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言行》:包行长,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知道,大中城市一直是工商银行的传统优势区域,推动重点城市行优先发展是工行区域竞争力提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分行一直处于同业领先和重点城市行排名领先地位。您认为近年来支撑杭州分行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是什么?
包伶捷:首先,非常高兴有机会进行这次交流。重点城市行地处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历来是工商银行的主战场、主阵地,守住这块阵地、巩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系统内贡献度,是我们杭州分行必须肩负的使命。应该说,杭州分行在几代人持续不懈的拼搏奋斗下,本身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和竞争基础。与此同时,全行深入贯彻总、省行关于区域竞争力提升和重点城市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始终保持系统内领先发展,近两年和今年上半年,连续实现全国直属分行和省会城市行经营绩效、全国重点城市行综合竞争力考评“双第一”。在此期间,对于如何进一步抓好杭州分行这样一家同时承载省会城市行、“5+1”分行定位的重点城市行的领先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要坚持党建统领、凝心聚力。杭州分行一直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经过主题教育的政治洗礼、经过“战疫情促发展”的战斗锤炼,我们清楚看到,通过党建统领,狠抓主营业务、攻坚重点工作、加大创新突破,整支队伍“比”的思想更加凝聚,“拼”的作风更加优良,“赢”的战斗力更加突出,“超”的创新力更加活跃,尤其是党员干部在此过程中扛起发展主任务、带头啃下“硬骨头”,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党建“争先创优”成为了重点城市行“争先进位”的源动力。可以说,党建工作强不强,与一家行的队伍活力、战斗力、市场竞争力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关,而且工作越是急难险重,越需要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因此必须坚持扎扎实实抓党建,倡导“实干讲政治”,把党员先进性和基层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激发出来,切实发挥党建统领作用。
二要坚持市场规律、固本强基。近年来,经营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倒逼银行加快经营转型。然而怎么转、转向哪,理论界众说纷纭,实践中也没有“万能的模板”。我认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每家行情况不一样,转型的重点也应有所侧重,并且要在根本上真正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客户需求变化,踏踏实实做好本源工作、基础工作。经济决定金融,近年我们以经营理论联系发展实际,紧跟杭州城市治理格局,牢牢抓住“G20、亚运”两会、“数字经济、制造业”双引擎以及城市大建设、民营大发展过程中的机遇活水,加快各项业务拓展;同时以客户金融需求升级为导向,主动加强机制建设、产品创新,通过个贷经营改革、消费分期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等举措,打开了重点市场、赢得了发展红利。
三要坚持高标引领、科学治理。重点城市行是全行经营主阵地和改革桥头堡,承担多维高标的经营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在工作推动过程中,全行一方面强化“比”的思想,坚持高标引领,“不唯任务、但唯市场”,不断拉开与同业距离。到今年6月末,我行全部存款日均余额四行占比43.6%,较2018年末提升2.9个百分点,比主要竞争对手多增433亿元,领先优势扩大到2430亿元;各项贷款日均余额四行占比35.1%,提升0.8个百分点,比主要竞争对手多增334亿元、领先优势扩大到1227亿元。另一方面倡导科学治理、统筹推动。既注重机制的充分激励,对存款、贷款、效益等核心任务,强化考核指挥棒、资源调配器作用;又坚持“人治”的适用有度,树立“执行力指标”意识,明确“一把手工程”专攻全行性、重大性、战略性工作,把干部领导力用到最需要统一思想、调动资源、集中力量的工作上去。
四要坚持大胆创新、专业办事。创新改革永不能止步。越是在发展高位,越需要大的变革激发红利、越需要依靠专业打造优势,这样才能继续拉开与追赶者的距离。这两年我们坚持专业化服务定位,迈开大步、主动求变,通过机制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并重,进一步增强“专业性”,并创新抢抓了一些市场机遇,如: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个人线上年获客量已近百万级;抓住杭州购房验资新政契机,业内率先推出“诚意金”服务,成为我行储蓄存款重要来源;以金融科技解决司法行业痛点,创新开发法院破产管理、公安涉众型经济案件管理等系统平台,有效拓展了公检法机构客户及相关B端C端客户,并引流了可观的低成本存款。此外,积极推进无贷户经营改革、“AI远维”建设、网点智能化轻型化建设、“不跑一次”改革等创新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经营效率、增强了发展活力。
《金融言行》:我们知道,杭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经济强市,新世纪以来,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杭州入围数量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一,杭州还诞生了阿里巴巴、网易、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民营经济已然成为杭州的“金字招牌”。那杭州分行在服务民营实体、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是怎么做到与城市同频共振的?
