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研发过程中的专利风险类型分析

2020-10-21 10:42袁焜
中外企业家·上旬刊 2020年1期

袁焜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全球企业越来越重视专利技术,尤其是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的专利风险。项目研发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研发定位、编制研发计划、项目试验调试。不同的阶段面临不同的专利风险。

关键词:研发定位;编制研发计划;项目试验调试

随着全世界对知识产权的普遍重视,各国均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掌握核心基础的专利技术也成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砝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为了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均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力求在中外企业博弈中争取上游。企业在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产品,企业在进行新项目研发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研发定位阶段,即对目前相关领域已经存在的专利技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准研发突破口;第二阶段编制研发计划,在已经找到研发方向的情况下,密切关注相关技术企业的发展动向,控制时间节点,保质保量的完成整个新项目研发;第三阶段项目实验调试阶段,理论付诸实践,科技型、创新型的企业在确定研发方向、瞄准突破口、完成研发计划以后,专利技术主线便已形成,根据我国专利法的先申请制原则,当技术方案已经初步形成,并可开始着手专利申请,实验研究该项目或者产品。[1]企业在进行新项目研发的整个过程当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各种专利技术风险,一旦构成专利侵权,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识别企业在项目研发过程的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专利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研发定位阶段是企业开始新项目研究的第一步,企业在总结内部已有技术的基础之上,结合企业外部已经存在的专利技术,探索企业新的发展方向,是关乎一个企业未来存在与否预计发展状态的关键之举。南于在研发定位阶段需要摄人大量的信息资料,不能确保信息的对称性吸收,既可能導致信息收集不完全,也可能导致无效信息超载;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研发层次,立足企业自身特点,避免研发深度过深或者过浅,导致研发难以进行或者极易被相关企业迅速超越;研发人员的研发水平是否与研发层次相匹配,防止研发能力不足项目紧急停止或者研发能力过剩浪费企业人力资源;领导机构是否明确研发目的,各部门分工是否明确,是否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研发顺利进行和研发人才的稳定。[2]

信息收集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技术领域内企业的专利申请、授权等专利信息和技术、市场、政策等宏观信息,掌握该技术领域内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情况,判断和预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够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尽早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或者直接避开风险发生点,转变研发思路或者设计方案避开侵权。主要收集的信息包括:定期专利情报检索、技术发展信息、行业内专利诉讼和侵权信息、行业动态、行业内专利许可及转让情况,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企业动态和宣传资料等。对以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技术空白点,寻找研发突破口和适合的研发方向。在对已收集的信息收集较完全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出本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根据系统科学的专利技术风险分析和评价办法,确定专利技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损失程度。考虑整个市场运行情况,整个行业的专利技术情况,利用企业自身的条件制定适宜的专利风险应对策略。针对技术空白点、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情况制定研发计划。

根据信息统计分析的结果,编制项目研发计划,经过第一阶段的信息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后,着重编制项目研发计划,在控制人员稳定性的基础上,把握时间节点,确保项目研发顺利进行。研发人员水平、研发实验设备数量、研发经费的投入量、研发人员的稳定性都直接会影响研发能否顺利进行,是编制研发计划需要考量的重点因素。[3]收集的信息数量以及概括度、本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合作研发单位的信任度、竞争对手的研发实力等也会影响研发计划的编制。[4]

因此,在这一阶段来自于企业内部的风险要高于企业外部的风险,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项目研发进程。内外部风险直接作用于专利技术,内部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专利技术的保密性和价值性。外部防控直接影响专利技术是否能转变为“专利”。当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时候,即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之间的合作高度契合、较好的了解竞争对手的研发进度,企业在编制项目研发计划的过程中,就会将时间节点具体化,企业能够高度把握研发速度,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公司的技术或者产品。良好控制以上内外部风险,把握研发项目的具体进度,合理规范专利的研发周期,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研发计划,待技术或者产品成型以后,申请高价值的专利。

第三阶段为项目试验调试阶段,新产品、新技术需要顺利诞生,经过研发计划以后,项目或者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规划了,专利申请随即可以提上日程,创意产生以后便需要申请专利,根据专利“先申请制”的原则,在已有较完备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若不抢占先机申请专利,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市场竞争对手可能捷足先登,此后仅能在“先用权”狭小的范围内继续使用该专利技术了。如果申请时,技术方案并没有完全成熟,那么可以使用“优先权”原则在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内享有前项专利技术优先权(未区分外国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在项目研发计划完成后即可申请专利,项目试验调试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为优先权的提出做准备,项目试验调试的过程中,对已经申请专利的技术多次完善,弥补基础专利的不足。专利风险无处不在,在专利调试的过程中,谨防市场竞争对手根据已经公布的专利信息情况,反向研究出比基础专利更为先进和完善的技术方案,从而申请专利。在项目研发计划编制以后申请专利,利弊得失需衡量,一方面需要尽早申请专利,提前布防;另一方面,随着专利信息的公开,竞争对手方向研究更为完善的专利技术。

综上所述,把握项目研发过程中的各项专利技术风险,确保项目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智力成果为己所用,是项目研发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周文光,黄瑞华.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过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4):72-76.

[2]漆苏,朱雪忠,陈沁.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专利风险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09(12):1-4,15.

[3]王宏起,郭雨,武建龙.战略性新兴企业专利风险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1):56-60.

[4]杨铁军.企业专利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40-143.

此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研发过程中的专利风险分析》(项目编号:180,066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