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兰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 厦门 361000)
脑卒中是常见性脑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成功救治处在稳定期的患者仍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表现,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心理负担。临床工作中发现,除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外,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治疗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稳定患者心理状况[1]。基于此,本文就我科稳定期脑卒中患者为例,总结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现报道如下。
实验对象选自2017-10~2018-12,总计84例。纳入标准:(1)经MRI、CT等检查确诊的脑卒中患者;(2)患者自愿配合参与;(3)处在病情稳定期患者。排除标准:(1)脑卒中复发患者;(2)合并其他严重病症患者;(3)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4)凝血以及免疫功能障碍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5~78岁,均值(67.8±7.8)岁。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3~79岁,均值(68.6±8.1)岁。对照组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资料对比(P>0.05)。
对照组给予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健康教育、病房环境护理等院内常规护理。
观察组院内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脑卒中疾病具有突发性,稳定期患者在肢体功能障碍等因素影响下有明显心理负担,从而增加治疗负担,影响患者治疗配合度。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心理干预,以稳定患者心理状况,提高遵医行为与康复效果。(2)肢体功能护理。床上护理,指导并辅助脑卒中患者床上翻身、坐位、移动、平衡练习,做好患者运动期间保护工作,练习动作幅度自小至大、力度自弱至强。床下护理,指导并帮助脑卒中患者进行床下练习,逐渐实现自主/辅助支撑下下床、站立、慢行等,需预防患者跌倒损伤。(3)日常能力护理。结合脑卒中患者个体情况指导其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以搭积木、抓豆子等精细活动以及洗脸、刷牙恢复日常活动功能,对患者的进步及时表扬,以增强患者康复信心。(4)语言功能护理。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障碍明显,为了促进其语言功能恢复,可以指导其从发“啊、呀”等单音开始练习,鼓励患者从单音到读报等过度练习。(5)患肢护理。指导患者、家属摆放患肢方法,软垫支撑患肢预防压疮,进行患肢按摩护理,肌张力高者充分放松,肌力偏低者以按摩手法结合穴位按压刺激。
记录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情绪评分改善情况,分别参考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情绪量表(SAS、SDS),进行84份护理问卷调查[2]。
观察组、对照组脑卒中患者NIHSS、FMA与SAS、SDS评分改善情况见表1。干预后指标评分经统计学处理(P<0.05)。
表1 脑卒中患者组间情绪等指标评分对比分,n=42)
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3%(40/42)、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19%(32/42)。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χ2=6.2222,P=0.0126)。
脑卒中是脑部血管突发性病变,可产生脑组织、脑神经不可逆损伤、坏死,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当前,我国老龄化加剧、人们饮食结构转变,导致脑卒中发生率上升趋势,从而威胁患者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家庭、社会负担。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预后偏瘫、肢体功能以及语言障碍等情况仍然十分明显,从而影响患者身体、心理状况。脑卒中疾病有突发性特点、病情进展快、身体功能部分丧失,从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动作,加上疾病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导致患者明显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表现,心理症状发生可继发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紊乱等一系列应激反应,影响患者机体康复,严重情况下加重患者病情,导致脑血管疾病再次发作,所以需格外重视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心理症状诱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从而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3]。既往传统护理侧重于患者治疗操作、并发症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功能恢复护理工作开展较晚[4]。临床工作中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部分神经细胞恢复,从而提高康复效果[5]。陈颂,池红万研究指出,心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情绪,护理效果明显[6]。 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组间指标评分以及护理总满意度(95.23%vs76.19%)比较(P<0.05)。
综上所述,重视并进行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同时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