包伶捷: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们银行的本源本职工作。近年来,杭州分行在上级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支持杭州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末贷款规模在全市同业内率先突破“四千亿”大关,在国有四行间份额占比达35%,余额、增量继续领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两条主线不动摇:
围绕“双引擎”,加大民营实体支持力度。杭州是民营经济强市,去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为民营经济迈向更高更强指明了方向。围绕“双引擎”主线,我们一方面突出强化“高”“新”服务能力。重点聚焦中国制造2025、凤凰计划、隐形冠军、独角兽、上市公司等优质企业,通过表内外、投融资、股债权、境内外等全方位提供综合化服务,积极满足企业赋能转型升级需求。尤其注重为制造业企业向“先进智造”转型加大支持,去年以来累计投放制造业贷款135亿元、余额达408亿元,增幅15%。同时,针对杭州高新经济发达的特点,省市分行联动成立“四新”团队,围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专职拓展区域新市场,积极探索特定评价体系和风控模式,取得积极成效,去年以来累计拓展“四新”客户结算户3523户、融资客户104户。另一方面兼顾“大”“小”加快服务扩面。既抓龙头、带示范,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新华三等行业龙头达成战略合作,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服务层次;又抓中小、强扩面,去年以来净增民营企业客户218户,总量达到1265户,在有贷户中占比达到68%,充分发挥了国有大行金融血脉对民营经济肌体的带动和激活效应。
升级“普惠行”,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充分利用杭州“双创天堂”的宝贵条件,聚焦小微企业核心关切,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加快升级普惠金融服务,去年以来我行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新增106亿元,余额较2018年末增长了2.7倍,普惠金融发展“跑”出了历史新速度。一是聚力破解“融资难”。深入开展工银普惠行、百行进万企、千名专家进小微等活动,创新推出科创贷、跨境贷、税易贷、顺丰贷等特色产品,为小微客群提供个性化场景融资解决方案;加大与政府合作,首批入驻“杭州e融”平台,全力做好平台客户对接融资服务,去年以来累计放款1630笔,金额44亿元,撮合客户数和贷款累放额均居杭州同业第一。二是聚力破解“融资慢”。充分发挥工行科技优势,以线上产品匹配创新内部专营和审批派驻机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审批、放款等各个流程,结合分行“不跑一次”改革,不断提升贷款服务“加速度”,迅速优质的产品服务得到当地市场极大反响和好评。三是聚力破解“融资贵”。坚决贯彻监管要求,积极为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到去年末,全行小企业贷款的平均执行利率4.84%,较去年初降低30个BP,较好实现“两增两控”目标。今年疫情期间继续加大力度,落实执行优惠利率,并在把控实质风险的前提下给予续贷、展期等支持。
《金融言行》: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移动办事之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请您谈谈杭州分行是如何发挥国有大行优势,深度融入到这一改革过程中的。
包伶捷:2017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以“最多跑一次”为突破口,探索推动各领域行政事项“一次办结”,从理念、制度到作风全方位深层次推行变革。三年多来,改革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改进了治理水平,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服务地方的国有大行,杭州分行一直全力支持政府改革,尤其在这场“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分行从“助力”变革、“借力”发展到“发力”自我变革,不仅深层次参与了政府改革,也以此为契机谋划推动分行自身的改革发展。
最初是“助力”。商事登记领域是最早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领域之一,杭州分行第一时间参与推动了改革,创新打造“企业通—工商注册登记代办和银行金融服务”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首个试点开展“证照联办”预约开户、首批推进工商注册登记代办,分行助力商事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每一步都走在同业前列。随着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继续加大先行先试,积极助力公积金提取“一窗受理”、公积金贷款“快速办”、抵押登记“不跑一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政府改革提供了有效助力。
