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盼盼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专科病院,陕西 延安,716000)
心内科是医院中最为关键的一门科室,而且该科室对医护资源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心内科护理工作具有很高的特殊性,且护理难度较大,其中也存在很多的护理风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改善,对心内科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提升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才能更好的为心内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分层管理计划,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而且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层级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2],现将研究情况展示入下。
1.1 一般资料将2017 年5 月至2018 年6 月确定为临床对象资料的选取时间,将此时期内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实验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80 例病患者被分为各40 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层级管理模式,所有患者都符合心内科患者的收治标准,且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接受研究,并将其中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排除。在这80 例心内科患者中,其中男、女患者的数量分别为46 例和34 例,患者的年龄为25-78 岁,分组后,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较大的数据差异存在,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应用层级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层级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心内科主治医生以及护理人员构成,同时制定完善的小组管理制度,不断的明确各个小组成员的职责,并加强对小组成员的有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护理水平,培养结束后还需要重点加强考核,考核合格的人才能顺利参与层级管理;(2)对护理的层级进行合理划分,组建层级管理小组后,还需对小组的成员进行科学的划分,可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护理组长、责任护理人以及普通护理人员.护理组长的主要责任就是对各个小组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并且对各组的护理工作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并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研究解决措施。责任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并随时向护理组长进行汇报,并对本小组的护理工作负责。普通护理人员就是根据护士组长以及责任护士的指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关护理措施;(3)层级管理模式具体的实施措施,组织心内科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以及岗位责任感,明确的知道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心内科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层级管理体系,体系可包括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以及要求、护理培训、护理流程、奖惩制度以及其他的临床管理制度.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可实施一人一患的护理原则,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服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将此次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20.0 统计学软件中,并整理此次的研究结果。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差异经P 值判断, 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n,%)
心内科是医院较为重要的科室,其中收治的患者一般都是老年患者或者是病情较重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只有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才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才能减少医护纠纷。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未开展层级管理,观察组予以层级管理模式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文书、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四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可以看出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给予患者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以及护理人才队伍的改善也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