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当我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把我国经济全面推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冲击和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正确认识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高质量发展,以科学方法评价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20)04-0091-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 〕10。按照这一历史方位的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当我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把我国经济全面推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冲击和挑战。在这种冲击和挑战下,一方面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也暴露出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短板。本文拟就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问题谈一些想法和意见。
一、正确认识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正确认识高质量发展。所谓高质量发展,是相对于高速度增长而言的。高速度增长,主要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在6%~8%之间为中高速增长,8%~10%之间为高速增长,10%以上则为超高速增长。与高速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丰富得多,涉及的问题也复杂得多。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有关文献还不能够给高质量发展下一个统一、简短而准确的定义的原因。特别是面对疫情冲击,又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更加深入的思考。如果给高质量发展下一个定义的话,是否可以这样表述:高质量发展就是特定情况下,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结构相对合理,发展速度较快,供需基本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运动过程。首先,高质量发展必须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那种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谓“大干、快上”的大跃进式发展,必然是一种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蛮干,不可能是科学发展,更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次,高质量发展必须是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等基本合理,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协调发展;第三,高质量发展还必须是一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高质量发展是相对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在上述定义下,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几个层面全面理解和深入认识。在宏观层面,它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均衡)协调发展,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中观层面,要保持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微观层面,则要实现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改善,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高质量发展要通过三大变革,即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逐步加以实现和不断提升。所谓质量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和内容:首先,要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由过去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高速增长转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构成GDP的产业、产品的质量和结构;其次,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提升各生产要素中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再次,要不断提高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和技术含量。所谓效率变革,就是要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用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或者获取一定的产出,使得投入最少。总之,就是要不断提高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比和全要素生产率。所谓动力变革,就是要转换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动力机制,使创新驱动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与衡量经济是否高速增长只需要GDP一个指标相比,衡量经济是否高质量发展就无法只简单地运用一个“质量”指标,而需要采用一系列包括资源、环境、总量、结构、速度、质量、成本、消耗、效率、效益等在内的,以及反映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指标体系。反映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指标中包含着多种对立统一和辩证关系。
首先是速度和質量的关系。增长速度高不一定发展质量高,但发展质量高,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关于这一点,在疫情冲击下我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过去,我们曾经提出过要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就是试图处理好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关系问题。由于发展速度快,可以是好的结果,也可以是不好的结果,所以必须是又快又好。但那个时期总的指导思想是追求快速增长,因此经济发展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和环境约束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纠正经济发展中的这种偏差,后来又提出又好又快的发展,以强调提高发展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导向。但是这种又好又快的提法,并不是十分科学的,因为好是一个综合指标,而快是一个单项指标,好中已经包含了快的内容。也就是说,没有合理的发展速度,很难说经济发展的质量是好的。既然已经强调了好,就没有必要再强调快了,就像现在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必要再强调高质量快速发展一样。总之,那个时期的发展,快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当时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GDP总量快速增长,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重大的成就,但也为后来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问题和制约因素。应该说,现在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才是科学准确的。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央一再强调要防止经济增长滑出合理的区间,在疫情的重大冲击下,又特别强调要尽快复工复产,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就是要处理好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有时候,片面强调发展速度,就会影响发展质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不得不放缓过快的发展速度。但如果二者关系处理得好,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又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发展质量高,又有利于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的提升。同时,在用实物量计算的经济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发展质量高,产品成本低,经济效益特别是利润就会提高;产品价格(价值)提高,用价值指标衡量的经济总量就会增加,经济增长速度也就会提高。总之,高质量发展并不必然或不应当造成发展的低速度。
其次是总量和结构的关系。总量和结构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总量都是在一定结构基础上的总量,而任何结构又都是在一定总量条件下的结构。总量问题,从动态看,仍然是个增长速度问题。总量增长太快,往往不利于结构优化,甚至会造成结构畸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会提出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结构的优化,又有利于总量的快速增加,即速度的提升。因此,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结构的优化也并不必然是矛盾的,这一点已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特别是应对疫情冲击的实践所证明。结构不仅包括产业结构,还包括区域结构、城乡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和市场结构等。与总量问题相比,结构问题更加复杂。如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要考虑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还要考虑各个产业的空间结构,即产业的空间布局。只有各产业的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都是合理的,才能称得上产业结构优化。除产业结构外,其他结构也都存在类似的复杂情况。高质量发展要求结构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总量不断提升。只有总量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才能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因此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完全正确的,但这种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和高质量的发展。
再次是效率和效益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效率和效益是一致的,效率高效益就好,但在某种情况下,效率高效益却不一定好。如果决策失误,生产的产品价值不能通过交换得到实现,效率越高,效益就越差。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效率一般是指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工作)效率,效益则是指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取得的劳动成果的比较,一般用净收入或收益表示。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又分为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效率。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效率,即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它通过社会经济制度的安排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行政手段配置,一种是市场手段配置。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安排就是计划经济,而以市场手段为主的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安排则是市场经济。实践证明,在非市场失灵的领域,市场配置资源比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这也是我们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效率,一般是指生产单位的生产效率,它通过生产单位内部的管理来实现。生产单位的生产效率,通常表现为以不同方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或工作效率,以及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效益又分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表现为企业的盈利或利润,企业的盈利或利润当然越高越好;社会效益通常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外部性的表现,外部性又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正外部性应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奖励和补偿;负外部性则要由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加以制止、限制或追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总之,正确处理效率和效益的关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统领。面对疫情冲击,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但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就越需要正确思想的统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调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把它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紧紧抓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问题进行统筹谋划;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2 〕。上述七个“坚持”及其相关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发展观到方法论的完整体系,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和根本要求。其中,坚持加强党对经濟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前提条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灵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就是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全局,确保指导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防止经济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瞎指挥;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就是要坚持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坚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破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其他几个“坚持”也都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重大战略和领导方法等问题。七个“坚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这些新发展理念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密切相连,缺一不可。特别是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更加显示出这些思想和理念的强大力量。在上述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是核心。无论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还是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离开了体制、机制以及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就无法真正实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五大新发展理念既是指导思想,又是方法手段,只有把它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疫情既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也是我们更好地实践新发展理念的一个机遇。
