片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

嗜酸性肉芽肿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存在高敏感性如食物过敏、遗传过敏或者是昆虫过敏(蚊子、跳蚤),还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所以抗生素效果明显,当然还要考虑猫的白血病和艾滋病。也有资料指出80%的猫嗜酸性肉芽肿(EGC)均由杯状病毒(FCV)引起,FCV 可在猫的肾脏、口腔、鼻腔、呼吸道上皮和胎儿肺等原代细胞上增殖,也能在二倍体猫舌细胞及胸腺细胞系上生长,通常在48 h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FCV 存在于细胞质中,呈分散或者格状排列,不形成包涵体。目前不能使病毒感染鸡胚或者其他实验动物,此病毒不能凝集各种动物的红细胞。

嗜酸性肉芽肿常单个出现,表现为坚实的丘疹样、结节样斑或者线性斑块,可脱毛溃疡但无疼痛瘙痒,易出现部位在大腿后侧、颈部、胸部和前肢、耳廓、口腔、脸部、舌头出现结节状斑块,常引起唇肿胀突出甚至吞咽困难。

由此病例的病理历程可见,猫咪由于被带去乡下,环境的改变以及受到外界应激,接触未知事物,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这对我们科学饲养猫咪有了一定的提示。猫易受到外界刺激导致应激而引起免疫力下降,我们在养猫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对猫的应激,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疫苗防疫和体内外驱虫,保证每日摄入的营养均衡,以减少各种疾病出现。

猜你喜欢
刮片肉芽肿毛发
发动机活塞油环刮片自动装配机的研制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疑似野人毛发
宫颈病变筛查中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测与TCT的应用意义探析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兼结核潜伏感染者一例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福特蒙迪欧致胜车刮水器刮片更换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