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凯丽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化教学以其生动有趣与贴近生活的特点,使得抽象乏味的数学变得具有生动性。本文提出了数学课堂要在“情境化”中体验数学,要在体验的过程中“去情境化”,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炼数学元素,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探索数学的本质,使得数学抽象思维得以发展。
关键词:情境化;去情境化;数学思维
一、现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低段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未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般会采取“情境化”,由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导入,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情景化与去情景化的认识
1.情景化
(1)趣味性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只有小学生能够对教师讲的知识具有充足的兴趣,才能够热爱学习,并认真学习。
(2)生活性
情境化,顾名思义是将数学抽象逻辑的知识从具体形象的生活方式展开。生活化的具体情境,能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动手的可能性,每个孩子总会寻找到一定的突破口,对于各个层次的孩子都会有所得。
(3)数学性
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不能干扰和淡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我们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还要能提出有价值、值得探究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研究。
2.去情境化
(1)概括性
那么,为什么要说“去情境”?很多人顾名思义,认为“去情境”就是去掉、消除情境化,其实不然。“去情境化”是西方认知与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将知识从具体的情境中分离出来,使之超越情境,成为概括性知识的过程。
(2)发展性
何为发展性?顾名思义,发展性就是在原本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升。让学生跳出情境,在原有的情境的基础上有所升华是最难的。有了实物的载体,那么抽象的知识点会具象化,会简单化。可是往往到最后我们都要跳出情境,抽象出方式方法,以便于应用到各种题目中去。因此,去情境化这个过程非常有必要,它可以为以后的抽象学习提供基础。
三、情景化的误区
1.泛滥
由于对“情境化”教学的过度追逐,许多教师逢课必“情境”。有时,明明寥寥数语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却因为“滥”情境化,出现为情境而情境的尴尬。
2.死板
“情境化”教学的形式死、时间死。很多教师把生活原型当成生活经验,造成情境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脱离;有的教师虽然从学生的生活切入,但用时过长;有的教师提的问题不需要学生思考,或者思考价值极低。“死”情境无法点燃学生心中的探究之火。
3.虚假
试想,如果一位教师在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创设情境:“一辆小汽车有7个轮子,拆下来3个,还剩几个?”孩子的内心还能平静吗?虽然“假”情境还没到这种地步,但这足以说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真实情境,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四、对策
1.教师要从“情景”到“跳出情境”
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方式绝不是单一的,而要根据所学习的内容来决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并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去情境化。
1.()-7-7-7-7-7=0
教过一、二年级数学的教师都不难发现,找规律填空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一道“必点菜”,像1这种类型的题目又是难点。在讲解类似习题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我采用情境化教学法,创设了生动有趣、与学生生活经验切合的情境:帮小狗找妈妈。将习题中的“-7”改成指向结果7的脚印。小狗迷路了,你知道怎么帮它回家吗?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沿着来时的脚印往回走。这时候,很多学生会用结果7来减最后一个脚印7,得到右边第二个方框零,于是“回家”之旅终止。由此可见,只是创设情境,学生还无法完全理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尚处在具体运算阶段,面对问题无法做到细致周详、举一反三。这时候,教师就要通过去情境化来剥掉“糖衣”。怎么剥掉呢?提问是引发思考、引导方向的好办法。“小狗的脚印可以反过来,算式怎么反过来呢?”引导学生把原來的“-7”变成“+7”,这样,通过巧妙的提问去情境化,学生既可以从情境中理解为什么用倒推法,又可以在情境外发展思维,变减为加。
2.动手操作不能用“情景化”简单代替
很多课堂都存在学生“感的多悟的少、练的多想的少、接受的多保留的少”的现象。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动手操作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动手操作,绝不能用情境化来简单代替。此外,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分桃子充饥”,来引发“分”的需要,并通过不同的分法让学生体验“公平”的平均分与其他分法之间的区别,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至此,情境化创设算是已经完成了任务。但此时学生的脑海里对平均分又有多少深刻的理解呢?继续创设另一个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试着去把8个圆片平均分,在分的过程中,学生脑海里“取经”的画面渐渐剥离,而默念更多的是“每份同样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既可以规避诸多情境的纷繁芜杂、大量直观感受积累的冗余,又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去情境化过程中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跳出情景,总结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的“根”。在“情境化”之后,可以通过思考总结的方式去情境化,从而实现具体与抽象、个别与普遍的连接,引导学生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抽象出概括性知识。
以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中的一道“数线段”题为例。题目是这样的:连接8个点(每两个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最多有多少线段?我们可以创设“交朋友”的握手礼仪情境来引发学生计算的需要,通过由易到难,两人握手、三人握手、四人、五人……让学生尝试去计算。但是,仅仅这样,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计算中,无法获得一般性的知识。此时,抛开情境,让学生先观察各个算式,再思考总结,发现一般性规律:
3个点:1+2=3(条)
4个点:1+2+3=6(条)——从1开始3个自然数相加
5个点:1+2+3+4=10(条)——从1开始4个自然数相加
6个点:1+2+3+4+5=15(条)——从1开始5个自然数相加
n个点:1+2+3+4+5+……+(n-1)
另外,不仅是连线,在数学学习中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就可以在“情境化”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我们是怎样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从而总结出计算图形面积的一般过程。
4.回归情境,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经过“情境化”的生动的感知,在直观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去情境化”抽象出概念性的知识之后,将知识应用到其他情境中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是新的,至少其中某些部分是新的。这些方法和途径是已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这种重新组合,通常构成一些更高级的规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又是一个在情境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情境化的创设,但也应注意加强“去情境化”环节教学,提炼学生生活经验,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本质,发展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