然后是“借力”。在深度参与改革、助力改革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这场改革给杭州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撬动的巨大能量,并积极借力改革、加快发展。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以群众“移动办事”需求为导向,分行主动求变、融入改革:在对公开户方面,我们积极优化开户服务流程,加快升级智能服务,还针对杭州地区淘宝电商特点,创新推出“淘宝电商通”开户服务等,去年以来新开结算户、基本户总量排名四行第一;在个人贷款方面,我们借助与公积金中心的合作,实现了市公积金贷款城区支行全辖办理;主动与抵押登记中心、杭城主要二手房中介开展合作,基本实现了线上抵押登记业务全程网办、按揭贷款一站式办理,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优势,目前我行个贷市场占比已达到36%;在智慧政务领域,我们在社保、司法、医疗、教育等领域都开展了合作,服务政府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发展。实践证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更是不可逆的,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乘改革东风,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再进一步是“发力”主动变革。受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启发,分行也将目光瞄准了自身,力求通过刀刃向内、自我加压的“不跑一次”改革,实现基层办事“不用人跑”、业务智能“无人要跑”、机关作风“系统领跑”,系统性解决员工减负和客户体验问题,力促员工满意度和业务实效双提升,锻造新的、可持续的发展动能。针对与支行或客户上下往来多次、系统与手工审批双轨运行、多部门多平台审核等流程,梳理明确33个改革项目,涉及20个机关部门,到今年7月末已全部完成改革落地,全部实现“不跑一次”。同时,坚持以基层满意度为检验标准,对以上项目进行了满意度评价,支行总体满意度在95%以上。
《金融言行》:作为新一线城市,杭州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在G20峰会之后,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们很想了解,杭州分行是如何抢抓杭州“后G20前亚运”这一历史机遇的。
包伶捷:从G20“办好一个会、改变一座城”,到“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亚运城市行动,近年杭州站上“后峰会前亚运”新的历史起点,迎来全面大发展、能级大提升的全新机遇。对于杭州分行来说,机遇意味着更大市场,各项业务发展必须抓住这一宝贵的发展契机;机遇也意味着更激烈竞争,分行做好了与同业对手短兵相接的充分准备。因此,分行进一步强化“比”的意识、“拼”的精神,全力抢抓市场机遇,加快推进转型发展,主要经营指标不仅保持同业领先而且连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存款新增972亿元、贷款新增376亿元,基本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持续巩固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全行上下深刻认识到当前是杭州分行发展历程中不可错失的关键“窗口期”,必须牢牢把握,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加快发展。一是提升竞争力特别是信贷业务竞争力的关键“窗口期”。“后峰会、前亚运”背景下,我们抓住公司信贷这个“牛鼻子”,紧盯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以“责任清单”“挂图作战”的形式,全力加快城市有机更新、交通领域、全域整治、未来社区、亚运建设等领域重大项目拓展,持续加大制造业实体经济及新经济新市场信贷支持力度,到今年6月末公司贷款余额四行占比35%,保持四行第一。二是提升银政合作关系密切度的关键“窗口期”。对于重点城市行来说,银政关系对一行市场地位、品牌口碑至关重要。对此,我们以工行与杭州市政府签约成为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为契机,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政府合作。我们主动对接市发改委、文广旅游局、良渚管委会等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在新制造业、数字经济、未来社区、文化旅游等全市重点发展领域,缔结了战略合作关系,力促城市发展与现代金融深度融合。同时,立足精准服务、及时服务,对辖属支行新建立“区县政府及市级机构合作服务对口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对各级政府的决策响应服务效率。三是提升我行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关键“窗口期”。面对高标做好亚运服务的重要考卷,我们坚持以卓越服务和极致体验为标准,不断擦亮工商银行的金字招牌。去年我行正式成立亚运金融服务中心,启动三年亚运金融服务提升计划,积极打造全方位、全渠道优质金融服务,推进智能化轻型化网点以及良渚文化主题网点等特色网点建设,努力为工行品牌增添创新亮色,使网点服务更高效、更开放、更暖心,提升我行美誉度和影响力。
《金融言行》: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调整,同业竞争的白热化,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崛起,重点城市行转型发展的压力前所未有。面对这些挑战,杭州分行有哪些应对之策?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与蚂蚁金服等新兴科技金融公司的竞合关系?
