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分析

2020-10-21 14:35顾玲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不良反应

顾玲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和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分别选取100名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拟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可分为头痛、腹泻、恶心、高热,实施预防措施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0%,实施预防措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儿童预防接种安全提供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070-02

对于人体健康而言,预防接种可促使人体抗体,继而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目前,预防接种的范畴较大,包含了天花、卡介苗接种以及肺结核预防等。在儿童实施预防接种的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各项流程展开,从而才能够保证疫苗免疫效果,提升接种对象的免疫水平,形成免疫屏障,在流行性传染病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对于儿童而言,有利于儿童健康,但在接种过程中却可能导致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对疫苗接种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积极分析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名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拟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将100名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一般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5.76±3.43)岁。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同样选取100名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一般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77±3.64)岁。两组比较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共计100例,13例出现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的性质进行分析后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1)常规反应。这类反应包含了呕吐、头痛、腹瀉、高热等;(2)偶合反应。以肺炎、感冒为主要临床症状,通过分析后发现在预防接种前多数患儿均存在轻微症状,少部分患儿存在不良反应加重或不适的情况;(3)异常性反应。以穿刺部位红肿、感染、长时间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诱发原因和免疫机制异常、非特异性反应存在紧密联系。

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实施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预防接种人员。在预防接种人员正式工作前实施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含疫苗的种类、级别、接种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积极提升预防接种人员的医疗知识水平,促使预防接种人员能够详细了解并掌握各类儿童疫苗的接种工作,并能够熟悉掌握工作流程。(2)接种前干预。于儿童家长陪护下完成各项预防接种,首先完成各项体检工作,对时候存在禁忌证予以明确,对患儿的年龄、身体状态予以明确,随后详细登记儿童的各项信息,准确掌握儿童其他疫苗的接种时间。(3)接种期间护理。首先,对儿童的信息予以详细核对,确认疫苗的种类,保证疫苗无质量问题,按照疫苗接种规范流程完成疫苗接种。与此同时,对儿童四肢进行固定,积极交流沟通,转移儿童注意力,在最为合适的时间进行接种,避免因为儿童扭动而导致穿刺部位红肿的情况。(4)接种后护理。完成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在没有不良反应后才可离开。与此同时,叮嘱儿童3天内不可洗澡、不可抓挠穿刺部位等[2]。

1.3评价指标

比较实施预防措施前后不良反应(头痛、腹泻、恶心、高热)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Excel,采用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运用x2实施检验工作,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的情况下,表示拥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可分为头痛、腹泻、恶心、高热,实施预防措施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0%,实施预防措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来,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预防接种体系已经趋于完善。由于在儿童时期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较多,比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以及卡介苗等。具体而言,预防接种主要指将抗原(抗体)接种到人体中,从而自发或被动的对机体免疫机制起到调节作用,继而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提升免疫力。然而儿童受多种多种的因素影响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其中影响因素包括疫苗质量、儿童体质、接种后作息以及接种时间等,而不良反应可包括头痛、腹泻、恶心、高热等,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3]。

在本次研究中,就通过收集往期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的临床治疗,分析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则,拟定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终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可分为头痛、腹泻、恶心、高热,实施预防措施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0%,实施预防措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由此可见,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儿童预防接种安全提供保障,值得推广

应用。

参考文献

张春艳,胥祥.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9):183-185.

周聪盛.儿童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措施的预防效果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10):1406-1407.

刘丽.对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0):169-170.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不良反应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