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颖 吴曙粤
1.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医医院儿科,广西北海 536000;2.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西南宁 530022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act infection),简称复感,以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病程长为特点,常见于儿科临床[1],部分患儿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较少数可引发哮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伴有盗汗症状,可引起患儿头晕、学习能力下降、食欲不振、疲倦、心慌等,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2-6]。
现代医学证明,中药能够调节和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幼儿的抗病能力,改善体质。中药长于扶正祛邪,优势明显,因此中医药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过程中能发挥良好的疗效。本课题组选取北海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2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200例,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年龄3~6岁,平均(4.1±1.4)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治疗组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3~6岁,平均(4.1±1.4)岁,病程1~2.5年,平均(1.3±0.5)年,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2例,下呼吸道感染48例;对照组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3~6岁,平均(4.4±1.6)岁,病程1~2年,平均(1.2±0.3)年,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6例,下呼吸道感染44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治疗前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根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患儿处于正常环境安静状态下昼夜大量自汗,其背部、头面等局部或者全身出现过多汗液,食欲减退,身形消瘦,无精打采,睡眠质量下降等,这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伴随盗汗的诊断标准[7];年龄0~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3次;年龄3~6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年龄6~12岁,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无全身器质性疾病合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内容和过程向患者说明,患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不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标准者;不足1岁或超过12岁的患儿;长期服用其他药物不能立即停药的患儿;过去12个月内使用多价细菌疫苗或其他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的复感患儿;合并有哮喘、佝偻病、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严重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者;具有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尤其是抗生素)过敏的患儿;据医生判断,受访过程中可能造成损失的患儿[8]。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生理盐水行双侧肺俞穴、膈俞穴和心俞穴穴位注射。双侧肺俞穴、膈俞穴和心俞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mL注射器吸取生理盐水1mL,采用皮试针头,双侧肺俞穴、膈俞穴和心俞穴进针,深度0.5~1.0寸。回抽无血后注射,每侧注射0.5mL,针后每个穴位轻微按揉3~4min,每天下午3点注射一次,注射30d为一个疗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组方:黄芪45g,桂枝15g,薤白15g,淫羊藿15g,白芍15g,川芎10g,丹参30g,三七10g,红花6g,瓜蒌20g,生姜20g,炙甘草10g,大枣10g。饮片由本院中药房统一提供,以上药物隔日1剂,水煎,煮沸后改用文火煎15~20min,取药汁200~300mL,兑匀后分剂量3次服用。以上药量为3~7岁患儿的剂量,其他患儿根据年龄酌情增减剂量。3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在早餐前统一采集血液,用无菌试管采血2mL后送检,去乙二胺四乙酸抗凝,2500~3000r/min离心5min后分离血清,确保标本没有溶血,吸取足量血清对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其余血清样品封盖后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每一步操作,检测波长为450nm,用酶标仪测定光密度。疗程中对患儿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跟踪记录,并于停药后的3、6和12个月对两组患儿随访1次,对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进行统计并比较每次发作时的病情轻重。
根据1987年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文献[9]报道并结合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成果制定本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方法如下。(1)临床治愈:治疗后6个月内不发生呼吸道感染;(2)显效:治疗后3个月内不发生呼吸道感染;(3)有效:治疗后1个月内不发生呼吸道感染;(4)无效:治疗后1个月内仍发生呼吸道感染,且发作次数不减少。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19.0软件对纳入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IgG、IgA及IgM均有所升高,治疗后两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CD8+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两组IgG、IgA、IgM水平比较(±s,g/L)
表2 两组IgG、IgA、IgM水平比较(±s,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IgG IgA IgM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n=100) 7.642±0.934 8.348±0.456* -5.984 0.004 0.434±0.092 0.694±0.125* 1.498 0.003 0.865±0.123 1.232±0.235* 1.2890.002治疗组(n=100) 7.211±0.566 10.454±0.236*△ -6.257 0.001 0.563±0.138 0.989±0.237*△ 2.489 0.002 0.946±0.237 1.644±0.467*△3.4720.004 t 3.247 -5.761 6.325 1.368 8.363 3.865 P 0.567 0.002 0.341 0.001 0.427 0.002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CD3+(%) CD4+(%)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n=100) 49.321±4.342 54.424±4.906* 1.456 0.002 32.142±3.194 36.237±4.285* 4.874 0.001治疗组(n=100) 50.147±4.679 62.487±6.724*△ 2.432 0.001 32.161±4.238 42.235±6.778*△ 5.238 0.004 t 2.346 3.546 3.356 5.173 P 0.341 0.002 0.168 0.004组别 CD8+(%)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n=100) 31.219±3.426 28.263±3.312* 2.174 0.003 1.031±0.125 1.286±0.247* 5.164 0.002治疗组(n=100) 32.16±2.02 21.32±1.12*△ 4.167 0.010 1.001±0.043 1.985±0.436*△ 1.383 0.005 t 1.492 4.186 3.013 1.372 P 0.087 0.002 0.681 0.00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上一种多发的综合征[10-11],年龄和免疫力是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发作时患儿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2-1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单一的学说或者理论难以对其进行解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众多因素均涉及其中,其次还与维生素缺乏、胃食管反流、人工喂养、营养不良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选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14]。在西医临床上,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急性期与缓解期,其中急性期治疗用抗病毒与抗生素联用的联合治疗方法,缓解期通过强化患者的免疫系统进行治疗,提高机体细胞免疫水平。中医则认为,先天不足以及后天失养均可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应以驱邪为主,扶正为辅,补益肺气的同时佐以固卫阳气[2]。采取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的方式对患儿的相关穴位进行干预,操作简单并且能够促进病情恢复。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中药熬制而成的汤剂,其中黄芪内可补肺脾之气,外能止汗固表[15],桂枝能够助阳行气、温经通脉,白芍养血敛阴,当归和大枣能够养血活血,生姜发散外邪,多药配伍发挥行气补气,养血活血的药效,根据患者的病症加减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本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具有更为明显的临床疗效,两组间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综上所述,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