包伶捷:竞争的一方面来自同业。杭州市场资源是丰富的,经营前景是广阔的,但金融资源集聚、不断孕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持续伴随着高度白热化的同业竞争挑战。在这一大环境大背景下,落实好总行重点城市行发展战略要求,确保系统内支柱性贡献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重点城市行的经营本源和使命担当。从近年外部环境看,同业间在经营层面上竞争最激烈的还是集中在负债端,这一点杭州和其他重点城市有共性,但情况相对更为突出。对此,杭州分行坚定遵循上级行指引,贯彻“48字”工作思路和“三比三看三提高”工作方法,强化“比”的意识,牢牢把握“大、全、稳、新、优、强”的正确发展方位,在竞争中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杭州分行目视长远、把握主动,以“效益”为纲,坚持走一条“狭义和广义”管理相结合,“主动和被动”负债相配合的“量价协调”之路。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全行各层级进一步强化成本意识,锤炼强的执行力,取得了经营“量价效”协同向好、客户“基本盘”持续夯实的良好成效,尤其在同业主要对手付息率均明显抬升的情况下,既确保了市场份额又降低了负债成本,为后续自身发展和同业竞争掌握了积极主动和有效空间。
竞争的另一方面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科技公司。杭州作为全国新一线和互联网中心城市,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融合、促进、演变更加深刻。直面并应对好阿里系等金融科技公司的涌现、竞争和共生是事关我行发展的重大命题。在这种局面下,关键是考验思路能否跟上,应对是否正确。因社会分工各有侧重且有明显差异,我们与金融科技公司是“竞合”的关系,即以“竞争”和“合作”促进共赢。
在竞争上,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的比较优势。一是发挥线上线下结合优势。金融相对而言还是较为复杂的业务,虽有非接触模式加快覆盖基础业务之势,但增值类个性化的服务仍将以“面对面”交流的模式开展。因此,分行在发挥线下传统物理渠道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全功能智能化网点改造,以及分行AI远维中心的建设运营,全方位地延展触达客群的“触角”。二是发挥GBC联动优势。客户是银行经营的根基,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在全行业“场景化”“平台化”的背景下,我们也在思考探索如何更好地整合、挖掘各类客户资源,进一步提升经营效能。在这方面,我们将总行GBC三端联动作为关键战略来抓,以G端引领、公私协同,追根溯源带动各类业务、各种客群加快发展,打造全量客户和持续发展优势。三是发挥集团综合优势。“工商银行”的品牌和集团整体就是我们最强信心来源和核心竞争力所在,近两年我们充分借助总行相关专业部门支持,进一步发挥集团化、全牌照和金融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巩固了分行在杭州的份额和影响力。
在合作上,以开放的态度,加强“学习”和“融合”,厚植发展动能。一方面学习金融科技公司在客户体验和科技运用上好的做法,全面优化营销模式,升级服务手段。去年以来,我们专门成立“阿里、支付宝、网易专班”,在加强服务的同时积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比如近期受“直播文化”“粉丝经济”启发,与阿里合作开展“财富大讲堂”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另一方面抓好创新融合,充分发挥我行作为重点城市行的特点和资源禀赋,回归银行本源,从客户商业模式和交易链条出发,围绕消费经营活动,通过场景布局,借力金融科技,提升数字化业务能力,打造开放共赢的金融生态圈。特别是当下数字货币DCEP正在积极试点,我行保持密切关注。未来数字货币全面应用后,上述合作积累的做法和经验,有望助力我们加快实现“全面主动领跑”的发展身位转变。
《金融言行》: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工商银行总行党委提出打造“第一个人金融银行”“境内外汇业务首选银行”等重大战略。杭州分行是如何结合区域特色贯彻落实这些战略的?
