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薇,杨剑峰,徐 欢,杜小玉,胡 琼,徐 婷
(1.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湖北 武汉 430000;2.神农架林区中医院内科,湖北 武汉 442421)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患有心力衰竭的人数进一步增多,该疾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不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阻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患者生理以及精神方面带来压力,严重情况下还会致死[1,2]。传统治疗是通过抗心律衰竭药物中加入利尿剂促进吸收,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且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3,4]。中医在心力衰竭诊断中认为引发该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患者阳气虚亏且血液淤滞,需对患者进行活血温阳治疗。本文观察通阳膏穴位贴敷治疗心力衰竭的护理配合效果。
选取2018-01~2019-03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3~70岁,平均(52.23±3.22)岁;NYHA分级:I级21例,II级23例,III级10例,IV级6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2~71岁,平均(51.83±2.99)岁;NYHA分级:I级20例,II级21例,III级12例,IV级7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经诊断确诊为心力衰竭,影像学诊断中可见肺淤血或肺水肿,心电图检查可见异常提示存在原发性疾病,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实验室检查可见C反应蛋白提高,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2)年龄>40岁。排除标准:语言以及精神障碍者。
两组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即应用抗心力衰竭及利尿剂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配合以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通阳膏穴位敷贴治疗,采用冰片、白芷、附子、川穹以及地肤子按照比例研磨成粉,加水调成糊状,敷在患者的关元穴以及至阳穴,将敷药的位置进行固定,每天换一次药,连续敷药一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在对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护理配合,护理配合包含以下内容:(1)治疗过程中应该帮助患者保暖,将室内温度调高,避免出现感冒情况。(2)严密观察患者情况,患者若出现出汗情况,拿毛巾帮助患者轻轻擦拭,观察患者粘贴部位是否存在不牢固情况。(3)加强饮食方面的干预,减少对刺激性食物的食用。(4)增强患者对治疗方法的了解,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肾功能衰退等,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5]: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有所改善,并且临床症状消失即为显效;治疗后心功能较之前好转,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好转即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情况无差异即为无效。(2)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LAd、PWT、LVEF。(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6]。出院前填写相关调查问卷,分数在80分以上为满意,分数60~80分为较满意,在60分以下为不满意。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较对照组68.33%(41/60)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60,n(%)]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SD、LAd、PWT、LVEF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LAd、PWT显著降低(P<0.05),LVEF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LAd、PWT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其中低血压3例,肾功能衰退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12/60),其中低血压8例,肾功能衰退4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
观察组满意度为96.66%(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4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60,n(%)]
心力衰竭属中老年人群体中较常见疾病,是指患者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受到损伤,心脏无法排除静脉回心血量,静脉系统内的血液发生淤积,动脉系统内的血液灌注不足,出现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的状况,临床统一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中医认为心力衰竭属于心悸、水肿、胸痹的范畴,辨证考量集中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气虚血淤、阳虚血液、阳虚水泛、水凌心肺等,因此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以调理阴阳、补益心气、温阳活血、活血利水、泻肺平喘为主。在本组研究组方以冰片、白芷、附子、川穹以及地肤子为主。采用膏剂穴位敷贴进行干预,取穴关元、至阳,关元为小肠之募穴、先天之气海,元阴元阳汇聚与此,使用膏剂敷贴与此,可刺激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心脏血流灌注,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症状,实现强心、补元的目的。至阳为阳脉(督脉)上第七阳穴,膏剂刺激后可除体内湿热气,调和肝心脾肺肾血气供应,达到强心、健脾、利肺、养肝、补肾的效果。同时组方中冰片具有散郁火、通诸窍、醒神之功效,川穹是活血祛瘀的良药,白芷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特征改善灌注情况,地肤子具备去热降燥、调节阴阳的功效,因此整个膏方亦是遵循调理阴阳、活血利气的辨证思路。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膏剂进行穴位敷贴,可同时发挥药物强心、利尿的功效以及穴位敷贴强身健体、促进血气循环的效果,从而有利于全面改善患者身体指标,提高患者药物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膏剂使用较为便利,只需定期将膏方贴于穴位表面即可,可减少药物使用量,降低患者经济压力、心理压力,进而使患者满意率提高。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应用通阳膏穴位贴敷进行干预,可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风险、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临床有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