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与中医辨证联合在周围性面瘫疾病中的应用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2020-10-22 08:51李珍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方根值肌电图肌群

李珍

(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1830)

周围性面瘫又名为贝尔麻痹,在临床中多是由于面神经受到急性非化脓感染导致,同自主神经不稳、病毒感染等因素存在紧密联系,往往会导致出现神经血管痉挛等多种症状。一旦发病,患者会出现额纹消失、表情不自然以及口角歪斜等外观形象上的变化,导致内心承受较大压力,并极大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1]。中医在治疗此疾病时多是行针灸干预,其中温针灸具有热性刺激作用等,多与中医辨证联合进行治疗。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开展应用温针灸、中医辨证联合治疗效果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2 月—2019 年10 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8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34 例。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5 例,年龄20 ~73 岁,平均年龄(44.86±1.03)岁;观察组中:男性20 例,女性14 例,年龄20 ~75 岁,平均年龄(44.89±1.01)岁。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组间各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软件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可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治疗:太阳、地仓、下关、颊车、合谷、太冲穴,并结合实际病情随症行加减。

观察组则行温针灸、中医辨证联合治疗:①温针灸:完骨、攒竹、地仓、合谷、太阳、颊车、合谷、四白、神庭,并结合实际病情随症行加减;若鼻唇沟歪斜,加承浆;若鼻唇沟平坦,则加迎香;若目赤、迎风流泪,加睛明;若恶风寒,则加风池。头部穴位:一次性不锈钢毫针,0.30mm×40mm,深度15 ~25mm,其他穴位则选择不同规格一次性不锈钢毫针,通常0.30×70mm,深度50mm。进针法为指切,刺入之后捻转提插,当有酸胀感、扩散干为宜,平补平泻,在得气后留针。就完骨穴位,将1.5cm艾条放置在针柄上,燃尽后留针20min。②中医辨证治疗:白附子、全蝎、蜈蚣、炙甘草、白僵蚕、防风、白芍为基础方,每剂150ml,每日1 剂,分为2 次服用;在疾病早期:加桑叶以及防风;若血虚:加鸡血藤以及当归;若年老气虚:加黄芪与人参。在治疗期间内不得食用生冷以及具有刺激性食物,持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表面肌电图变化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比较

观察组颊肌群、额肌群、口轮匝肌群、鼻肌群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均显著优于对寨组(P <0.05),见表1。

表1 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比较()

表1 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比较()

组别 n 颊肌群 额肌群 口轮匝肌群 鼻肌群观察组 34 0.81±0.09 0.78±0.10 0.80±0.12 0.81±0.09对照组 34 0.58±0.10 0.58±0.10 0.71±0.08 0.55±0.15 t 9.968 8.246 3.639 8.667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较对照组79.41%高,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周围性面瘫发病较急,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者未予以科学方式进行治疗,均可能会导致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有损身心健康。在中医学中,周围性面瘫属于“口僻”等范畴,是由于风寒等侵袭面部所存在的筋脉,导致肌肉迟缓以及气血不通,以往多是予以针灸治疗,可帮助疏通经络,调理气机,祛除风寒、风热等,而艾灸散寒等功效更为显著[2,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颊肌群、额肌群、口轮匝肌群、鼻肌群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以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将温针灸、中医辨证方式应用到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效果理想[4]。温针灸治疗方式中所选择的完骨穴不仅有利于缓解乳突部疼痛感,还有利于血液循环,进而改善面神经水肿、神经功能紊乱,加上此穴位周围为枕小神经主干,进行针灸治疗不会给面部神经带来损伤。针灸属于外治方式,而中药则是内服,两者相辅相成,中药能够帮助治本,针灸取穴则可治标;尤其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中药方中,白附子具有解毒镇痛、疏通经络等作用;白僵蚕可抗凝血以及抗惊厥;全蝎则可将凝血时间延长[5]。表面肌电图能够对患者运动过程中肌肉生化等变化情况进行反映,属于生物反馈治疗技术,也是客观的评价方式。本次患者经过检查,发现观察组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较对照组理想,说明温针灸与中医辨证两种方式联合治疗改善效果更为理想。通过温针灸治疗后,可促进水肿炎症消失、血压循环,使得邪气无法停滞等,从而帮助治愈,但需要注意,针刺手法方面在早期应当轻、浅、得气;除此之外,还应当予以积极的康复治疗干预,如面部功能锻炼等。

综上所述,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予以温针灸、中医辨证方式联合治疗,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从整体上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方根值肌电图肌群
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单元动力学分析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客车平顺性仿真及优化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青少年跖屈肌群力量耐力对平衡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