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煜
成都天府新区第三中学
学校教学教育的基本单位是班级,教学理念和教育管理都是通过班级来开展、推进、完成的。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实施德育,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是对学校的整体、长远发展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第一,促进班级个体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适应社会的过程。实现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种人才,是学校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社会化主要依靠学校来实现。而在学校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班级。班级不仅是学校实施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社会小实体,班级内部同样有着种种的社会关系。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利于学生领悟并掌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方法、原则,从而养成适应班级生活的能力,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第二,促进班级成员个性化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而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性格、气质、兴趣等都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因而对其进行个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以德治班,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念,不但能让学生知荣辱明礼节,承担起其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而且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而纠正学生的不良个性,发扬学生的优良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一,言传身教进行德育引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后汉书·第五伦传》亦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说的就是言传身教,自己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德,言行值得学习效仿,能起表率作用,能给别人以正能量影响。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定型,正处于最关键的发展时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思想、信念、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言传身教,要为人师表,要让学生共鸣,从而促使学生的道德得以升华,班级管理自然得以健康发展。
第二,科学沟通提升德育效果。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有效沟通,首先,教师必须有爱心,这是沟通的基础,否则一切交流无从谈起。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这实在是至理。没有爱,教育便不存在。爱就像源源不断的引擎,能驱使教师克服德育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教师的这种爱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能让学生信任、亲近老师,甚至仰慕教师,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自然是水到渠成。其次,老师要抛弃自身固化的思想,摒弃传统观念下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偏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相关的问题,努力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以达到与学生的心灵融合的地步,这种状态下,开展德育工作必将事半功倍。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根据不同的学生及不同的情景,教师还应重视语言表达的技巧。例如,幽默,会让学生就会感到轻松快乐,利于打开心闸;委婉,能使学生感到被尊重,利于学生从理智、情感上都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效果比直言不讳好。这些都能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第三,关注学生促进德育发展。学生的点滴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导,更离不开教师的关注,这对初中生尤为重要。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迅速,精力充沛,任何事都想试一试,但愿望与实际能力有很大的矛盾。另外,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但敏感,而且容易冲动,有时言行莽撞,根本不考虑后果。因此,在班级德育实践中,教师必须有相当的敏感度,要做到及时关注学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具体而言,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等都是初中教师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鼓励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以及合理消费等。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信息时代给初中生以猛烈的文化冲击,教师特别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变化,要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觀”,防止学生受到各种劣质信息的干扰甚至侵害,并培养其相应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等。当然,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还要引导初中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一可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二可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第四,营造班级文化推进德育建设。班级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建立的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德育环境,好的班级文化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根据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具体而言,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点: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初中生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作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整洁、明亮、优雅、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志趣,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努力营造,大到教室的整体环境布置,小到每个学生课桌上的座右铭,都值得好好琢磨。例如,在教室后面墙壁上可设置“群英榜”“每周一星”“进步奖”等专栏,对相关同学进行表彰,这对学生必然起到激励、引领等积极导向作用,必然可提升学生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如果说班级环境是班级文化的基础,那么班级制度就是班级文化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班级制度,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品行评判的准绳,能让学生的德育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能让我们的班级德育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中阶段重视班级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每位教师都应高度重视,要努力将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到更高层次,让新一代初中生成为德智双馨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