三、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在当前应对疫情影响和冲击的情况下,推进各项创新,包括宏观调控创新、微观经济运行创新、基本建设创新、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创新、智能化和线上线下工作模式创新等显得尤其重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创新。就宏观层面来说,就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1 〕31。在微观层面,就是要加强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创新。为此,就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创造、保护和运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里主要从微观层面进行探讨。
需要指出的是,在讲到创新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时候,人们讲到的往往只是科技创新,但实际上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除了要加强科技创新外,还必须加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国家层面,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要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外,还要加强国民经济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如宏观经济管理,特别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创新,经济管理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等。在企业层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制度创新也是一种管理创新。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转轨时期,把以体制机制转换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从企业管理创新中分离出来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市场化转换。
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推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一般来说,凡是技术创新搞得好,技术水平在国内、国际领先的企业,发展质量都比较高。企业的技术创新,从狭义上说,一般只是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如生产工艺的改进提升,作业过程和生产流程的优化等。从广义上讲,技术创新还应当包括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等产品方面的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也有一定区别。生产技术创新有可能带来但又不一定会必然带来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有可能需要但又未必一定需要生产技术创新的支持。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广义上的技术创新。无论是生产技术创新,还是产品创新,都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企业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决策水平,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企业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每个员工、各个环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也就非常广泛。从管理的层次划分,企业管理可分为基础管理、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基础管理就是对企业基础性工作的管理,一般包括规章制度的建设,以及定员、定额、原始记录、计量、统计等方面的管理;专业管理就是按照管理内容所属的专业而划分的管理,如计划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和成本管理、利润和税务管理、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采购和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综合管理则是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全局的一些管理,主要包括战略决策和各项全面管理,如上世纪80年代我国企业管理学界提出的四个全面管理,即全面计划管理、全面技术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管理和全面劳动人事管理等。在上述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都需要并能够进行大量的创新活动 〔3 〕。这些创新活动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和环节推动着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推动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起决定作用。制度创新除了一般的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外,现阶段主要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1+N”的文件体系和改革方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领域和主要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标和新举措。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上:一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实现包括资产收益权、按照法定程序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权、聘请经营者权和转让股权等在内的企业出资人财产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二是按照企业分类,即商业类(按照竞争程度又分为商业一类和商业二类)和公益类改革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不同的股权结构设计,并按照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不断优化企业股权结构;三是根据不同股权结构的要求,完善和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体系,实现企业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分开,并把建立健全有效制衡机制与提高经营效率统一起来。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创新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 〔4 〕,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它们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共同发挥着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有时会提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今天,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很难说谁更重要。如果没有管理创新进行科学的组织,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实现,而没有技术创新作支撑,管理创新同样很难实现。同时,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又都需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作保障 〔3 〕。
四、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
经济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經济体系的水平和质量。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重大冲击,我国经济之所以能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就是因为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而又强大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从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如果说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们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来,我们则进入了建设及完善和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国,必须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1 〕30。
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简要地说,就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及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它是现代产业体系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所谓产业体系,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各种产业因各种内在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整体。产业体系的发展与演进,是产业分工不断进步与深化,产业要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功能不断优化和提升的动态过程,是各产业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就构成现代产业体系的要素而言,它主要包括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其中,实体经济是主体和基础,其他几个方面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例如,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实体经济都离不开金融,金融更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离开金融就等于失去了血液,就会干枯,而金融离开了实体经济就会失去发展的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则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同时,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现代金融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而人力资源则为其他几个方面,特别是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这就是构成现代产业体系的四大要素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5 〕。
市场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即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简单的说,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方式问题,有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并产生相应的政府职能。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又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同时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市场失灵,这就需要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加以纠正和弥补。因此,经济体制的根本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现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个方面的任务,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5 〕。这六个方面的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进行的,它们都与实现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只有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我国的经济才能走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显示出的强大韧性和应对疫情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当然,这次疫情也暴露了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短板,如在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某些产业和高技术领域还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一些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还存在某些产业链和供应链国际、国内协同方面的困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虽然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万事不求人,但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决不能受制于人的。这是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需要认真解决的。
五、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高质量发展
