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提高儿科血液标本合格率的效果观察

2020-10-22 08:01李燕红朱淑琴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合格率儿科标本

向 超,李燕红,朱淑琴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三区,广东 惠州 510001)

血液检查是医生在疾病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时的一项常用参考依据,确保血液标本的合格率是保证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1]。低龄患儿由于静脉血管条件的限制,增加了穿刺难度,因此采血成功率明显低于成人[2]。二次采血不仅给患儿造成额外痛苦,易引发医疗纠纷,增加了血液检验科室的检验工作量,因此,如何提升血液标本的合格率是儿科护理关注的焦点问题。PDCA循环管理最先由美国管理专家W.E.Deming提出,是目前临床和医院管理工作中常用的管理方式,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独立管理阶段形成一个闭合循环,每个阶段均互相衔接,相辅相成[3]。我院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各科室的质量管理改进取得了较好成效。本研究就PDCA循环管理提高儿科血液标本合格率的效果进行如下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7~12月我院儿科送检的6047份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调查、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管理计划,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儿科血液检验标本管理进行干预。干预后另抽取2019年1月~6月送检的血液标本7776份作为观察组,与PDCA循环管理前标本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

PDCA循环管理干预方式如下:(1)成立管理小组,由其中3名资深护士成立领导小组,展开PDCA循环管理基础知识培训。(2)P阶段:对儿科2018年7~12月送检的6047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其中不合格标本145份,找出不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溶血;标本凝固;采血量过多,血量不足;标签贴错试管,用错标本容器;标本污染等;针对存在问题召开集体讨论会并总结出PDCA循环管理可行性方案,最后由管理人员做出月计划、季度计划以及全年计划,并制定相关考核标准。计划内容主要为:①规范化培训: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检验相关知识,并对培训内容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确保每位组内成员均能熟练掌握;②规范采血操作流程:为患儿提供良好的采血环境,采血时首选肘窝静脉,避免在血液针头处采集标本;于采血前检查所用针头和试管是否合适,不用力拍打采血部位,控制采血时间,穿刺前严格消毒、干燥;规范采血顺序,将血液标本及时摇匀,全程应避免过度震荡;③健全监督管理:由采血科主任和2名专职护士组成质控小组,有效监管血液标本管理的每个环节,建立考核标准并与绩效挂钩(3)D阶段:领导组成员就P阶段制定计划及考核标准进行系统培训,确保每位护理人员均能熟练掌握采血操作流程、改进计划及考核标准。培训结束后质控小组以微信集群的方式进行每周3次PDCA循环管理培训,便于组内随时交流学习。(4)C阶段:由管理组人员考核当月考核标准执行情况,是否达标,分析计划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上月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改进。(5)A阶段:领导小组对每月会议记录和工作总结进行分析讨论,及时调整下个月或季度的管理重点,推动下个PDCA循环呈螺旋式提升,持续改进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及护理质量。

1.3 评价指标

(1)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后送检血液标本合格率。(2)PDCA管理实施前后分别抽取100例患儿家属,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接待态度、采血技术、环境卫生3个方面评价PDCA管理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满分10分,8~10分为满意,6~7分为基本满意,0~5分为不满意,该调查表克伦巴赫系数α(Cronbach’sα)为0.828,重测效度为0.86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CA循环管理前、后送检标血液标本不合格率

观察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DCA循环管理前、后送检标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对比 [n(%)]

2.2 患儿家属满意度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DCA循环管理前、后满意度对比[n=100,n(%)]

3 讨论

血液标本质量管理是体现医院整体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时常需通过准确的血液标本检验结果来辅助判断[4]。当前医院血液检查的项目越来越丰富,血液标本类别也越分越细,需要护理人员与检验人员进行协调合作。血液检验过程准确无误、血液标本采集操作合格均是产生合格的血液检查结果的必要条件。因此,通过规范护士在血液标本采集时操作技术和流程,可确保血液标本的高质量,从而提升血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一方面会导致误诊、漏诊的发生,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患者再次穿刺次数,对婴幼儿或儿童来说增加其身心痛苦,重复穿刺也是导致护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5]。除患者自身生物属性外,采血操作、保存和运送、预处理等因素是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血液标本合格率、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儿科血液标本合格率,并能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最先提出,因此又称为戴明环,它能使质量管理环节更加科学化和程序化,能反映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也是制订质量管理计划和实现组织管理的过程体现,通过PDCA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转,实现全面管理质量的提升[7]。依据PDCA循环管理理论,本院先对2018年7~12月儿科送检的6047份标本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溶血、标本凝固、采血量过多、血量不足、标签贴错试管、用错标本容器、标本污染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召开集体讨论会并总结出PDCA循环管理可行性方案,制定出整改管理计划,通过系统化培训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行为,避免因采血顺序错误、血液标本未及时摇匀、剧烈震荡等因素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增加检验次数。二次采血不仅给患儿造成额外痛苦,易引发医疗纠纷,还增加了血液检验科室的检验工作量,因此,如何降低血液标本回退率是儿科护理重点[8]。提升护理人员的采血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可减少重复穿刺、血管选择不合理、拍打过度发生率,降低患者痛苦,不利于护患关系和谐。梁丽婵[9]等研究证实,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血液科血液标本管理中,血液样本的退回率显著降低,且标签贴错试管、用错标本容器、标本污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提示PDCA循环管理能提升血液标准管理质量,减少血液样本不合格的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为确保PDCA循环管理有效实施,PDCA小组通过定期自查、监督、抽查等方式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并通过会议讨论总结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新的问题,归纳出解决方案后将其投入到下个循环中,进而不断优化儿科血液标本管理质量,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儿科血液标本合格率,并能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在儿科血液标本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合格率儿科标本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