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银
(重庆工程学院数字艺术学院,重庆 400056)
心理育人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党中央明确指出思政工作必须围绕、关照及服务学生,而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所强调的。心理育人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定位、目标指向,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1]。高校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学习、生活及成长息息相关,也与我国人才培养进展有着密切关系。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心理咨询为主,可以部分消除学生消极、抑郁等典型心理问题,但遗憾在于无法有效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个性启发,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启发式心理干预方式,在心理育人工作中起到了积极有益的补充作用[2]。
目前针对心理育人工作实践方面,国内一些学者分析了心理育人在教学活动中的开展,并从理论层面分析其内涵、功能与实施,从不同方面讨论了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建设作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等的作用[3-8];同时也有相关问题的实验设计的调研、论证与分析,通过实践检验了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 研究生生命愿景影响作用效果及进行了相关评价[9-10]。但这些文献针对心理育人具体方面的讨论较少,针对该问题,该文将着重剖析心理育人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团体心理辅导育人方法的原理、特点及模式,讨论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育人工作的推动作用特点。
从定义层面来看,心理育人即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去教育学生,具体至高校则是高校教师从大学生身心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通过各种心理辅导方式来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心理得到疏导、困惑得以解除、心智得以开发、心理人格得以健全,最终可以成为合格大学生。从概念分析来看,“心理”既是手段、途径与方法,也是内容、理念及态度;而“育人”是目标及根本,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有助于提升思治教育发挥实效性。
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一方面心理育人是提升思政工作质量的重要实现手段,另一方面提升思政工作质量的根本目的育人。首先,心理育人有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这恰是思政教育重要目标。其次,心理品质良好是实现高校育人育德之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及接受思政教育的前提。最后,经过心理教育,组织或高校教师更易获得大学生群体的充分信任,思政教育工作(如基层团体组织培养活动)得以更好开展。
(2)有助于推进心理教育驶入新时代。
如今高校心理教育着重育人育德,其内涵不再只是消除心理障碍并保持心理健康,其更服从于育人育德的大政方针。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要求高校工作者在理念、方法、途径等要有大的转变,能站在育人育德的高度来理解和开展相关教育实践活动。心理育人将心理工作与思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会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深刻变化。
心理学中认为自我观念与生活方式出现了错误,会造成心理与行为不可避免的偏差,解决方法是改变个人的自我观念。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是模拟社会/团体的场景,利用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对其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模式的改变,通过个体间人际交互作用,最终促使学生自我观念改变,以纠正其个人心理和行为偏差的过程,其作用原理见图1。
(1)前期过程(包含引入阶段),作为对象层面的学生由于彼此缺乏足够的信任,个人表达和探索程度不够。生动有趣的团体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自我开放,并能做到坦诚与其他学生分享看法和感受。通过交流,学生们能加深对自己及他人的认识和了解,试着协调人际关系,进而增进团体凝聚力。
(2)中期过程(包含活动、分享及点评阶段),学生需要帮其他同学探索自我目标和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此时学生被鼓励去勇于表达自我,真诚袒露心扉,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被他人接纳,并从其他学生反馈中得到改进自我的路径和方向。
(3)后期过程(包含运用阶段),学生可以更多地应用在辅导中所习得的知识或思考,并把学习到的新的行为方式带到大学学习生活中。
(1)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指导,可以针对大学生群体存在共性发展中的问题,结合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根据其实际需要,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并且辅导方案丰富、过程有趣收益大,可操作性强。
(2)情境性。该方法重视将心理问题置于一定生活情境里,营造出平等、信任、和谐沟通的和谐氛围,并充分利用示范、模范等方法,来激发学生调整自身思维模式,将情境中的学习效果带到大学学习日常生活中。
(3)时效性。在同一时间区间,以团体的形式解决多个学生的共同问题,体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时效性。该方法实践过程中时间集中,团体位于一个相对封闭空间里,辅导方案又有其目的性和规划性,短期内即可达到改变学生原有心理状态的目的。
(4)系统性。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实施者有步骤、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可以相互渗透、补充,结合在校大学生个人在心理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合理心理辅导,激发该方法的辐射功能,可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
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典型方案按活动目的可划为5个类别,如表1 所示。
表1 团体心理辅导典型方案
图1 团体心理辅导作用原理示意图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对象主体正是刚从应试教育环境中进入高等教育环境的大学生,由于这种变化或落差很多人不免前路迷茫、自我困惑、情绪调节困难等问题,而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特点可以很好地对这一群体进行疏导,可以在课堂中通过专业方式与手段,让大学生具体地感受心理问题带来的困惑以及自我探索解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在大学生学业、社交、生活等各个方面遇到的问题。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采用的教育方法通常有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心理效应体验与心理行为体验等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体验活动等方式。而团体心理辅导正是让大学生在团体情境下积极参与的体验活动,利用团体之间的情景互动而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两者方法一致。
心理育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常见心理效应和有关知识,了解青春期心理成长特征及危机表现,学习自我调控,缓解心理压力及提升心理自资本。而团体心理辅导目的也是希望为较多的人解答心理健康方面的疑惑,帮助人们摆脱心理方面的担忧。两者都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增强包容自我能力和自信,进一步促进自知力的发展,达到自我统合和自我实现的目的。
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强调平等、尊重、互动,也注重大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表达、接纳、合作,并鼓励学生去一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样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模式里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模式。同时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趣味性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个体也容易被氛围感染并迅速沉浸其中。这种方法为主动参与的学生提供了展现的机会,也极大提高了被动参与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
大学生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其主观能动性制约着高校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心理育人工作,安全开放的课堂氛围得以创设,彼此经验、经历得以在团体中分享,学生的个人视野得以开阔,学生在心理育人过程中可以建立良好思维模式。同时高校教师在参与各小组讨论和分享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不同,与学生真诚沟通,鼓励引导学生,这样增进了师生感情、拉近了距离、促进了沟通。
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是针对性、情境性、时效性及系统性相统一的实践教学活动,其活动目标明确。任课教师需做足准备、铺垫工作,摸清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后根据不同心理教学目的和特点进行教学安排。同时活动设计还符合大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及行为等特点,可使学生充分表达、深层探索、自我成长,在师生互动下更加充分发展。
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学生可以即时观察、体验、反思、分享、当下的自己,也可以利用情境、人际等了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活动反思现实,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将现实生活与心理教学活动结合。这种方式不再是以往被动式教学,也对教师要求也相应提高,教师队伍应更多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引导学生,这样提高了高校心理教育活动的时效性,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心理育人即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去教育学生,“心理”既是手段、途径与方法,也是内容、理念及态度,而“育人”是目标、目的及根本,其有助于提升思政工作发挥实效性。
(2)团体心理辅导育人的作用原理为模拟团体情境,通过个体间人际交互作用,最终促使学生自我观念改变,以纠正其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实现过程为引入、活动、分享、点评及运用并有对应不同阶段的典型方案;育人特点为针对性、情境性、时效性及系统性。
(3)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育人工作在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两者结合有利于轻松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热情,有利于鼓励学生分享、增强学习互动,有利于明确活动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理论结合实践、增强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