任何经济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决定着一定经济形态下的经济发展质量。我们所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当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的高质量发展。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和发挥。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多年来一直被概括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概括既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实现改革、稳定、发展三者的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概括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首先,它只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而没有规定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其次,它只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适应性,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最后,它只强调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对社会收入分配结构、资源配置方式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社会收入分配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影响和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起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系,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6 〕38。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社会的收入分配方式,同时,社会的收入分配方式又是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具体实现。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如果“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得到贯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就不能得到巩固和持续发展;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有着密切联系,但二者之间又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必然实行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实际上,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曾多次指出过。因此,只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明确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就不能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同时,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如果全社会都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且实行的是所谓高级的公有制,即国有制形式,全国的生产资料终极所有权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尽管我们可以通过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办法,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使企业以自己的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而通过市场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就像现在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一樣,但如果没有众多的非公有制企业,不能实现生产资料终极所有权的多元化,这样的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就无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又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前提。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它不仅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的,而且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不断完善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谓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在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上,主体部分是按劳动进行分配的,同时,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下,也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如按照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方式存在。这种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也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有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基本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其中,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这一点已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当前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之所以始终没有改变,这其中有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和部署、科学的宏观调控等原因,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我国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保障作用。在宏观层面,高质量发展要求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均衡)协调发展,而这一方面需要实现宏观调控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另一方面被调控的市场主体即调控对象必须能够对国家的调控政策反应灵敏并接受调控。实现宏观调控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实际,制定并实施科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要使调控对象能够对国家的调控政策反应灵敏并接受调控,就必须在深化市场主体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实现产权有效激励,建立和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基础上,加快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自由流动,建立和完善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中观层面,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保持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而各种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升级,也必须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基础上,同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更好更高效的实现。在微观层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即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而要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保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改善,除了要加强企业的各项管理,包括基础管理、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这也必须在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这些又都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总之,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当前,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党中央对经济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如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的步伐,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等。在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在以往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出的“六稳”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等“六保”问题,并强调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减少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这些重大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没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保障是根本不可能的。
六、以科学方法评价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除了进一步弄清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以创新驱动、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高质量发展外,还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评价高质量发展,通过评价随时发现和纠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这就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以来,我国学术界对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有学者提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必须能够更加注重反映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反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应包括九个方面的指标,即动力变革指标、产业升级指标、结构优化指标、质量变革指标、效率变革指标、协调发展指标、绿色发展指标、开放发展指标、共享发展指标。在此基础上,再运用一定的方法建立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7 〕。也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和大类,以及動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区域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9个二级指标和R&D经费占GDP比重、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产品质量合格(优等)率、中高端产品占总产品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新产品产值率、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镇化率、人均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GDP耗能下降率、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由于三级指标较多,这里在每个二级指标下只列出作者提出的2个三级指标)等52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框架 〔8 〕。
由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非常丰富和复杂,衡量高质量发展就无法简单地采用一个指标或几个指标,必须建立不同层次的由不同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同时,由于我国区域辽阔,产业部门众多,并且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还必须按层次、分区域、分产业分别进行。首先,要建立一个评价国民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维度:一是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指标,包括GDP总量和增长速度等指标。在对这类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时必须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情况,而不是指标越大越高越好;二是经济结构和平衡发展指标,包括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等指标。这类指标要能够反映各产业和各区域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不仅要反映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还要通过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结构反映各产业的区域布局,反映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资源配置效率等情况。反映区域结构的指标,主要是一些人均指标,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指标。在统计和分析这些指标时,要把各区域的指标值与全国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出各区域的指标值与全国指标值之间的系数,反映各区域之间平衡发展的情况和变化趋势。三是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指标,如社会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各类企业利润、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等。四是环境和生态指标,包括各种环境质量指标、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和各种污染修复指标等。其次,各大产业和区域也要根据本产业和本区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评价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同时,一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本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反映各产业、各区域和各企业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不需要、有些指标也不可能进行横向比较,只是用于纵向比较和内部管理使用,以便发现和不断改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在建立以上两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就像物价指数一样定期统计和发布,以便使全社会都能及时了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情况,从而使全民都能树立起高质量发展意识,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向新的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林兆木.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经济建设》〔N〕.文汇报,2019-07-23(02).
〔3〕周绍朋,徐 唏.企业如何实现全面创新〔N〕.中国经济时报,2018-02-27(A05).
〔4〕周绍朋.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行政管理改革,2018(11):22-29.
〔5〕周绍朋.强国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5):51-56
〔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7〕朱启贵.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N〕.文汇报,2019-06-18(08).
〔8〕鲁继通.我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初探〔J〕.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8(20):4-7.
责任编辑 于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