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其中物理作为初中教学的重点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自主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探讨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物理;作用
引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创新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方案。但是根据近些年来的研究调查显示,初中生未对学习物理知识产生较大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物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营造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进而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掌握沟通交流的能力
物理课程是在八年级时才开设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在课上他们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也就使得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参加课堂活动,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同学们在后续的学习生活当中也更愿意与教师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借助物理实验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鼓励他们在观看教师演示实验时说出自己的疑惑,然后教师要积极地为同学们解答问题,通过让他们提出问题,引导其掌握正确的沟通交流技巧,进而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1]。
二、借助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实验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实验教学法更加重视让同学们参与到其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实验产生好奇心,使课堂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并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提升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透镜》这一课时,可以先利用一个小实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准备两个透镜,并将其固定在讲台上,用手电筒分别通过两个透镜照射黑板,让同学们观察手电筒发射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随后再让佩戴眼镜的学生观察两个透镜有什么样的区别,哪种透镜的成像规律和自己的眼镜是一样的。这样同学们会主动思考这个问题,此时教师让他们用手触摸透镜,发现两个透镜之间的不同,再引出本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这种授课方式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使其对本节课所讲述的内容感到好奇,在这种条件下,他们会集中注意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在學生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相对简单,实验内容也较为容易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上利用较多的时间讲述与物理实验相关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实验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参与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积极的影响[2]。例如教师本节课讲解《浮力》这一章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教师可以先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在夏天都会去游泳馆游泳,不会游泳的同学也会套上游泳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可以漂浮在水上吗?”此时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水上比赛相关的视频,让同学们思考:我们在水上完成各种动作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随后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个透明水箱,将铁块和木头同时放入水中,让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探讨为什么铁块会沉入水底而木头则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实验和问题引导促进同学们产生主动探究答案的欲望。
四、在参与实验活动时锻炼学生的合作实践能力
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同学们观察教师在实验时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最后呈现出的现象,还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到实验活动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很难让每名同学独自完成某个实验,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同学们两两分组,根据实验内容合理分工,在操作的过程中互相指导,进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3]。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同学们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的优势,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万芳丽.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台勤.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蒋兴邦.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