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筝 吉鸿涛 孔艳芳
【摘 要】目的:研究膀胱控制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及间歇导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上增加膀胱控制训练。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泌尿系统感染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控制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膀胱控制训练;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中图分类号】R45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01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SCI)常见的功能障碍,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但由于膀胱的排空障碍,患者十分容易患上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等并发疾病,若不及时预防治疗,更严重者还会造成肾盂积水从而引发肾功能衰竭,危害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积极进行膀胱控制训练,最大可能地恢复和重建脊髓损伤患者(SCI)的膀胱功能,使患者能够自主、规律地排尿,不仅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SCI)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临床医学意义。本次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及间歇导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膀胱控制训练。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试验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及间歇导尿。
间歇导尿:初期行留置尿管夹闭定时开放,逐步延长夹闭时间至 4 h,拔除尿管并进行间歇导尿,导尿 1~6次/d,期间控制患者每日水分摄入量在2000ml。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膀胱控制训练治疗。
①训练初期:患者只存在肛门周围或者肛内的主观感觉,但不能产生具体的肛门收缩运动。尿道括约肌控制训练3~5 次/d;选有弹性,表面柔软的圆球(直径 20~30 cm)进行训练两者均每次 5 min,上下午各 10 次。逼尿肌功能训练:通过反射机制触发逼尿肌收缩进行主动排尿[2]。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是轻叩耻骨上区,80~100 次/min,叩击 100~500 次。
②训练中期:患者已经出现明确的肛门收缩运动,但收缩肌力弱,不能对放入肛门的手指产生压力。此时将训练初期的圆球直径变更为10cm即可;
③训练末期:肛门收缩力增强,伸入肛门的手指可感到明显的肛门收缩。
3 观察治疗
分析两组脊髓损伤患者(SCI)的残余尿量、泌尿系统感染情况。进行 2 个月康复训练后,测定患者的残余尿量,评估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残余尿量少于100ml为治愈,残余尿量在100~300ml为有效,残余尿量多于300ml为无效。
3.1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处理数据,计数、计量资料分别用 n/%、x-±s 表示,用 x 2、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两组脊髓损伤患者(SCI)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 1)。
两组脊髓损伤患者(SCI)治疗后残余尿量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泌尿系统感染率比较,试验组治疗后32%(8/25)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13/25),(P<0.05)。
5 讨论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的泌尿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相对于单一的间歇导尿,膀胱控制训练后的疗效更佳。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会导致患者膀胱排空障碍、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增多、膀胱容量减少、泌尿系统反复慢性感染、尿路结石、甚至肾积水、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而间歇导尿配合膀胱控制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改善排尿困难,改善膀胱顺行性,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曹勇,樊春燕.针刺八醪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流动力学、膀胱残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8):205-208.
[2] 廖福金,曾红文,杨海涛,王叶芹,吴旭晗.针刺长强穴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顺应性的影响[J].廣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05):697-701.
[3] 魏方月,冷军,田梦,娄天伟,刘会敏,訾阳.任脉灸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08):650-653.
[4] 林瑞珠,许建峰,马川,陈美华,刘强,朱宁.重灸关元结合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日记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华西医学,2018,33(10):1272-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