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霞
摘 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跃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氛围,更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能否达到甚至超出预期,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为此,不断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活跃性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文章就立足课堂教学导入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针对其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将有效提高课堂活跃性的措施加以论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活跃性;措施
引言: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更是如此,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已是迫在眉睫。文章就以课堂活跃性为视角,针对这一棘手问题加以论述,希望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加以借鉴。
一、创设理想的游戏情境,为提高学生课上活跃度做好充足准备
结合学生课堂参与的必然条件来看,兴趣无疑是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这一前提条件,学生的课堂参与才会积极,活跃度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必然要有理想手段作为支撑,情境创设无疑是明智之选,由此方可为提高学生课上活跃度做好充足准备。
以《混合运算》教学为例,在宣布上课后,教师不应急于向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什么,而是要通过一个与本课练习较为紧密,并且学生都能理解的游戏来引入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即:填数接龙游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展示出足够的算式,既要包括单一的加减法,也要包括乘除法,同时还要掺杂一些混合运算。在学生进入到混合运算题目之后,必然会有“卡壳”的现象出现。而教师要选择快速略过,在最后的总结中将“卡壳”的算式统一整理出来,并向学生表明:“想必每一位同学遇到这一问题都不知道怎样去解决,那么本课我们就集中解决这一问题。”进而将本课的主题顺利引入进来。这一过程显然为学生创设出了理想的游戏情境,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充分激发出来:这恰恰是学生提高课堂活跃度最为有利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所在。
二、要具备趣味性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带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程度
结合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发现,课堂导入后的“正课”教学阶段是课堂核心部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成果也会在该时间段内形成。正因如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课堂活跃性必须将课上该教学阶段视为关键中的关键,而做到内容的趣味性和学习方式的普适性最为重要。因为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会由此得到全面带动,下面就以《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正式进入到新课学习阶段后,教师要借助学生在课堂导入部分中所产生的疑问,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去化解这些疑问,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所在。其间,教师可以借助單位不同的“小棒”,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在这一过程里,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去观察、去倾听、去记录,并针对个别小组所存在的疑惑与不解提供适当的启发。在“傍敲侧击”中让学生能够找到自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感受到化解问题、消除疑惑时的快乐。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经验分享活动,并且以实际行动去带动其他学生提出相应的质疑,在质疑中形成对弈的氛围。这显然为教师更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明确“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时的注意事项提供了良好契机。学生课上的参与程度显然超出预期,课堂的活跃度不言而喻,课堂“教”与“学”的成果无疑会更加趋于理想化。
三、要有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评价,为学生始终保持课堂高度活跃提供保证
毋庸置疑,确保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高度活跃应是全程性的,“结束部分”作为课堂教学全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提高学生在该阶段中的活跃程度也应得到广大教师高度重视,进而为学生始终保持课堂高度活跃提供保证。笔者经过教学经验的总结后发现,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课堂评价活动效果最为理想。
以《克和千克》教学为例,在进入到课堂“结束部分”之后,教师首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说出哪些物体的重量是1克,哪些物体的重量是1千克,“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又是什么。并且教师要针对换算过程的注意事项加以补充,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在共同的努力下自己学了什么,为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提供一个理想平台。随后,教师要用肯定和建议的话语,针对学生课上的学习成果与状态作出积极而又客观的点评。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课上究竟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自己依然能够更好的掌握,怎样的状态下才能更好掌握,课后如何进行加固。学生也会从中树立起学好本课新知识的自信心。最后,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针对课上每一个环节说出自己的看法,表明在哪些环节应该做出怎样的该变。这些显然都是学生有效保持课上高度活跃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要将其视为今后教学方案革新的主要突破口,以此为学生始终保持课堂高度活跃提供有力保证,也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利因素。
综合上述论点不难发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做到有效提高学生课堂活跃度是一项协同工程。在此期间,不仅要树立“全程化”思想,更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作出合理选择,进而方可确保效果更加趋于理想。为此,不断深化上述三项工作就成为广大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今后教学与科研的重点所在,更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所在。
参考文献:
[1]张自堂.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
[2]于海燕.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提高方法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