包伶捷:总行“第一个人金融银行”“外汇首选银行”战略高屋建瓴、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根据总行战略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自身发展现状,努力找准强弱项、突破关键点,全力争做战略落实“排头兵”。
一方面,更加旗帜鲜明、有的放矢地“争第一”。关于“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应该说,杭州分行个人金融业务总体实现了领先发展,对照战略“八个第一”具体要求,2019年末分行在同业可比指标中仅个人全量客户、个人外汇存款两项总量指标排名四行第二,基本具备了打造“第一个人金融银行”的基础和优势。对此,我们结合总行、省分行党委要求,进一步强化“比”的意识,目标夺取各项战略目标和业务指标的全面第一,全力争做“第一个人金融银行领先行”。一是巩固和扩大既有优势,特别在储蓄(本币)存款、个人贷款、私人银行客户等核心关键指标上持续加大力度,确保存量、增量双领先,在战略上彻底战胜主要竞争对手。二是盯住落后细分领域,加快实现补短争先,今年一季度个人全量客户总量已经实现反超、夺得第一,上半年个人外汇存款增量四行占比达到75%,余额四行占比提升至43%,与中行差距缩小至2100万美元,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年内实现反超、明年稳固优势。关于“境内外汇业务首选银行”战略,对于杭州分行来说,“后G20、前亚运”是杭州经济加速对外开放、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行加快提升外汇业务竞争力、打造首选银行的重要窗口期。实事求是地讲,相较于个人金融业务,杭州分行的外汇业务综合优势不够突出,对此我们已制定《打造“境内外汇首选银行”实施方案》,从竞争类、效益类、服务类、合规类各个维度明确具体目标,并相应完善组织推动架构、梳理优化产品服务体系和配套支持政策、建立实施长效队伍建设机制,狠抓外汇业务竞争力提升。今年上半年,杭州分行外汇存款增量、贷款增量、国际结算量均排名四行“第一”,为近年首次。
另一方面,更加着眼长远、谋篇布局地“抓基础”。总行战略“第一”“首选”目标的内核,在于基础服务能力的领先、在于我行金融服务适应性和普惠性。对此,我们在抓好核心竞争力指标的同时,坚持战略眼光、统筹推动抓基础。一是抓基础渠道。创新推进网点智能化轻型化,加快网点裂变和布局优化,在功能综合化的前提下实现既减人又增点,高效增加网点服务触点,同时重点扶持打造一批 “小巨人网点”,提升竞争力。二是抓基础服务。以“钱能兑、款能汇”、基础服务全覆盖为目标,实现全网点外汇业务功能全受理;以AI远程维护为支撑,努力实现基础服务全面触达,并为一线提供中台专业支持;以专业“执行力”指标为重点,持之以恒推动各专业基础性业务发展,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三是抓基础模式。聚焦G-B-C全链条协同,以专业服务为切口,以系统化集成思维,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联动服务机制;以“不跑一次”为目标,在智慧零售、个人信贷等领域率先探索,以智能化、平台化方式直达客户“最后一公里”,从而实现部分业务“无人要跑”,打造客户极致便捷体验,以服务赢得市场。
《金融言行》:处于城市能级蝶变关键期的杭州,面临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发展机遇。作为区域内的大型金融机构,贵行将如何协同杭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而为工行提升在长三角的区域竞争力贡献力量?
包伶捷:继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杭州市将战略定位明确为“更好接受上海辐射,打造长三角金南翼的核心引擎”。对杭州而言,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市域面积占长三角地区的4.7%,常住人口占4.3%,经济总量占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7.2%。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杭州市面临较大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主要在于上海的溢出效应、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协同效应,以及都市圈的共建效应;挑战主要在于既面临着上海超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也面临着周边城市的“洼地效应”。但相比之下,更多的是机遇。
2019年8月1日,陈四清董事长专程来到杭州,主持召开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对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关工作安排作重要指示,为我们工作指明了方向。此后,杭州分行进一步提高站位、迅速行动,紧盯《杭州市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行动计划》,深刻分析挖掘杭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蕴含的诸多金融业务资源,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民生和高端人才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重点围绕杭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十大标志性工程和相关重点项目,第一时间梳理摸排清单,对相关项目逐户落实责任机构和责任人,推进重点项目名单制营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分行累计审批长三角项目11个、合计金额达147亿元,累计投放长三角项目贷款16个、投放金额79亿元。至年底,预计还可完成项目贷款投放60~100亿元。
同时,分行将支持杭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长期战略工作,研究制定了中长期规划,明确到2021年投放长三角贷款200亿元以上的目标。下一步,分行将立足区域特点和本行实际,继续全力拼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业务资源,在履行大行责任、展现大行担当的同时,加快推动自身业务发展。特别在公司领域,将切实加快新城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亚运村和亚运场馆建设、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等领域优质项目、优质客户营销,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和储备力度,切实发挥国有银行在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主力军和领头雁作用。与此同时,也将积极抓住人才流动、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带来的金融资源,统筹做好存款争揽、个人特色客群拓展等工作,努力推动业务全面发展,加快打造长三角区域领先发展标杆行。
《金融言行》: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也期待杭州分行在融入杭州城市新发展,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新征程中,继续保持标杆城市行的领先优势!
包伶捷:谢谢,也祝《金融言行》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