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博
摘要:随着先进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随着近些年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各个行业的高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生态农业正是在这一趋势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由于生态农业的高标准化,使相关联的气象科技服务尤为重要。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分析气象科技服务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提高气象科技对生态农业服务的能力,从而促进农业生产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对策
1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必要性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对各方面生产均有着重大影响,如何让落后的农村优先发展,除了政策、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外,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提升气象为农业服务能力,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近年各种极端天气呈现出增多的趋势,如2019年上半年降雨持续偏多,下半年旱情持续发展,对生态农业建设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通过对区域生态农业气象的研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使区域种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将会极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及品质。
2 生态农业气象的需求
2.1 生态农业气象需求整体方向
现今在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精细化、产业化转型的情况下,良好的管理及较大的生产规模带来了更好的效益,但同时增加了气象灾害的风险性。因此进行农业产业调整、优势农产品种养殖区合理布局及引进新品作物等方面,均需对当地气候条件与待引进的种养殖品种进行气候方面的可行性论证,通过科学有效的研究来控制风险,降低成本。随着种养殖技术的发展,利用大棚、地膜等方式改变局部小气候或利用地形小气候开展特色化差异化种植的生产方式也对气象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气象工作者需通过农业生态学及生物气象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解决与气象相关的生态问题,结合气象部门在气候方面的独特优势,做好特色生态农业气象预报工作。这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极大促进意义。
2.2 建立针对生态农业的气象服务形式
随着我国各类专业部门的细化,其对气象服务要求也不尽相同。气象服务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其中主要为针对日常生活方面的,而专门针对农业气象的服务比较缺乏,这使得气象服务不能满足生态农业的需求。精准的气象服务对于生态农业发展有着极大作用,可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针对此现状,当地气象部门应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气候条件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察,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专业性分析,制定出适合生态农业建设特色的气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保证生态农业健康发展。气象部门还应在此基础之上,积极拓展各种不同特色的气象服务产品,满足各类农业生产需求,使气象服务更具针对性,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3 需丰富生态农业气象的传播方式
完善的传播方式对于生态农业气象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气象服务有赖于传播途径的畅通才能够将信息呈现给用户,如气象使用者不能及时接收到信息,再精准的气象服务也会显得毫无意义。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的工作中,将实现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当作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举措。农业及气象部门应尽快对接,联合建立气象服务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机制,根据地方实际和服务需求,制定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共建共享信息传播渠道,明确共享内容、共享时间、共享权限和推送策略等。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益农信息社、气象信息服务站等现有资源,形成覆盖广的农业气象服务的权威或品牌的发布机构,将气象信息员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管理和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在传播农业气象信息中的作用。加强智慧终端的建设与运行,完善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平台等智慧终端的建设、升级和推广工作,确保农业气象信息的快速推送和传播。探索社会化农业气象服务,结合当地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农业气象信息当值、气象灾害监测等服务内容,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扶持发展农业气象服务社会组织。
2.4 需提高生态农业气象的准确度
目前随着气象预报的科技水平快速提高,预报模式的不断改进,智能网格预报的发展,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已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农业气象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仍较低,气象信息与农业信息的融合程度不高,传播渠道的不通畅,种养殖户对气象农业产品的使用不到位,使气象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由于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种养技术的提高,品种的改良等都使得农业生产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发生快速变化,气象服務的适用性、准确度就不能得到保障。
3 发展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主要对策分析
3.1 加大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水平
应当引入如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计算机技术对丰富而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更深度地提取分析,根据不同生态农业的需求进行多气象要素、差异化的权重配比,形成个性化的气象分析报告,为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服务。实现决策气象服务模块开放式定制功能,可根据用户关注领域,下单定制决策服务需求或选择需要的现有产品。通过建立决策服务联动机制,自动向决策用户提供相关服务产品。增加决策服务评价功能,开放决策用户对服务产品、每月服务情况、定制产品进行服务评价功能,实现反馈信息自动收集分析。进一步完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大数据、业务服务平台建设标准规范,并建立顺畅的传输渠道和数据共享流程。加快天气类格点化实况和预报产品在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中的应用。
3.2 拓宽生态农业气象传播途径
生态农业气象传播途径不畅是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需从多个方面加强传播渠道建设。气象部门应专门针对农村实际生产要求及基础通信建设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拟定,确保农民能够获得迅速准确的专业气象服务。加强与农业、广播电视等部门的共建共享,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大喇叭、益农社等传播渠道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的传播。大力发展移动端的气象服务系统,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工具建立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传播矩阵,丰富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3.3 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不同于常见天气预报形式,其对生态农业的针对性很强。应充分结合当地特点,对于可能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做好预报工作。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围绕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气候预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工作,着力提高气象服务针对性。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强化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并使预报和服务联动起来。开发基于GIS等新技术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能综合检索各库信息,实现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自动提示,建立气象服务人员与农业专家会商、会诊机制,实现气象预警信息的定向、精细化发布,提高气象为生态农业服务的针对性。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不同于常见天气预报形式,其对生态农业的针对性很强。应充分结合当地特点,对于可能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做好预报工作。强风造成农作物倒伏、强降雨造成洪涝等情况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应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到农业生产者手中,可以促使农民及时对现状做出合理处置措施,减少恶劣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
3.4 强化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由于气象预报的不确定因素众多,气象部门要加大研究力度,并建立起气象警示系统,实现预报标准与实际效果的统一,并依据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情况,把握好生态农业气象的发展趋势,切实提高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水平。要将建设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研发及采用先进科技,推动精细化生态农业气象预报水平发展,为生态农业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同时气象部门还应强化与各农业相关单位的交流,建立起高效沟通机制,实现气象信息共享。在极端天气即将出现前,气象部门应会同各有关单位进行相关措施的研讨,力争将严重灾害造成的农业危害降至最低。
3.5 扩大生态农业气象服务范围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对象为广大群众,因此要重视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在群众中的推广,并将生态农业与发展经济进行有机结合,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使其能够适应群众实际需求。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做好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宣传工作,扩大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影响力,提高利用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效率。工作人员要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技术推广,如定期举办各种气象科技展示会,通过农户的现场体验,使其能够直观了解到生态农业气象的优势,并树立起自觉应用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观念。另外要拓宽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传播途径,并准确把握信息传播时机,提高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利用率。
3.6 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与资源分析
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时,此类农业行为与生態气候之间存在较大关联性,因此在进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时,首先应开展气候资源可行性论证,避免因产业调整出现错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生态影响。通过组建生态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加大对农作物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并要重视研发技术及方式,避免因过度利用气候资源造成的生态污染问题。通过研究农作物的气候适应性,进而总结出各种农作物的适应区域,实现对气候资源的充分利用,切实提高农作物产量。在进行农业产业化调整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发展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作为战略性任务,通过对气候资源的充分研究,确保农业产业化调整的方向正确、实施顺利。在利用气候资源时,还应从安全及稳定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措施的可行性论证。
4 结语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具体落实需要多部门形成联动机制。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高效率生产均发挥出了显著效果,应大力进行全面推广普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当地气候与生态农业生产特点,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特色气象产品,进而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喜光,向苗,刘松.浅谈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8):60-61.
[2] 颜晟,蒋旷,晏芹洁.试析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与对策[J].科技风,2018(13):182.
[3] 魏娟娟,勾卫东.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8,298(6):229.
[4] 黄治国,辛学飞,黄骏.新形势下加强气象科技服务的思考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34(2):207.
[5] 孟洁.基于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的分析与研究[J].山西农经,2017(3):118.
[6] 李翕然.关于生态农业发展中气象服务的作用与发展途径研究[J].山西农经,20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