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2020-10-22 04:27林百润何美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利拉鲁血糖研究组

林百润 何美艳 王 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梅州 514700

当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上升,且伴随肥胖的患者对其血糖控制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发生心肌梗死以及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的可能性也较大,从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当前临床上多使用药物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二甲双胍应用比较普遍,它能在调节血糖的同时使患者体重下降。而利拉鲁肽作为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素-1(glucogon like peptide-1,GLP-1)的类似物,具有比较长的半衰期,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发挥药物的降糖效用。而相关研究显示,将利拉鲁肽同二甲双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并且还能对患者体质量进行有效调节,有利于进一步减少低血糖等不良症状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1-2]。本研究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纳入标准:(1)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2)患者无胰岛素治疗史;(3)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4)患者为肥胖患者,即体重指数(BMI)≥28kg/m2;(5)全部患者均为初诊糖尿病患者,且研究前均未接受任何降糖治疗。排除标准:(1)患者伴随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以及活动性肝炎;(2)患者伴随有严重的急慢性胰腺炎且存在甲状腺癌史;(3)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4)患者本身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症状。其中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37~77岁,平均(56.8±2.3)岁;病程3~12年,平均(6.4±1.3)年。研究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7~78岁,平均(56.7±2.4)岁;病程3~11年,平均(6.5±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给予患者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H20023370,规格:0.5g×20片)药物口服治疗,药物用量为1.0g/次,2次/d,可以依据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对用药量进行调整,患者需持续治疗16周。

研究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二甲双胍药物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给予患者利拉鲁肽[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分包装;规格:3mL∶18mg,J20160037]药物皮下注射治疗,药物用量为0.6mg/次,1次/d,可以依据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对用药量进行调整,若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低血糖等症状需及时减少用药量,患者需持续治疗16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血糖水平已经恢复正常,且不存在低血糖等不良症状,体质量也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有效:患者血糖水平已经得到有效改善,且体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未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无效:患者血糖水平以及体质量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甚至病情逐渐加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2)观察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体质量指数(BMI)。采集患者5mL清晨空腹静脉血,并及时进行离心分离,将上层清液取出来,利用血糖分析仪对患者的FBG、2hPG、HOMA-IR以及HbAlC等指标进行详细检测[4]。(3)观察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FBG、2hBG、HbAlC、BMI以及HOMA-IR指标比较

研究组FBG、2hBG、HbAlC、BMI以及HOMAIR等指标改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BG、2hBG、HbAlC、BMI以及HOMA-IR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FBG、2hBG、HbAlC、BMI以及HOMA-IR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FBG(mmol/L) 2hPG(mmol/L) HbAlC(%) BMI(kg/m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9.3±1.2 7.5±0.9 13.7±1.9 9.3±1.5 9.7±1.5 7.7±1.2 35.2±1.6 28.6±1.5研究组 9.3±1.1 5.8±0.3 13.6±1.8 6.1±1.2 9.6±1.4 6.4±0.7 33.4±1.5 22.1±0.9 t 1.632 13.852 1.862 13.571 1.521 13.052 1.873 13.87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主要是由于患者胰岛素分泌及作用出现严重障碍导致的,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并且还会伴随出现组织器官以及系统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过度肥胖既是2型糖尿病的诱因,又是该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5-6]。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病情改善,需及时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调控,进而使患者体重恢复正常。

当前临床上多使用药物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以及预后,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二甲双胍药物本身可对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进行有效抑制,并帮助体内的脂肪以及肌肉细胞等吸收血液中的葡糖糖,进而维持血糖平衡,对于进一步促进血糖水平改善具有关键意义[7]。但是二甲双胍药物在临床中单独使用疗效并不理想,它不能对胰岛β细胞的进行性损害进行有效抑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进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而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限制。而利拉鲁肽属于一种由人工组成的GLP-1类似物,其优势在于药效在人体内持续作用的时间长,患者在用药之后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增多,从而对血糖水平起到较强的调控作用。同时,利拉鲁肽药物使用时对用餐时间不存在明显制约,更能被患者认可[8-9]。研究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同时给予患者利拉鲁肽以及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可有效促进不良症状改善,增强治疗疗效,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分析原因为:利拉鲁肽可有效刺激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且本身具有比较高的葡萄糖依赖性,当患者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时,利拉鲁肽药物会降低对胰高血糖素所产生的抑制效用,因而,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联合使用利拉鲁肽以及二甲双胍可发挥双重效用,可有效增强治疗疗效,进而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10-11]。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FBG、2hBG、HbAlC、BMI以及HOMA-IR等指标改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临床治疗期间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使胰岛素抵抗作用得到明显减轻,有利于促进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进而有效降低患者体重。分析原因为:利拉鲁肽不仅具有降糖减重的作用,还能促进患者微炎症症状的改善,进而避免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伤害,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12-13]。而二甲双胍在治疗期间所起到的辅助作用也非常重要,它能够通过促进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进一步增加,而使外周葡萄糖的利用率有所提升,进而有效促进患者血糖水平改善,使患者体重下降。

同时,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可有效促进临床效果增强,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使患者能尽快融入正常生活。分析原因为:二甲双胍可有效促进肌肉以及肝脏等部位对糖利用率的增加,进而抑制糖原异生,对患者血糖水平做科学调节。而利拉鲁肽药物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及胰腺α、β细胞等部位发挥作用,将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促进胰岛素抵抗减少,进而使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提升,极大地增强了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情况改善[14-15]。

综上所述,对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胰岛素功能,进而促进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治疗疗效,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利拉鲁血糖研究组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糖尿病新型药物利拉鲁肽保护心血管相关信号通路概述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